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裸铜线退火后表面水分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073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裸铜线退火后表面水分干燥装置,涉及裸铜线干燥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主体舱,用于对装置内部的结构进行防护;干燥腔,位于主体舱内侧的中部,且与主体舱内侧的中部固定连接;裸铜线夹箍推移机构,位于干燥腔内侧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便于调节夹线板的位置,便于对不同大小的裸铜线进行夹箍固定,便于对裸铜线进行夹箍的同时调节吸水海绵的位置,便于在对裸铜线进行干燥的同时,带动退火后的裸铜线持续稳固的往干燥腔里送线,便于在干燥线完成过后,对干燥完成的裸铜线进行及时收卷,有利于防止裸铜线拖地表面沾付灰尘,有利于提高裸铜线干燥后的洁净性,有利于提高裸铜线干燥的效率。提高裸铜线干燥的效率。提高裸铜线干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裸铜线退火后表面水分干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裸铜线干燥处理
,具体是一种裸铜线退火后表面水分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铜线加工中,铜线经过拉伸以后需要进行退火,退火完成以后需要经过防氧化处理,通常都是将铜线引入防氧液中进行防氧化处理,其处理后需要将表面的水分进行烘干处理。
[0003]现有的裸铜线退火后表面水分干燥装置,干燥时,需要人工辅助将浸过防氧化液的裸铜线推进干燥装置内,经过烘干扇烘干后,在拉出烘干装置对烘干的裸铜线进行收卷,手动送料的效率较慢,无法在对裸铜线进行干燥的同时同步往干燥装置内部送线,使得干燥的效率较慢,且干燥后需要用到收卷装置对裸铜线进行收卷,导致干燥裸铜线时,干燥装置与收卷装置组合占用的空间较大,无法再干燥完成后及时对干燥完成后的裸铜线进行收卷,收卷不及时的裸铜线过长时拖在地面上,容易使得裸铜线的表面因为与地面接触沾付大量灰尘影响裸铜线的洁净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裸铜线退火后表面水分干燥装置,干燥时,需要人工辅助将浸过防氧化液的裸铜线推进干燥装置内,经过烘干扇烘干后,在拉出烘干装置对烘干的裸铜线进行收卷,手动送料的效率较慢,无法在对裸铜线进行干燥的同时同步往干燥装置内部送线,使得干燥的效率较慢,且干燥后需要用到收卷装置对裸铜线进行收卷,导致干燥裸铜线时,干燥装置与收卷装置组合占用的空间较大,无法再干燥完成后及时对干燥完成后的裸铜线进行收卷,收卷不及时的裸铜线过长时拖在地面上,容易使得裸铜线的表面因为与地面接触沾付大量灰尘影响裸铜线的洁净度的问题,提供一种裸铜线退火后表面水分干燥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裸铜线退火后表面水分干燥装置,包括:
[0006]主体舱,用于对装置内部的结构进行防护;
[0007]干燥腔,位于主体舱内侧的中部,且与主体舱内侧的中部固定连接;
[0008]裸铜线夹箍推移机构,位于干燥腔内侧的一侧;
[0009]干燥吸水机构,位于裸铜线夹箍推移机构的底端;
[0010]所述裸铜线夹箍推移机构包括安装固定板,所述安装固定板位于干燥腔内侧的一端,且与干燥腔内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固定板内侧一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夹线腔,所述夹线腔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压线轮,所述压线轮的上下两端旋转连接有推压框,所述推压框一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推压框顶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齿槽,所述第一调节齿槽内侧的一端啮合连接有调节齿轮杆,所述调节齿轮杆的顶端旋转连接有
限位调节腔,所述限位调节腔内侧的底端滑动连接有安装固定框板,所述调节齿轮杆外侧的底端与安装固定框板顶端中部的一端啮合连接,所述安装固定框板内侧的一端旋转连接有推移滑轮,所述推移滑轮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梯形齿轮杆,所述定位梯形齿轮杆外侧的底端旋转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端的一端旋转连接有第一梯形齿轮杆,所述第一梯形齿轮杆的中部与定位梯形齿轮杆的底端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梯形齿轮杆外侧的一端卡接有第一单头梯形齿轮杆,所述第一单头梯形齿轮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一梯形齿轮杆的另一端卡接有第一卡箍齿块腔,所述第一卡箍齿块腔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收缩连接杆,所述收缩连接杆外侧的一端旋转连接有第一固定吊板,所述第一固定吊板的顶端与安装固定板底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线轮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梯形齿轮块,所述梯形齿轮块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三单头梯形齿轮杆,所述第三单头梯形齿轮杆一端的外侧卡接有第二卡箍齿块腔,所述第二卡箍齿块腔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头梯形齿轮杆,所述第二单头梯形齿轮杆的一端与定位梯形齿轮杆外侧的顶端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单头梯形齿轮杆外侧的一端旋转连接有第二固定吊板,所述第二固定吊板的顶端与安装固定框板底端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燥吸水机构包括第四梯形齿轮杆,所述第四梯形齿轮杆位于第一单头梯形齿轮杆底端的一端,且与第一单头梯形齿轮杆底端的一端啮合连接,所述安装固定框板和推压框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水海绵板,所述吸水海绵板一端中部的两侧旋转连接有吸水海绵滚筒,所述吸水海绵滚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气流引流螺旋杆,所述气流引流螺旋杆顶端的中部旋转连接有间歇式推压盘,所述间歇式推压盘外侧的底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齿带,所述第二齿带内侧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转杆,所述第二驱动齿轮转杆外侧的底端啮合连接有第三齿带,所述间歇式推压盘一侧的中部啮合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转杆,所述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集水槽,所述另一端中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挤压板,所述第四梯形齿轮杆的底端啮合连接有第三梯形齿轮杆,所述第三梯形齿轮杆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二梯形齿轮杆,所述第二梯形齿轮杆的顶端啮合连接有多个干燥扇,所述干燥扇的外侧旋转连接有干燥扇转动腔,所述干燥扇转动腔内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顶端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位于干燥扇转动腔内侧顶端的中部,且与干燥扇转动腔内侧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梯形齿轮杆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五梯形齿轮杆,所述第五梯形齿轮杆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六梯形齿轮杆,所述第六梯形齿轮杆的顶端啮合连接有箭头齿轮盘,所述箭头齿轮盘一端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带,所述第一齿带内侧的一端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固定齿轮盘,所述固定齿轮盘一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缠卷杆,所述缠卷杆内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卡槽,所述升降卡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推压框板,所述升降卡槽内侧顶端的一侧旋转连接有推压转块,所述推压转块位于推压框板的内侧,且与推压框板旋转连接,所述推压框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压板,所述升降压板底端的两端滑动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主体舱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固定板。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压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限位调节腔,所述限位调节腔位于夹线腔一端的外侧,所述梯形齿轮块的外侧滑动连接定位滑槽,所述第三单头梯形齿轮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箍齿槽,所述第三单头梯形齿轮杆外侧的大小与第二卡箍齿块腔内侧的大小相匹配。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梯形齿轮杆外侧的大小与第一卡箍齿块腔内侧的大小相匹配,所述收缩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干燥腔内侧一端的底端旋转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固定框板外侧一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调节齿槽腔,所述调节齿轮杆通过调节齿槽腔与安装固定框板啮合连接,所述推压框的一端与限位调节腔内侧的顶端滑动连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梯形齿轮杆的外侧设有定位旋转腔,所述升降压板底端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杆,所述限位滑杆底端的外侧与缓冲弹簧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升降限位腔。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压转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钮,所述推压框板的外侧与升降卡槽的内侧滑动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便于调节夹线板的位置,便于对不同大小的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裸铜线退火后表面水分干燥装置,包括:主体舱(1),用于对装置内部的结构进行防护;干燥腔(2),位于主体舱(1)内侧的中部,且与主体舱(1)内侧的中部固定连接;裸铜线夹箍推移机构(3),位于干燥腔(2)内侧的一侧;干燥吸水机构(4),位于裸铜线夹箍推移机构(3)的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裸铜线夹箍推移机构(3)包括安装固定板(32),所述安装固定板(32)位于干燥腔(2)内侧的一端,且与干燥腔(2)内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固定板(32)内侧一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夹线腔(33),所述夹线腔(3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压线轮(35),所述压线轮(35)的上下两端旋转连接有推压框(34),所述推压框(34)一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31),所述推压框(34)顶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齿槽(36),所述第一调节齿槽(36)内侧的一端啮合连接有调节齿轮杆(37),所述调节齿轮杆(37)的顶端旋转连接有限位调节腔(38),所述限位调节腔(38)内侧的底端滑动连接有安装固定框板(39),所述调节齿轮杆(37)外侧的底端与安装固定框板(39)顶端中部的一端啮合连接,所述安装固定框板(39)内侧的一端旋转连接有推移滑轮(310),所述推移滑轮(310)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梯形齿轮杆(311),所述定位梯形齿轮杆(311)外侧的底端旋转连接有连接块(312),所述连接块(312)底端的一端旋转连接有第一梯形齿轮杆(313),所述第一梯形齿轮杆(313)的中部与定位梯形齿轮杆(311)的底端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梯形齿轮杆(313)外侧的一端卡接有第一单头梯形齿轮杆(316),所述第一单头梯形齿轮杆(3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17),所述第一梯形齿轮杆(313)的另一端卡接有第一卡箍齿块腔(314),所述第一卡箍齿块腔(31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收缩连接杆(315),所述收缩连接杆(315)外侧的一端旋转连接有第一固定吊板(322),所述第一固定吊板(322)的顶端与安装固定板(32)底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线轮(35)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梯形齿轮块(318),所述梯形齿轮块(318)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三单头梯形齿轮杆(320),所述第三单头梯形齿轮杆(320)一端的外侧卡接有第二卡箍齿块腔(321),所述第二卡箍齿块腔(32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头梯形齿轮杆(319),所述第二单头梯形齿轮杆(319)的一端与定位梯形齿轮杆(311)外侧的顶端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单头梯形齿轮杆(319)外侧的一端旋转连接有第二固定吊板(323),所述第二固定吊板(323)的顶端与安装固定框板(39)底端的一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裸铜线退火后表面水分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吸水机构(4)包括第四梯形齿轮杆(47),所述第四梯形齿轮杆(47)位于第一单头梯形齿轮杆(316)底端的一端,且与第一单头梯形齿轮杆(316)底端的一端啮合连接,所述安装固定框板(39)和推压框(3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9),所述固定杆(4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水海绵板(48),所述吸水海绵板(48)一端中部的两侧旋转连接有吸水海绵滚筒(423),所述吸水海绵滚筒(4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气流引流螺旋杆(431),所述气流引流螺旋杆(431)顶端的中部旋转连接有间歇式推压盘(424),所述间歇式推压盘(424)外侧的底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齿带(426),所述第二齿带(426)内侧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转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莎左君艾红燕李钢谭锦明
申请(专利权)人:鹰潭市众鑫成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