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临降水预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061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短临降水预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数据,所述待处理数据包括CORS站的实况观测数据和气象站的历史气象参数;所述历史气象参数为在当前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的气象参数;基于所述实况观测数据得到CORS站的天顶对流层延迟;基于所述历史气象参数对所述天顶对流层延迟进行大气水汽反演,得到大气水汽数据,所述大气水汽数据包括大气可降水量以及大气水汽密度;通过预先训练获得的降水预报模型对所述大气水汽数据以及所述历史气象参数进行处理,得到短临降水数据,所述短临降水数据包括是否降水以及降水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高了短临降水预报的准确度。短临降水预报的准确度。短临降水预报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短临降水预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气水汽探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短临降水预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强降水常伴随着雷电、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极大影响电力、通讯、交通等领域安全生产和作业,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当前中国气象局仅公开发布地区未来预定时间段内的累计降水量。但是无法精准的预测出未来预定时间段内的具体降水时间以及降水量。
[0003]因此,需要一种短临降水预报方法,以无法精准的预测出具体降水时间以及降水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临降水预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临降水预报方法,包括:
[0006]获取待处理数据,所述待处理数据包括CORS站的实况观测数据和气象站的历史气象参数;所述历史气象参数为在当前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的气象参数;
[0007]基于所述实况观测数据得到CORS站的天顶对流层延迟;
[0008]基于所述历史气象参数对所述天顶对流层延迟进行大气水汽反演,得到大气水汽数据,所述大气水汽数据包括大气可降水量以及大气水汽密度;
[0009]通过预先训练获得的降水预报模型对所述大气水汽数据以及所述历史气象参数进行处理,得到短临降水数据,所述短临降水数据包括是否降水以及降水量。
[001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短临降水预报系统,系统包括:
[0011]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数据,所述待处理数据包括CORS站的实况观测数据和气象站的历史气象参数;所述历史气象参数为在当前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的气象参数;
[0012]天顶对流层延迟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实况观测数据得到CORS站的天顶对流层延迟;
[0013]水汽反演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历史气象参数对所述天顶对流层延迟进行大气水汽反演,得到大气水汽数据,所述大气水汽数据包括大气可降水量以及大气水汽密度;
[0014]短临降水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通过预先训练获得的降水预报模型对所述大气水汽数据以及所述历史气象参数进行处理,得到短临降水数据,所述短临降水数据包括是否降水以及降水量。
[0015]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0016]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0017]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0018]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专利技术任一所述实施例中的短临降水预报方法。
[0019]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本专利技术任一所述实施例中的短临降水预报方法。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CORS站的实况观测数据和气象站的历史气象数据,基于实况观测数据得到CORS站的天顶对流层延迟,基于历史气象参数对天顶对流程延迟进行大气水汽反演,得到大气水汽数据,大气水汽数据包括大气可降水量和大气水汽密度,通过预先训练获取的降水预报模型对大气水汽数据以及历史气象参数进行处理,得到短临降水数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通过对实况观测数据和气象站的历史气象参数,得到短临降水数据,使得短临时间达到3小时之内,提高了预报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其中:
[0023]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短临降水预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4]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大气可降水量的待处理数据中加权平均温度T1在中国区域与地面温度T2、气压P2、水汽压e2和相对湿度RH的相关情况示意图;
[0025]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大气可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的相关情况示意图;
[0026]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短临降水预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短临降水预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在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短临降水预报方法。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短临降水预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短临降水预报方法可适用于对各个区域的短临降水情况进行预报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短临降水预报系统来执行,该系统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形式实现。
[003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短临降水预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S110、获取待处理数据,所述待处理数据包括CORS站的实况观测数据和气象站的历史气象参数。
[0033]其中,所述历史气象参数为在当前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的气象参数。所述历史气象参数的参数类型包括气温、气压、水汽压、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中的至少一项,CORS站观测数据包括观测值文件,用于存放GNSS观测值,比如,伪距观测值,载波相位观测值等,导航电文文件,用于存放GNSS卫星导航电文等当然,也可以包括其他的气象数据文件等。CORS是有卫星定位接收机(含天线)、计算机、气象设备、通讯设备及电源设备、观测墩等构成的观测系统。应当理解,CORS站的实况观测数据为GNSS实况观测数据。GNSS是指全球卫星导航系(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0034]具体的,通过获取待处理数据,为后续分析短临降水预报做准备工作。可选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历史气象参数为当前时刻之前的5个小时内的气象参数。可选地,气象参数可以为每隔一个小时获取一次,每次获取一组气象参数。则当前时刻之前的5个小时的5组气象参数。气象参数可以通过气象站获取。待处理数据可以是针对某个区域的,也可以是针对全国范围内的,这样,经过下述步骤的处理,可以得到某个区域的短临降水预报,也可以得到全国范围内的各个地区的短临降水预报。
[0035]可选地,在所述获取待处理数据之前,还包括:根据预设规则对待处理气象参数进行处理,得到与大气降水量相关的待获取气象参数,所述待处理气象参数是指当前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的所有的气象参数;所述待处理气象参数是指当前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的所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临降水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处理数据,所述待处理数据包括CORS站的实况观测数据和气象站的历史气象参数;所述历史气象参数为在当前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的气象参数;基于所述实况观测数据得到CORS站的天顶对流层延迟;基于所述历史气象参数对所述天顶对流层延迟进行大气水汽反演,得到大气水汽数据,所述大气水汽数据包括大气可降水量以及大气水汽密度;通过预先训练获得的降水预报模型对所述大气水汽数据以及所述历史气象参数进行处理,得到短临降水数据,所述短临降水数据包括是否降水以及降水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实况观测数据得到CORS站的天顶对流层延迟,包括:通过精密单点定位方法对所述实况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天顶对流层延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历史气象参数对所述天顶对流层延迟进行大气水汽反演,得到大气水汽数据,包括:通过天顶对流层延迟和天顶对流层湿延迟的转换公式,将所述天顶对流层延迟转换为天顶对流层湿延迟;将所述天顶对流层湿延迟转换为所述大气可降水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历史气象参数对所述天顶对流层延迟进行大气水汽反演,得到大气水汽数据,包括:通过斜路径湿延迟计算公式对所述天顶对流层湿延迟进行计算,得到斜路径方向的水汽密度;基于所述斜路径方向的水汽密度,得到斜路径方向的大气可降水量;通过水汽层析观测方程对所述斜路径方向的大气可降水量进行计算,得到各个层析网格内的大气水汽密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待处理数据之后,还包括: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异常的待处理数据,并通过内插方法进行补充,得到更新的待处理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短临降水数据之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帆马仪周仿荣杨柳耿浩曹俊胡发平毕云川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