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包边用压合引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028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包边用压合引导装置,包括:压边箱,其内部转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压边箱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盖板,且压边箱的上下两端与盖板的内壁固定连接,压边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箱,上箱,其设置于所述压边箱的顶部,所述上箱的内部设置有卷筒,且上箱的内壁与卷筒的两端转动连接,上箱的内部设置有调整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墨烯电热膜领域,现提出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包边用压合引导装置用以解决所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石墨烯电热膜包边过程中没有除尘处理,易沾染灰尘影响电热膜生产质量,电热膜在进行包边时悬挂在滚筒上且没有拉紧装置,使两张膜在压合时可能会存在褶皱、鼓起等不平整现象,影响加工的问题。影响加工的问题。影响加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包边用压合引导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烯电热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包边用压合引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CN212664284U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包边用压合引导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座和安装架,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安装架的侧壁固定焊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活塞杆的一端穿过横板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合板,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一固定板,且两组第一固定板固定安装于基板上,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壁固定插接有横杆;
[0003]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现有技术中,石墨烯电热膜包边过程中,上下两张膜均暴露于外部,且没有除尘处理,易沾染灰尘影响电热膜生产质量,电热膜在进行包边时悬挂在滚筒上且没有拉紧装置,使两张膜在压合时可能会存在褶皱、鼓起等不平整现象,影响加工,现提出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包边用压合引导装置用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包边用压合引导装置,包括:压边箱,其内部转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压边箱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盖板,且压边箱的上下两端与盖板的内壁固定连接,压边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箱,上箱,其设置于所述压边箱的顶部,所述上箱的内部设置有卷筒,且上箱的内壁与卷筒的两端转动连接,上箱的内部设置有调整部件,所述调整部件的外表面与上箱的内壁固定连接,动力源,其设置于所述压边箱的外表面,所述动力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封边部件,且导电杆的两端与封边部件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压边箱的内部设置有辅助部件,且压边箱的内壁与辅助部件的两端固定连接,压边箱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与压边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的顶部与支撑杆的外表面套接,卡板的底部卡接有压平部件,所述压边箱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引导部件,且压边箱的内壁与引导部件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5]所述调整部件包括外框,通过设置调整部件,可以调整电热膜在包边过程中的张力,所述外框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内筒,且外框的内壁与内筒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内筒的外表面套接有外筒,所述外筒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导向环,且外筒的内壁与导向环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导向环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接触杆,且导向环的外表面与接触杆的内壁相接
触,利用接触杆与导向环之间套接,使得接触杆在沿着导向环的外表面可以轻微偏移,避免导向杆在对电热膜进行支撑时对电热膜的阻力较大,导致电热膜在进入到传送带上时较为困难,避免导向杆对电热膜的摩擦力过大,对电热膜自身造成损伤,所述辅助部件位于压平部件的上方,所述引导部件位于辅助部件的正下方;
[0006]利用调整部件中的两个内筒可以调整外筒在外框中的位置,使得电热膜在从卷筒拉出到传送带上时经过调整部件,且将电热膜从两个外筒之间经过,利用外筒外部设置的接触杆对电热膜起到支撑作用,使得电热膜在移动时可以自由调整其张力,保证了电热膜在进行包边时可以拉紧,避免出现褶皱和鼓起等不平整现象。
[0007]优选的,所述压平部件包括容纳板,通过设置压平部件,可以对进入到传送带上的上下电热膜首先进行压平处理,避免电热膜在进行包边时出现褶皱等情况,所述容纳板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利用压平部件内部设置的容纳腔可以对辊轴上沾附的灰尘进行收集,避免电热膜在进行包边前没有除尘处理,易沾染灰尘影响电热膜生产质量,所述容纳腔的内部对称设置有排放管,利用容纳腔内设置有排放管,避免灰尘从容纳腔中排出,由于排放管底部开口较小,降低了灰尘从容纳腔内进入到排放管的概率,利用剐蹭杆与辊轴之间发生摩擦将灰尘剐蹭掉落,容纳腔的内壁与排放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容纳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杆,且容纳板的两端与固定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辊轴,利用辊轴在电热膜上滚动保证电热膜上出现褶皱时可以抚平其表面,固定杆的外表面与辊轴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容纳板的外表面对称设置有剐蹭杆,由于剐蹭杆自身为橡胶材质,避免剐蹭杆与辊轴之间长时间摩擦,导致辊轴自身的形状发生变化,最终导致辊轴无法对电热膜上的灰尘进行沾附,容纳板的外表面与剐蹭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剐蹭杆的外表面与辊轴的外表面相接触;
[0008]通过压平部件内的辊轴在电热膜表面进行滚动,使得电热膜上沾染的灰尘附着在辊轴上,随着辊轴沿着固定杆的转动,使得辊轴上的灰尘剐蹭掉落,随之进入到排放管中,最终掉落到容纳腔内部,避免电热膜在包边前表面沾染灰尘,影响电热膜的包边质量;
[0009]通过设置剐蹭杆,可以与辊轴之间相对转动,将电热膜表面的灰尘沾附到辊轴上,随后通过辊轴与剐蹭杆之间相互转动,导致灰尘从辊轴表面剐蹭掉落,随之进入到排放管中,最终进入到容纳腔中。
[0010]优选的,所述引导部件包括定位杆,通过设置引导部件,可以对电热膜进行引导,避免电热膜在持续进入到传送带上时发生偏移,所述定位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紧固板,所述紧固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紧固杆,所述紧固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引导板,且紧固杆的外表面与引导板的内壁套接,所述引导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贴合板,所述贴合板的内部套接有履带,所述引导板的外表面卡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框,当电热膜自身宽度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加装辅助框控制引导部件的限位范围,保证了引导板或辅助框与传送带完全贴合,避免电热膜进入到传送带与引导板之间的间隙中,导致间隙对电热膜造成阻力,影响了电热膜的正常传输,所述辅助框的内部套接有从动带,所述定位杆位于引导板的上方,且定位杆的外表面与压边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1]利用引导部件内设置的定位杆和套筒可以控制整个部件的位置,随后利用引导板内设置的履带与传送带贴合,使得传送带在进行转动时带动履带进行转动,使得引导板与
传送带之间完全贴合,导致电热膜从卷筒进入到传送带上时,可以保证在传送时不会发生偏移。
[0012]优选的,所述封边部件包括安装环,通过设置封边部件,可以对电热膜进行包边,所述安装环的外表面卡接有封边环,利用封边环自身为导热材料,保证了封边环对电热膜两端的包边效果,所述封边环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环,且封边环的内壁与加热环的外表面不接触,所述加热环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导电柱,且加热环的内壁与导电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柱靠近安装环轴心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电环;
[0013]利用封边部件上设置的导电环可以对加热环进行传输电力,使得加热环在封边环内部进行加热,使得加热环将温度传导到封边环上,使得封边部件与电热膜进行接触,电热膜在传送带上进行传送时,带动封边部件进行转动,使得封边部件对电热膜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包边用压合引导装置,包括:压边箱(1),其内部转动连接有传送带(3),所述压边箱(1)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盖板(5),且压边箱(1)的上下两端与盖板(5)的内壁固定连接,压边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箱(6);上箱(4),其设置于所述压边箱(1)的顶部,所述上箱(4)的内部设置有卷筒(7),且上箱(4)的内壁与卷筒(7)的两端转动连接,上箱(4)的内部设置有调整部件(9),所述调整部件(9)的外表面与上箱(4)的内壁固定连接;动力源(2),其设置于所述压边箱(1)的外表面,所述动力源(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杆(13),所述导电杆(13)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封边部件(14),且导电杆(13)的两端与封边部件(14)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压边箱(1)的内部设置有辅助部件(15),且压边箱(1)的内壁与辅助部件(15)的两端固定连接,压边箱(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两端与压边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杆(12)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卡板(8),所述卡板(8)的顶部与支撑杆(12)的外表面套接,卡板(8)的底部卡接有压平部件(10),所述压边箱(1)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引导部件(11),且压边箱(1)的内壁与引导部件(11)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部件(9)包括外框(91),所述外框(91)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内筒(94),且外框(91)的内壁与内筒(9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内筒(94)的外表面套接有外筒(93),所述外筒(93)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导向环(95),且外筒(93)的内壁与导向环(95)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导向环(95)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接触杆(92),且导向环(95)的外表面与接触杆(92)的内壁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包边用压合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部件(15)位于压平部件(10)的上方,所述引导部件(11)位于辅助部件(15)的正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包边用压合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平部件(10)包括容纳板(102),所述容纳板(102)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104),所述容纳腔(104)的内部对称设置有排放管(105),且容纳腔(104)的内壁与排放管(10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容纳板(102)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杆(103),且容纳板(102)的两端与固定杆(10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03)的外表面设置有辊轴(101),且固定杆(103)的外表面与辊轴(101)的内壁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包边用压合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板(102)的外表面对称设置有剐蹭杆(106),且容纳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