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双偏压试验用大转角球铰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042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柱双偏压试验用大转角球铰支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球铰组件,球铰组件上端与球铰板相连,球铰板处设置有上滑动轨道组,底板处设置有下滑动轨道组,上滑动轨道组、下滑动轨道组之间设置有连杆组件,连杆组件保证球铰组件大转角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整球铰板中半球体与底盆球中槽体的配合关系,实现大转角转动,通过上滑动轨道组、下滑动轨道组为连杆组件提供滑动和转动调节的支撑基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滑动钢筋、连杆组件可实现大转角双向转动,球铰板与底盆接触为面面接触,相较于传统的线接触受力面积更大,减小了接触面上的峰值应力,同时外侧的连杆组件可以限制此支座双向铰的最大位移,防止试件脱离支座。座。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柱双偏压试验用大转角球铰支座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柱双偏压试验用大转角球铰支座。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结构试验中,支座作为主要部件,其支撑试件的稳定、传递荷载并且约束试件的端部位移,位移包括线位移、角位移。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是双向刀铰支座,其结构包括叠放在一起的下底板、中间底板和上底板。
[0003]在建筑结构试验中,目前的双向刀铰支座的导向形式主要为:下底板上表面x方向刀形凹槽包裹中间底板下表面x方向刀形凸起,中间底板上表面y方向刀形凸起嵌入上底板y方向刀行凹槽。
[0004]双向刀铰支座的导向方式,采用x、y向叠加,虽能实现双向转动,但是是由三块底板组成,试件发生大角度转动时,三块底板分离的可能性较大;三块底板其中之一若遭受破坏,会影响试件加载的试验结果;可见,双向刀铰支座转动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柱双偏压试验用大转角球铰支座。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柱双偏压试验用大转角球铰支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球铰组件,所述球铰组件上端与球铰板相连,所述球铰板处设置有上滑动轨道组,所述底板处设置有下滑动轨道组,所述上滑动轨道组、下滑动轨道组之间设置有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保证球铰组件大转角转动。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球铰组件包括底盆,所述底盆设置在底板上端,所述球铰板下端形成半球体,所述底盆上端形成槽体,所述半球体、槽体组合形成转动副。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球铰组件位于底板、球铰板的中心处。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上滑动轨道组设置在球铰板的外侧壁,所述下滑动轨道组设置在底板的内侧壁,所述上滑动轨道组、下滑动轨道组在竖向上对位。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上滑动轨道组与上连接杆活动相连,所述下滑动轨道组与下连接杆活动相连。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杆的自由端与万向接头组的一端相连,所述下连接杆的自由端与万向接头组的另一端相连,所述上连接杆、万向接头组、下连接杆连接组成连杆组件。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球铰板中形成用于装配的装配通孔。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球铰板横截面均为正方形,所述球铰板的四个外壁处均设置有连杆组件。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底盆中与半球体相配合的槽体为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半球体部分相接触。
[0015]更进一步的,所述球铰板左右侧壁中的连杆组件左右相对应,球铰板前后侧壁中的连杆组件前后相对应。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球铰板中半球体与底盆球中槽体的配合关系,实现大转角转动,通过上滑动轨道组、下滑动轨道组为连杆组件提供滑动和转动调节的支撑基础。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滑动钢筋、连杆组件可实现大转角双向转动,球铰板与底盆接触为面面接触,相较于传统的线接触受力面积更大,减小了接触面上的峰值应力,同时外侧的连杆组件可以限制此支座双向铰的最大位移,防止试件脱离支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万向接头组的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上连接杆、下连接杆的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上滑动轨道组的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下滑动轨道组的结构图;其中:1底盆
ꢀꢀꢀꢀꢀꢀꢀꢀꢀꢀꢀꢀ2ꢀꢀ
底板3球铰板
ꢀꢀꢀꢀꢀꢀꢀꢀꢀꢀ4ꢀꢀ
上连接钢板5连接螺栓
ꢀꢀꢀꢀꢀꢀꢀꢀ6ꢀꢀ
上连接杆7下连接杆
ꢀꢀꢀꢀꢀꢀꢀꢀ8ꢀꢀ
上滑动钢筋9下滑动钢筋
ꢀꢀꢀꢀꢀꢀ
10 上支撑钢板11 下支撑钢板
ꢀꢀꢀꢀ
12 万向接头组13 上滑动轨道组
ꢀꢀ
14 下滑动轨道组121中部座体
ꢀꢀꢀꢀꢀꢀ
122Ⅰ号十字接头123Ⅱ号十字接头
ꢀꢀ
124Ⅰ号活动座125Ⅱ号活动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柱双偏压试验用大转角球铰支座,包括底板2,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球铰组件,所述球铰组件上端与球铰板3相连,所述球铰板3处设置有上滑动轨道组13,所述底板2处设置有下滑动轨道组14,所述上滑动轨道组13、下滑动轨道组14之间设置有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保证球铰组件大转角转动。
[0020]所述球铰组件包括底盆1,所述底盆1设置在底板2上端,所述球铰板3下端形成半球体,所述底盆1上端形成槽体,所述半球体、槽体组合形成转动副。
[0021]所述球铰组件位于底板2、球铰板3的中心处。
[0022]所述上滑动轨道组13设置在球铰板3的外侧壁,所述下滑动轨道组14设置在底板2的内侧壁,所述上滑动轨道组13、下滑动轨道组14在竖向上对位。
[0023]所述上滑动轨道组13与上连接杆6活动相连,所述下滑动轨道组14与下连接杆7活动相连。
[0024]所述上连接杆6的自由端与万向接头组12的一端相连,所述下连接杆7的自由端与万向接头组1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上连接杆6、万向接头组12、下连接杆7连接组成连杆组件。
[0025]所述球铰板3中形成用于装配的装配通孔。
[0026]所述底板2、球铰板3横截面均为正方形,所述球铰板3的四个外壁处均设置有连杆组件。
[0027]所述底盆1中与半球体相配合的槽体为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半球体部分相接触。
[0028]所述球铰板3左右侧壁中的连杆组件左右相对应,球铰板3前后侧壁中的连杆组件前后相对应。
[0029]具体的,所述球铰板3上端与上连接钢板4相安装,所述上连接钢板4中形成通孔,所述通孔与球铰板3中的装配通孔相对应,连接螺栓5穿过上述通孔、装配通孔后拧上螺母,实现球铰板3、上连接钢板4的固定。
[0030]具体的,所述上连接钢板4中的通孔为四个,从而实现四点牢固固定。
[0031]具体的,所述上滑动轨道组13中设置有上滑动钢筋8,所述上连接杆6上段形成装配孔,所述装配孔与上滑动钢筋8之间为间隙配合,即所述上连接杆6既能够绕着上滑动钢筋8转动,也能沿着上滑动钢筋8平移滑动。
[0032]具体的,所述下滑动轨道组14中设置有下滑动钢筋9,所述下连接杆7下段形成装配孔,所述装配孔与下滑动钢筋9之间为间隙配合,即所述下连接杆7既能够绕着下滑动钢筋9转动,也能沿着下滑动钢筋9平移滑动。
[0033]具体的,所述球铰板3与半球体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
[0034]具体的,所述上滑动轨道组13包括设置在球铰板3外壁处的上支撑钢板10,所述上支撑钢板10两两为一组,上支撑钢板10之间设置有上滑动钢筋8,所述上滑动钢筋8为上连接杆6提供滑动和转动的连接基础。
[0035]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双偏压试验用大转角球铰支座,包括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球铰组件,所述球铰组件上端与球铰板(3)相连,所述球铰板(3)处设置有上滑动轨道组(13),所述底板(2)处设置有下滑动轨道组(14),所述上滑动轨道组(13)、下滑动轨道组(14)之间设置有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保证球铰组件大转角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双偏压试验用大转角球铰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铰组件包括底盆(1),所述底盆(1)设置在底板(2)上端,所述球铰板(3)下端形成半球体,所述底盆(1)上端形成槽体,所述半球体、槽体组合形成转动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柱双偏压试验用大转角球铰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铰组件位于底板(2)、球铰板(3)的中心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柱双偏压试验用大转角球铰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动轨道组(13)设置在球铰板(3)的外侧壁,所述下滑动轨道组(14)设置在底板(2)的内侧壁,所述上滑动轨道组(13)、下滑动轨道组(14)在竖向上对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柱双偏压试验用大转角球铰支座,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维素郭隆乾阎杰杜建婷刘晓东吕昊男周胜张健呼树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