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042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按摩椅,包含机体、按摩机构、隔离罩和传感器,传感器在按摩机构由下而上活动且自后向前摆动第一设定幅度时产生第一变化信号,在按摩机构由上而下活动且自前向后摆动第二设定幅度时产生第二变化信号;按摩椅被设置成:先控制按摩机构由下而上活动,并在传感器产生所述第一变化信号后,控制按摩机构在左右方向活动,以通过松驰隔离罩的方式减轻按摩机构向前摆动的阻力:再控制按摩机构由上而下活动,并以按摩机构在所述第二变化信号产生时在上下方向的位置确定用户肩部位置。本申请的按摩椅,利用按摩机构在左右方向活动的方式松驰隔离罩,减轻按摩机构向前摆动的阻力,相较于现有技术,有助于提升肩部位置检测的精度。的精度。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摩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按摩器材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按摩椅。

技术介绍

[0002]按摩椅是一种常见的按摩设备,为适应不同体型用户的按摩需要、以及对穴位进行精准按摩,通常会在用户就座后,检测用户的肩部位置。以专利申请CN1162138C公开的按摩机为例,该申请
技术介绍
记载了一种现有的肩部检测方式,该方案通过施疗件下降来检测肩部位置,因用户落座状态不稳定,该方案并不能获得准确的检测值(详见专利申请CN1162138C说明书第2至第3页的记载)。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申请CN1162138C提供了一种更为精确的检测方案,其方案先通过按摩机构下降得到肩部位置的第1检测值,再通过按摩机构上升得到肩部位置的第2检测值,在第1、2检测值符合设定条件时,以第2检测值确定肩部位置(详见专利申请CN1162138C说明书第38至第42页的记载),在变形实施方式中,亦可仅检测第2检测值(详见专利申请CN1162138C说明书第50页第7至8行的记载)。专利申请CN1162138C的技术方案核心要点是通过按摩机构上升得到肩部位置的第2检测值,第2检测值能够更为精确地反映用户肩部位置。前述第1、第2检测值,系借助摇动传感器在按摩机构下降、上升过程的信号变化来确定。
[0003]结合图1,现有的按摩椅通常包含有机体1和隔离罩2,机体1内设置按摩机芯,按摩机芯的按摩机构隔着隔离罩2对用户进行按摩,隔离罩2通常为皮质材质,具有一定的硬度。基于专利申请CN1162138C的检测方法来检测肩部位置,会因为隔离罩2的存在而产生误差,具体而言,当按摩机构行使到用户肩部位置时,按摩机构受隔离罩2的阻碍,向前摆动的幅度尚不足以触发检测传感器,当按摩机构向前摆动的幅度足以触发检测传感器时,按摩机构所处的位置已经高于用户肩部位置。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更为精确地检测用户肩部位置的按摩椅。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按摩椅,包含:机体;按摩机构,能够相对机体在上下、前后和左右方向活动;隔离罩,安装于机体上且位于按摩机构的前侧,以承托用户背部;传感器,其在按摩机构由下而上活动且自后向前摆动第一设定幅度时产生第一变化信号,在按摩机构由上而下活动且自前向后摆动第二设定幅度时产生第二变化信号;所述按摩椅被设置成:先控制按摩机构由下而上活动,并在传感器产生所述第一变化信号后,控制按摩机构在左右方向活动,以通过松驰隔离罩的方式减轻按摩机构向前摆动的阻力:再控制按摩机构由上而下活动,并以按摩机构在所述第二变化信号产生时在上下方向的位置确定用户肩部位置。
[0006]较佳地,所述按摩椅被设置成:在传感器产生所述第一变化信号后,先控制按摩机构停止由下而上活动,再控制按摩机构在左右方向活动。
[0007]较佳地,所述按摩椅被设置成:在传感器产生所述第一变化信号后,控制按摩机构在左右方向活动的同时,控制按摩机构继续由下而上活动预设距离。
[0008]较佳地,所述预设距离为1cm至3cm。
[0009]较佳地,所述按摩机构在左右方向活动的方式为偏摆活动。
[0010]较佳地,所述按摩椅被设置成:在控制按摩机构进行设定次数的偏摆活动后,控制按摩机构由上而下活动;所述设定次数为1至3次。
[0011]较佳地,所述按摩机构包含:V形状的按摩臂、上按摩件和下按摩件,按摩臂的中部被设置成绕设定轴线转动,上按摩件和下按摩件分设于按摩臂的上下两端;所述传感器被设置成受所述按摩臂触发而产生变化信号。
[0012]较佳地,所述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或限位开关。
[0013]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按摩椅,利用按摩机构在左右方向活动的方式松驰隔离罩,减轻按摩机构向前摆动的阻力,相较于现有技术,有助于提升肩部位置检测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5]图1绘示了一实施例的按摩椅的示意图;图2绘示了一实施例的按摩椅在初始状态的示意图;图3绘示了一实施例的按摩椅,按摩机构由下而上活动且自后向前摆动第一设定幅度时的示意图;图4绘示了一实施例的按摩椅,按摩机构由上而下活动且自前向后摆动第二设定幅度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8]结合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按摩椅包含机体1、隔离罩2和按摩机芯3。机体1包含有靠背部、座部、扶手部和下肢按摩部,靠背部开设有供按摩机芯3的按摩机构通过的开口(图未示)。隔离罩2安装于机体1上,且位于按摩机芯的按摩机构的前侧,以承托用户背部,隔离罩2通常为皮质材质,其上侧通常固接于机体1上,并能以上侧为固接点翻转至靠背部的后侧。按摩机芯3包含机芯架3A、V形状的按摩臂、上按摩件3B、下按摩件3C和传感器3D,按摩臂的中部被设置成绕设定轴线3E前后摆动(按摩臂受弹簧牵引,而保持向前活动的趋势,可结合专利申请CN00801803.0的图1进行理解,不再赘述),上按摩件3B和下按摩件3C分设于按摩臂的上下两端。V形状的按摩臂、上按摩件3B、下按摩件3C组成按摩机芯的按
摩机构,按摩机芯通常还包含有行走驱动机构、强弱驱动机构和宽度驱动机构,从而使得按摩机构能够相对机体1在上下、前后和左右方向活动。传感器3D例如为光电传感器或限位开关,在电信号上,通常以0、1对应传感器3D的不同状态。按摩机构的上按摩件3B沿用户背部上下活动,并受背部的曲线的引导而前后摆动,结合图2至图3,传感器3D在按摩机构由下而上活动且自后向前摆动第一设定幅度时产生第一变化信号(本实施例,传感器3D受按摩机构触发,而由信号值为0变换至信号值为1),另结合图3至图4,传感器3D在按摩机构由上而下活动且自前向后摆动第二设定幅度时产生第二变化信号(本实施例,传感器3D受按摩机构触发,而由信号值为1变换至信号值为0)。按摩机芯3可采用的具体结构,例如为专利申请CN00801803.0所公开结构,不再赘述。
[0019]以下将结合图2至图4,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按摩椅进行肩部检测的具体步骤。
[0020]结合图2,在初始状态下,按摩机芯的按摩机构处于用户肩部位置P的下侧,此时传感器3D未受触发,信号值对应为0。结合图3,按摩椅先控制按摩机构由下而上活动,因隔离罩2的阻碍(用户倚靠于隔离罩2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椅,包含:机体(1);按摩机构,能够相对机体(1)在上下、前后和左右方向活动;隔离罩(2),安装于机体(1)上且位于按摩机构的前侧,以承托用户背部;传感器(3D),其在按摩机构由下而上活动且自后向前摆动第一设定幅度时产生第一变化信号,在按摩机构由上而下活动且自前向后摆动第二设定幅度时产生第二变化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椅被设置成:先控制按摩机构由下而上活动,并在传感器(3D)产生所述第一变化信号后,控制按摩机构在左右方向活动,以通过松驰隔离罩(2)的方式减轻按摩机构向前摆动的阻力:再控制按摩机构由上而下活动,并以按摩机构在所述第二变化信号产生时在上下方向的位置确定用户肩部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椅被设置成:在传感器(3D)产生所述第一变化信号后,先控制按摩机构停止由下而上活动,再控制按摩机构在左右方向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椅,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正许阿朋闫绍峰张元强王玉鲲徐同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康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