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患者使用的唤醒意识及肢体锻炼设备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069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意识障碍患者使用的唤醒意识及肢体锻炼设备,针对现有的装置过于复杂繁琐,整体使用和维修都不方便,成本较高,需要移动病人,可能会对患者造成再次伤害,动作幅度较大,不适合刚开始恢复的患者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主板、两个辅助板、四个支腿和两个固定板,四个所述支腿均固定连接在主板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可以调整患者腿部的位置,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可以调整患者手部的姿势,同时通过控制机构可以给装置提供动力,还能通过放置组件可以放置患者的手臂和腿部,通过支撑机构可以调整患者的腿部位置,避免患者的脚部受到挤压。避免患者的脚部受到挤压。避免患者的脚部受到挤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意识障碍患者使用的唤醒意识及肢体锻炼设备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意识障碍患者使用的唤醒意识及肢体锻炼设备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意识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自身状况以及它们相互联系的确认,意识活动包括觉醒和意识内容两方面,在现代医学的治疗过程中,有些患者会出现不同等级的意识障碍,对于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通常采用药物治疗与意识唤醒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救治,因此便需要一种脑外伤意识障碍患者用意识唤醒及肢体锻炼设备帮助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意识唤醒。
[0003]公告号为CN114432094A的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脑外伤意识障碍患者用意识唤醒及肢体锻炼设备,有效的达到了可对病人进行多体位唤醒锻炼的目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有支撑架,支撑板的下方有固定板,支撑板的上侧有背板,背板的下侧有臀板,臀板的下方有第一腿板,第一腿板的下方有第二腿板,臀板的右侧有连接块,支撑架的下侧有锻炼架,锻炼架的下方有第二理疗板,第二腿板上有助行板,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通过本设计有效的增加了可适应不同的型号的病床的目的,达到了对患者进行隐私防护的目的,增加了可对患者进行声音意识唤醒的功能,实现了对患者膝关节与踝关节尽心被动训练的目的,达到了可对双腿进行不同程度锻炼的功能。
[0004]上述意识障碍患者用意识唤醒及肢体锻炼设备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
[0005]1、装置过于复杂繁琐,整体使用和维修都不方便,成本较高;
[0006]2、需要移动病人,即使有保护的装置,仍然容易出现掉落的可能,可能会对患者造成再次伤害;
[0007]3、动作幅度较大,不适合刚开始恢复的患者,使用不便。
[0008]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文件提出了意识障碍患者使用的唤醒意识及肢体锻炼设备及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意识障碍患者使用的唤醒意识及肢体锻炼设备及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装置过于复杂繁琐,整体使用和维修都不方便,成本较高,需要移动病人,即使有保护的装置,仍然容易出现掉落的可能,可能会对患者造成再次伤害,动作幅度较大,不适合刚开始恢复的患者的缺点。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1]意识障碍患者使用的唤醒意识及肢体锻炼设备,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主板、两个辅助板、四个支腿和两个固定板,四个所述支腿均固定连接在主板的底部,两个所述辅助板均滑动连接在主板的一侧,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主板的顶部;
[0012]四个放置机构,四个所述放置机构分别设置在主板和辅助板的顶部并用于放置手
和脚;
[0013]两组第一驱动机构,两组第一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辅助板的一侧并用于带动辅助板横向移动;
[0014]两组控制机构,两组控制机构分别设置在主板的两侧并用于提供动力;
[0015]两组第二驱动机构,两组第二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主板的两侧并用于带动患者手部运动。
[00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转杆和扭簧,所述转杆转动连接在辅助板的顶部,所述扭簧的一端与辅助板的顶部固定连接,用于调整患者的腿部位置。
[00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放置机构包括U型板、两个弧形带,两个所述弧形带均固定连接在U型板的顶部,其中两个所述U型板固定连接在转杆的顶部,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U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扭簧套设在转杆上,另外两个U型板分别滑动连接在固定板的一侧,用于放置患者的手臂和腿部。
[00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横板、第一正齿轮、第一转轴和第一伞齿轮,所述横板固定连接在主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贯穿在横板的内部,所述第一伞齿轮和第一正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的两端,所述第一齿条固定连接在辅助板的一侧并与第一正齿轮相啮合,用于调整患者腿部的位置。
[00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伺服电机、矩形槽、第二正齿轮、第二转轴、第二伞齿轮,两个所述矩形槽均开设在主板的底部,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矩形槽的一侧内壁,所述第二转轴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正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二转轴的外壁,所述第二伞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二转轴的一端并与第一伞齿轮相啮合,用于给装置提供动力。
[00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齿条、L型板、滑动板、第一连接座、转板和第二连接座,所述L型板固定连接在主板的一侧,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在L型板的顶部,所述第二齿条固定连接在滑动板的一端并与第二正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滑动板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座滑动连接在固定板的一侧并与U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板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座和第一连接座之间,用于调整患者的手臂位置。
[00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多个护栏,多个所述护栏分别固定连接在辅助板和主板的顶部,用于实现防护功能。
[00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两个所述弧形带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相互配合的子扣和母扣,便于固定患者的手部和腿部。
[0023]意识障碍患者使用的唤醒意识及肢体锻炼设备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4]S1、患者躺在主板上,平时可当做病床正常使用,当需要进行锻炼时,将患者的手和脚分别放置在四个U型板上,并通过两个弧形带将患者的手脚进行固定,避免手脚轻松就能脱落,由于手脚运动的幅度不大,U型板内部的空间可以便于患者的手脚在内部进行小范围的移动,不至于卡死;
[0025]S2、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第二正齿轮和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二正齿轮带动第二齿条横向移动,第二齿条带动滑动板横向移动,滑动板带动第一连接座横向移动,第一连接座带动转板转动,转板带动第二连接座和U型板竖直向上移动,进而对手臂进行锻炼;
[0026]S3、同时第二伞齿轮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正齿轮转动,第一正齿轮带动第一齿条横向移动,第一齿条带动第一转轴横向移动,第一转轴带动患者的腿部进行移动,同时U型板带动转杆转动同时扭转扭簧,此时可以将U型板的角度调整至合适的位置,避免患者的脚部受到挤压。
[002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8]本专利技术中,患者躺在主板上,平时可当做病床正常使用,当需要进行锻炼时,将患者的手和脚分别放置在四个U型板上,并通过两个弧形带将患者的手脚进行固定,避免手脚轻松就能脱落,由于手脚运动的幅度不大,U型板内部的空间可以便于患者的手脚在内部进行小范围的移动,不至于卡死;
[0029]本专利技术中,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第二正齿轮和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二正齿轮带动第二齿条横向移动,第二齿条带动滑动板横向移动,滑动板带动第一连接座横向移动,第一连接座带动转板转动,转板带动第二连接座和U型板竖直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意识障碍患者使用的唤醒意识及肢体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1),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主板(101)、两个辅助板(104)、四个支腿(102)和两个固定板(105),四个所述支腿(102)均固定连接在主板(101)的底部,两个所述辅助板(104)均滑动连接在主板(101)的一侧,所述固定板(105)固定连接在主板(101)的顶部;四个放置机构(2),四个所述放置机构(2)分别设置在主板(101)和辅助板(104)的顶部并用于放置手和脚;两组第一驱动机构(3),两组第一驱动机构(3)分别设置在两个辅助板(104)的一侧并用于带动辅助板(104)横向移动;两组控制机构(4),两组控制机构(4)分别设置在主板(101)的两侧并用于提供动力;两组第二驱动机构(5),两组第二驱动机构(5)分别设置在主板(101)的两侧并用于带动患者手部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意识障碍患者使用的唤醒意识及肢体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还包括转杆(107)和扭簧(106),所述转杆(107)转动连接在辅助板(104)的顶部,所述扭簧(106)的一端与辅助板(104)的顶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意识障碍患者使用的唤醒意识及肢体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机构(2)包括U型板(201)、两个弧形带(202),两个所述弧形带(202)均固定连接在U型板(201)的顶部,其中两个所述U型板(201)固定连接在转杆(107)的顶部,所述扭簧(106)的另一端与U型板(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扭簧(106)套设在转杆(107)上,另外两个U型板(201)分别滑动连接在固定板(105)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意识障碍患者使用的唤醒意识及肢体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齿条(301)、横板(302)、第一正齿轮(303)、第一转轴(304)和第一伞齿轮(305),所述横板(302)固定连接在主板(101)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轴(304)转动贯穿在横板(302)的内部,所述第一伞齿轮(305)和第一正齿轮(303)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304)的两端,所述第一齿条(301)固定连接在辅助板(104)的一侧并与第一正齿轮(303)相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意识障碍患者使用的唤醒意识及肢体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4)包括伺服电机(401)、矩形槽(402)、第二正齿轮(403)、第二转轴(404)、第二伞齿轮(405),两个所述矩形槽(402)均开设在主板(101)的底部,所述伺服电机(401)固定连接在矩形槽(402)的一侧内壁,所述第二转轴(404)与伺服电机(4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正齿轮(403)固定套设在第二转轴(404)的外壁,所述第二伞齿轮(405)固定套设在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银兴吴箭午魏梁锋王守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