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生命周期健康检测系统、方法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039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轨道交通生命周期健康检测系统、方法及介质,涉及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领域。该系统通过利用工程中心模块进行获取工程标准规定的数据元素,并生成相应的数据元素文档,然后利用数据中心模块对数据元素文档对应的原始监测数据进行相应的转换和清洗,得到相应的放入成果表的数据,接着将可以利用监控与预警模块基于成果表对测点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并且实时监测模块可以根据得到的测点状态信息用以创建测点的三维显示界面,从而将测点相关的监测信息根据用户指令进行相应的三维显示。其能够有效的对多源的大量的监测数据进行获取并处理,并对其进行高效的实时监测。此外,还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生命周期健康检测方法。法。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生命周期健康检测系统、方法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生命周期健康检测系统、方法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对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项目中,监测人员往往会通过人工监测的方式将监测目标的应力、轴力、裂缝、环境信息等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并上报,后期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计算、制作报表及存档处理。分析人员获取数据并分析后,研究是否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为运营隧道的管理和养护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撑,以保证轨道交通的结构安全,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服务功能。
[0003]然而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每天有大量的监测数据需要处理,但缺乏数据库管理手段的支持,通常数据的采集、处理、上报过程通常需要几天的时间,数据的查询管理很不方便及时。大部分轨道交通结构在装修后人工监测无法采集,因此往往不能够及时的了解轨道交通工程在运营期间主体结构的受力状况、荷载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生命周期健康检测系统、方法及介质,其能够有效的对多源的大量的监测数据进行获取并处理,并对其进行高效的实时监测。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生命周期健康检测系统,包括:工程中心模块,用于对工程标准规定的数据元素及所述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录入、编辑和查看,并根据录入的信息生成数据元素文档;数据中心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元素文档进行获取相应的原始监测数据,并将原始监测数据按照预先规定的数据元素及所述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转换,将转换后的数据按照预设数据清洗规则进行数据清洗后写入对应的成果表;监控与预警模块,用于对成果表内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得到测点状态信息;实时监测模块,用于根据测点状态信息动态创建测点的三维显示界面,根据用户指令进行相应的三维显示。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工程中心模块进一步用于对数据元素文档及其之间逻辑关系的计算机表示进行扩展,增加数据元素文档的关联信息,包括表示数据元素文档的语义、逻辑关系的信息及可选子元素的选项范围。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时监测模块进一步用于对测点状态信息及其之间逻辑关系的计算机表示进行扩展,增加观测点状态信息的关联信息,包括表示观测点状态信息的语义、逻辑关系的信息及可选子元素的选项范围。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时监测模块进一步用于实时获取数据对应的监测元件的位置信息,并基于预置的地图信息,对测点进行分布信息显示。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统计分析中心模块,用于响应用户的查询请
求,生成相应的数据报表,以及用于根据用户的输入信息,生成相应的评价报告。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监控监测专家模块,用于将系统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以数据共享的形式发布到网络上,并根据相关专家对对应的问题的管养建议生成相应的分析报告。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数据中心模块包括:数据源转换子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元素文档利用监测元件获取相应的原始监测数据,并根据原始监测数据采集中的调用地址、采集方式、数据类型、返回方式、存储表或数据来源字段中的至少一个数据信息进行数据的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数据放入指定位置;数据清洗子模块,用于获取转换后的数据中需要清洗的类型的数据,按照数据类型进行选择对应的数据计算公式进行数据清洗,并将清洗后的数据写入对应的成果表。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时监测模块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包括设计建模、倾斜摄影航拍、管线测量建模、三维地质建模、二维地形图重建或图档资料中的至少一种测点信息;基于获取的测点信息利用多源异构数据处理进行真实测点区域的拟合处理;根据拟合处理结果将测点区域内的监测元件进行绑定,进行实时的三维的监测测点区域内的测点的状态信息。
[001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生命周期健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软件模块对工程标准规定的数据元素及所述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录入、编辑和查看,并根据录入的信息生成数据元素文档;根据数据元素文档进行获取相应的原始监测数据,并将原始监测数据按照预先规定的数据元素及所述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转换,将转换后的数据按照预设数据清洗规则进行数据清洗后写入对应的成果表;对成果表内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得到测点状态信息;根据测点状态信息动态创建测点的三维显示界面,根据用户指令进行相应的三维显示。
[0015]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上述的方法。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轨道交通生命周期健康检测系统,通过利用工程中心模块进行获取工程标准规定的数据元素,并生成相应的数据元素文档,然后利用数据中心模块对数据元素文档对应的原始监测数据进行相应的转换和清洗,得到相应的放入成果表的数据,接着将可以基于成果表对测点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并且得到的测点状态信息可以用以创建测点的三维显示界面,从而根据用户指令进行相应的三维显示。即,通过上述系统,可以将轨道交通中的多个监测节点进行获取、整理和可视化展示。从而相应的使用人员能够对所有监测节点进行直观清晰的监测,并且由于工程中心模块以及数据中心模块的存在,使得系统能够接入不同来源的监测元件(获取原始监测数据的对应的传感器的厂商、硬件类型不尽相同),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生命周期健康检测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生命周期健康检测系统一实施例的业务逻辑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生命周期健康检测系统一实施例的工程中心模块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生命周期健康检测系统一实施例的数据中心模块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生命周期健康检测系统一实施例的数据清洗子模块的数据清洗功能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生命周期健康检测系统一实施例的监控监测专家模块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0026]图标:1、工程中心模块;2、数据中心模块;3、监控与预警模块;4、实时监测模块;5、数据清洗子模块;6、数据源转换子模块;7、处理器;8、存储器;9、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生命周期健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程中心模块,用于对工程标准规定的数据元素及所述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录入、编辑和查看,并根据录入的信息生成数据元素文档;数据中心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元素文档进行获取相应的原始监测数据,并将原始监测数据按照预先规定的数据元素及所述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转换,将转换后的数据按照预设数据清洗规则进行数据清洗后写入对应的成果表;监控与预警模块,用于对成果表内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得到测点状态信息;实时监测模块,用于根据测点状态信息动态创建测点的三维显示界面,根据用户指令进行相应的三维显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生命周期健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中心模块进一步用于对数据元素文档及其之间逻辑关系的计算机表示进行扩展,增加数据元素文档的关联信息,包括表示数据元素文档的语义、逻辑关系的信息及可选子元素的选项范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生命周期健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监测模块进一步用于对测点状态信息及其之间逻辑关系的计算机表示进行扩展,增加观测点状态信息的关联信息,包括表示观测点状态信息的语义、逻辑关系的信息及可选子元素的选项范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生命周期健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监测模块进一步用于实时获取数据对应的监测元件的位置信息,并基于预置的地图信息,对测点进行分布信息显示。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生命周期健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统计分析中心模块,用于响应用户的查询请求,生成相应的数据报表,以及用于根据用户的输入信息,生成相应的评价报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生命周期健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控监测专家模块,用于将系统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以数据共享的形式发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健美柏文锋闵星罗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