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煤基超硬质沥青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038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煤基超硬质沥青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所述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S1.煤基超硬质沥青与适量软组分油混合,加热溶解得到混合液态物料一;S2.聚合物改性剂与余量软组分油混合,加热溶胀得到混合液态物料二;S3.混合液态物料一、混合液态物料二与道路石油沥青混合,高速剪切后加入交联剂一、交联剂二、温拌剂,搅拌发育得到复合改性沥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复合改性沥青在开发优质沥青胶结料的基础上,节约成本,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实现煤基化工固废在道路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基化工固废在道路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基化工固废在道路领域的大规模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煤基超硬质沥青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煤基超硬质沥青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煤直接液化技术因其转化率高、成本低,得到良好的发展。在运转过程中除了产生汽油、柴油等外,还产生了30%的直接液化残渣,如不妥善处理这些残渣,对生态环境和煤制油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巨大的反作用。现有技术已将煤加氢催化进行清洁化反应,经过蒸馏、精制,得到的直接液化残渣经过物理加工即可得到超硬质沥青,实现了废物的高附加值转化。
[0003]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煤基清洁超硬质沥青的结构与性质做了大量研究。研究发现煤基清洁超硬质沥中芳烃的种类和含量远远高于其他种类的化合物,主要由含4~7个芳环的稠环芳烃等非极性有机质组成,认为大分子的缩合芳环是残渣大分子结构单元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多稠环芳烃的结构具有较大的极性,可有效改善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为其作为道路改性剂的使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0004]然而,煤基超硬质沥青主要由一部分未参加加氢反应的煤、加氢液化催化剂、煤基沥青这三部分组成。一方面由于其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无机物,导致其三氯乙烯不溶物含量较大,在改性沥青体系中与沥青不相容,易产生相分离。另一方面由于煤基超硬质沥青自身组成成分复杂,且相互间作用力较小,导致煤基超硬质沥青分子与石油沥青分子之间作用力较小。这些都极大的限制了煤基超硬质沥青在改性沥青中的掺加比例。
[0005]另外,由于煤基超硬质沥青与其他改性剂制备得到的复合改性沥青产品粘度偏大,其施工温度往往高于180℃,不仅能耗高,还容易出现沥青老化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煤基超硬质沥青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以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具有成本低廉、兼顾高低温性能、存储稳定性好、具有温拌效果等特点。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上述高煤基超硬质沥青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高煤基超硬质沥青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制备方法,包括:
[0009]S1.煤基超硬质沥青与适量软组分油混合,加热溶解得到混合液态物料一;
[0010]S2.聚合物改性剂与余量软组分油混合,加热溶胀得到混合液态物料二;
[0011]S3.混合液态物料一、混合液态物料二与道路石油沥青混合,高速剪切后加入交联剂一、交联剂二、温拌剂,搅拌发育得到复合改性沥青,
[0012]各物料的重量配比为:
[0013][0014]所述交联剂一为M橡胶促进剂、硫磺和/或M橡胶促进剂残渣;
[0015]所述交联剂二为环氧基硅油和/或端环氧基硅油。
[0016]本专利技术复合改性沥青各物料的重量配比优选为:
[0017][0018][0019]复合改性沥青各物料的重量配比特别优选为:
[0020][0021]所述道路石油沥青可选用针入度在50~120dmm之间的任意一种标准沥青或非标准沥青,如70#道路石油沥青、90#道路石油沥青等。
[0022]本专利技术所述煤基超硬质沥青为原煤经过直接液化、加氢催化工艺后得到的沥青类物质,作为优选,其针入度≤5dmm、软化点为150℃~190℃、25℃相对密度为1.250~1.55、闪点≧260℃、灰分含量≤25%、三氯乙烯不溶物含量≤60%。
[0023]作为优选,所述煤基超硬质沥青经械破碎至不低于600目。可选用配备制冷系统的球磨机类研磨设备或基于旋风筛分原理的专用研磨设备进行破碎。
[0024]作为优选,所述聚合物改性剂为废塑料、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乙烯

苯乙烯

聚乙烯共聚热塑性弹性体和/或废旧硅胶制品,适量聚合物改性剂的加入可提高改性沥青的自身粘结力同时改善低温性能。
[0025]作为优选,所述软组分油为糠醛抽出油、废导热油和/或厨余回收油,芳香烃含量≧60%,三氯乙烯中溶解度≧99.5%,无0.6mm筛余物,用于调整改性沥青的四组分含量,并起到软化沥青中外加剂的作用。
[0026]作为优选,所述温拌剂为有机降黏类温拌剂,如Sasobit、Sasoflex、EC120、HY

6500、WL

115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为HY

6500和/或WL

115。
[0027]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复合改性沥青制备方法为:
[0028]S1.煤基超硬质沥青与适量软组分油混合后,在160

180℃下搅拌0.5

1h,得到混合液态物料一;
[0029]S2.聚合物改性剂与余量软组分油混合后,在160

180℃下搅拌0.5

1h,得到混合液态物料二;
[0030]S3.混合液态物料一、混合液态物料二与道路石油沥青混合后,在160

180℃温度条件下搅拌至混合均匀后,利用剪切机在160

180℃,转速大于4000RPM条件下进行剪切,持续时间0.4

0.8h;剪切完成后,加入交联剂一、交联剂二、温拌剂,在160

180℃温度下搅拌发育1

3h,得到复合改性沥青。
[0031]作为优选,以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应满足以下指标要求:
[0032][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高煤基超硬质沥青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0034](一)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改性沥青兼顾高、低温性能,具有良好的高温抗车辙、低温抗裂能力,解决了采用煤基超硬质沥青单一改性时改性产品低温性能差的问题;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其自身粘结能力,进而提高了改性沥青产品的高温性能。复合改性沥青PG高温等级可达到PG88及以上水平,低温等级可以达到PG22及更低温度等级,使其性能指标能够适用于AC、SMA、EME等多种级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满足路面不同结构层位技术要求;
[0035](二)通过采用控制煤基超硬质沥青颗粒粒径、生产过程增加煤基超硬质沥青与软
组分油预搅拌这一生产步骤,以及两类交联剂配合使用,在保证改性沥青性能优异的同时,解决了高掺量煤基超硬质沥青改性沥青不宜存储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复合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可实现长期存储,避免出现离析现象。
[0036](三)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复合改性沥青具有温拌功能,能够有效降低复合改性沥青施工温度15

30℃。另外,炭黑可有效提高沥青的抗紫外老化能力,煤基超硬质沥青作为一种煤基材料,本身含有大量碳黑,因此,可以推断出煤基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抗紫外老化的能力。
[0037](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煤基超硬质沥青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煤基超硬质沥青与适量软组分油混合,加热溶解得到混合液态物料一;S2.聚合物改性剂与余量软组分油混合,加热溶胀得到混合液态物料二;S3.混合液态物料一、混合液态物料二与道路石油沥青混合,高速剪切后加入交联剂一、交联剂二、温拌剂,搅拌发育得到复合改性沥青,各物料的重量配比为:所述交联剂一为M橡胶促进剂、硫磺和/或M橡胶促进剂残渣;所述交联剂二为环氧基硅油和/或端环氧基硅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煤基超硬质沥青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物料的重量配比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煤基超硬质沥青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基超硬质沥青为原煤经过直接液化、加氢催化工艺后得到的沥青类物质,针入度≤5dmm、软化点为150℃~190℃、25℃相对密度为1.250~1.55、闪点≧260℃、灰分含量≤25%、三氯乙烯不溶物含量≤6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煤基超硬质沥青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煤基超硬质沥青经械破碎至不低于600目。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煤基超硬质沥青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物改性剂为废塑料、聚乙烯

苯乙烯

聚乙烯共聚热塑性弹性体和/或废旧硅胶制品。6.根据权利要求1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全军王林辛公峰马士杰樊亮杨耀辉魏慧李利林江涛张岩李永振毕飞梁皓周圣杰姜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