一种可变信息码的生成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304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信息码的生成及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产品ID按照预定随机算法生成随机偏置码、第一随机数和第二随机数,将所生成的随机数首尾相连作为明文ID进行二维码生成;进行二维码生成时,设置生成条件,将与中间区域对应宽度的区域设置为空,生成一二维码,所述二维码具有与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对应的喷码,而与中间区域对应宽度的区域无喷码,所述二维码与第二随机数相关联;基于第一随机数对中间区域进行单独编码,生成中间区域二维码,将所生成的中间区域二维码与第一二维码合并,将中间区域的二维码插入到第一二维码的中间位置,形成第二二维码,对第二二维码进行校验,以判定其是否与已有二维码冲突。以判定其是否与已有二维码冲突。以判定其是否与已有二维码冲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信息码的生成及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码生成和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信息码的生成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可变二维码又被称为活码,是一种和位于云端的可变二维码数据库系统相联系的高级形态的二维码。传统二维码是一种静态码,无需联网即能通过扫码获取到信息,但是传统二维码所对应的信息是无法更改;而可变二维码由于和云端的后台相联系,其所对应的信息可以随时进行编辑和修改,从而可以做到对信息进行随时的更新。并且,通过扫描可变二维码也可以查询到该码所对应的承印物的溯源信息,从而实现了对于产品的溯源功能。另外,可变二维码实现了一物一码,每个承印物对应于一个可变二维码,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假冒商品的出现,具有防伪防窜货的优点。
[0003]但是,随着可变二维码的普及,利用可变二维码来进行造假的情况也开始出现了,为了增强二维码的防伪功能,希望提供更加完善的二维码喷码、防伪等功能,同时,由于产品是一物一码,所以二维码喷码过程与印刷品的批量印刷相比速度要更低,成为制约印刷速度提升的瓶颈,因此,提高二维码喷码速度也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方法提供一种新的,可以实现产品状态关联并且有效防伪和仿冒追踪的可变信息码的生成及制作方法。
[0005]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变信息码的生成及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步骤(1)、基于产品ID按照预定随机算法生成第一随机数和第二随机数,将所生成的随机数首尾相连作为明文ID进行二维码生成,优选地,所述步骤(1)包括利用第一随机算法生成随机偏置码,基于产品ID以及随机偏置码作为第二随机算法的输入,按照第二随机算法生成第一随机数和第二随机数;
[0007]步骤(2)、进行二维码生成时,设置生成条件,将与中间区域对应宽度的区域设置为空,生成一二维码,所述二维码具有与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对应的喷码,而与中间区域对应宽度的区域无喷码,所述二维码与第二随机数相关联;
[0008]步骤(3),基于第一随机数对中间区域进行单独编码,生成中间区域二维码,将所生成的中间区域二维码与第一二维码合并,将中间区域的二维码插入到第一二维码的中间位置,形成第二二维码,对第二二维码进行校验,以判定其是否与已有二维码冲突,若无冲突则采用该二维码。
[0009]在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将左翼区域、右翼区域以及带有编码的中间区域合并所形成的二维码作为第二二维码与明文ID关联,优选地,将每个目标产品关联至少一个随机数明文ID和随机偏置码。
[0010]在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方法还包括将与明文ID关联的第二
二维码登记为与对应产品ID的完整状态匹配。
[0011]在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将左翼区域、右翼区域以及空白的中间区域所形成的二维码作为第一二维码与第二随机数关联,并且,将该随机数登记为与对应产品ID的拆封状态匹配。
[0012]在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方法还包括准备二维码基材,所述二维码基材具有可拆卸带条,所述二维码基材包含基底层、左侧喷码层、撕裂区、右侧喷码层,撕裂区由条形韧性材料制成,左侧喷码层、撕裂区、右侧喷码层均贴附在基底层上,撕裂区与左侧编码层和右侧编码层之间预先切割出撕裂线,撕裂区与基底层之间弱粘接,左侧喷码区和右侧喷码区与基底层之间强粘接。
[0013]在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喷码设备将所生成的二维码喷涂在目标产品的预定区域,所述产品上具有所述二维码基材,喷码时,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对应的喷码分别喷涂在所述二维码基材的左侧喷码区和右侧喷码区上,中间区域的二维码喷涂在所述可拆卸带条上位于所述中间区域的部分上。
[0014]在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二维码和所述第二二维码均链接至所述云端服务器的校验模块,当用户扫描第一二维码或者第二二维码时,将所扫描到的二维码的图形编码信息发送至所述校验模块,所述校验模块基于所获得的二维码的图形编码信息解析与其相关联的产品明文ID并且调取与该二维码对应的该产品的状态信息,一旦检测到所扫描的二维码为目标产品的拆封状态二维码,则将该产品对应的完整状态二维码设为无效。
[0015]在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校验模块向发送二维码校验请求的终端发出地址请求指令,要求发送二维码校验请求的终端将其地址发送至校验模块以完成防伪校验
[0016]在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喷码系统来制作所述二维码,所述喷码系统包括:信息码生成设备、喷码设备、云端服务器、信息码识别校验终端,所述信息码生成设备用于基于产品信息生成产品ID,每一个产品ID关联产品的相关信息,所述喷码设备包括机架、工作台、传送装置、前规、侧规以及至少两个喷码头。
[0017]在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产品为产品包装,所述产品的外包装具有封口区和包装主体,所述封口区设置在所述产品包装的一端,所述条形韧性材料的长度超过防伪标签主体,并且所述条形韧性材料沿着所述产品包装的封口区的封口线,使得当对所述产品进行拆封并撕下所述条形韧性材料时,所述左侧喷码层和右侧喷码层留在所述产品的包装上,而所述条形韧性材料从所述产品包装上撕下。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方法制备的可变信息码进行仿冒产品追踪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19]利用带有所述方法制备的二维码对目标产品进行包装,所述产品的外包装具有封口区和包装主体,所述封口区设置在所述产品包装的一端,所述条形韧性材料的长度超过防伪标签主体,并且所述条形韧性材料沿着所述产品包装的封口线所述产品包装的封口线,使得当对所述产品进行拆封并撕下所述条形韧性材料时,所述左侧喷码层和右侧喷码层留在所述产品的包装上,而所述条形韧性材料从所述产品包装上撕下;
[0020]当对所述产品进行拆封时,需撕下所述条形韧性材料,将所述产品包装上的二维
码由第一二维码变为第二二维码,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信息码识别校验终端扫描第一二维码或第二二维码进行校验时,所述信息码识别校验终端向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当前定位信息,所述云服务器接收对第一二维码或第二二维码校验信息并记录所述定位信息。
[0021]技术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喷码方法将二维码分为左翼、右翼和中间区域三个部分,中间的撕裂带撕下之后,不会影响防伪标识的使用,而是将产品状态标识为已拆封状态,一旦用户扫描该二维码进行验证,则该产品的状态改变,原始完整二维码将被标记为失效,若出现仿冒产品,则仿冒产品上的完整二维码将引导厂商找到仿冒产品的发生地。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0024]图2

3为用于执行本专利技术方法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喷码设备的二维码区域划分示例;
[0026]图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信息码的生成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产品ID按照预定随机算法生成第一随机数和第二随机数,将所生成的随机数首尾相连作为明文ID进行二维码生成;步骤(2)、进行二维码生成时,设置生成条件,将与中间区域对应宽度的区域设置为空,生成第一二维码,所述第一二维码具有与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对应的喷码,而与中间区域对应宽度的区域无喷码,所述第一二维码与第二随机数相关联;步骤(3),基于第一随机数对中间区域进行单独编码,生成中间区域二维码,将所生成的中间区域二维码与第一二维码合并,将中间区域的二维码插入到第一二维码的中间位置,形成第二二维码,对第二二维码进行校验,以判定其是否与已有二维码冲突,若无冲突则采用该二维码,所述第一二维码和所述第二二维码分别对应目标产品的不同包装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信息码的生成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左翼区域、右翼区域以及带有编码的中间区域合并所形成的二维码作为第二二维码与明文ID关联,将与明文ID关联的第二二维码登记为与对应产品ID的完整状态匹配,优选地,所述步骤(1)包括利用第一随机算法生成随机偏置码,基于产品ID以及随机偏置码作为第二随机算法的输入,按照第二随机算法生成第一随机数和第二随机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信息码的生成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左翼区域、右翼区域以及空白的中间区域所形成的二维码作为第一二维码与第二随机数关联,并且,将该随机数登记为与对应产品ID的拆封状态匹配,优选地,将每个目标产品关联至少一个随机数明文ID和随机偏置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信息码的生成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准备二维码基材,所述二维码基材具有可拆卸带条,所述二维码基材包含基底层、左侧喷码层、撕裂区、右侧喷码层,撕裂区由条形韧性材料制成,左侧喷码层、撕裂区、右侧喷码层均贴附在基底层上,撕裂区与左侧编码层和右侧编码层之间预先切割出撕裂线,撕裂区与基底层之间弱粘接,左侧喷码区和右侧喷码区与基底层之间强粘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信息码的生成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喷码设备将所生成的二维码喷涂在目标产品的预定区域,所述产品上具有所述二维码基材,喷码时,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对应的喷码分别喷涂在所述二维码基材的左侧喷码区和右侧喷码区上,中间区域的二维码喷涂在所述可拆卸带条上位于所述中间区域的部分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信息码的生成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周志明邬小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三隆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