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渗透的硅烷纳米防水防腐膏体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66015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强渗透的硅烷纳米防水防腐膏体配方,所述强渗透的硅烷纳米防水防腐膏体的组成部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为:长碳链烷基三乙氧基硅烷7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渗透的硅烷纳米防水防腐膏体配方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混凝土防护剂
,具体为一种强渗透的硅烷纳米防水防腐膏体配方。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及其经济性和耐久性,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和民用建筑、桥梁,高速公路,海港工程,地铁,机场跑道,道路、隧道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
[0003]直到几年前,人们还认为混凝土对所有有害的影响因素都具有抗力,但许多混凝土破坏所造成的事故表明,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混凝土容易受到损坏,许多混凝土结构正处于危险之中。
[0004]对混凝土的损害主要涉及到水,水分可导致纯粹的物理破坏,例如,霜冻及解冻而产生的张力,同时水还是传递腐蚀性物质(例如来自海水及道路除冰盐中的氯离子) 导致钢筋腐蚀的有害化学反应的重要媒介。
[0005]混凝土最有效的保护方法,就是防止混凝土与水分及有害物质接触,近年来,硅烷等有机硅产品被认为是最适合这种用途的物质,在砖石建筑保护剂中,有机硅是最突出的一种,这是由于有机硅具有优异的憎水性和耐久性,能长久地抵抗物理、化学以及微生物的破坏,如果正确地选择材料,有机硅可起到长久的保护作用。
[0006]用于保护混凝土的浸渍剂,通常由小分子的硅烷或者硅烷与硅氧烷的混合物组成,可以以不稀释、用有机溶剂稀释或者以水溶液的形式使用,采用这三种方式,得到的都是低粘度的液体,但在使用过程中,其活性组分容易从垂直的表面上流失,在高架桥施工中,这种现象尤其明显,对于高等级混凝土,由于其密实度很高,这些液体与混凝土表面的接触时间极短,往往才几秒中,难以达到有效的渗透,因此市场上迫切的需要一种强渗透的硅烷纳米防水防腐膏体来解决目前产生的问题。
[0007]专利技术专利内容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渗透的硅烷纳米防水防腐膏体配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渗透的硅烷纳米防水防腐膏体配方,所述强渗透的硅烷纳米防水防腐膏体的组成部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为:长碳链烷基三乙氧基硅烷75%

85%、去离子水15%

20%、复合乳化剂1%

3%。
[0008]优选的,所述强渗透的硅烷纳米防水防腐膏体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成部分:长碳链烷基三乙氧基硅烷80份、去离子水18份、复合乳化剂2份。
[0009]一种强渗透的硅烷纳米防水防腐膏体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长碳链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并且将复合乳化剂等份分成两份备用;(2)将去离子水以及其中一份复合乳化剂添加到搅拌器容器中,并且将其充分搅拌得到混合液A,并且将混合液A在特定环境中保存;(3)将长碳链烷基三乙氧基硅烷与剩下的另一份复合乳化剂添加到搅拌器容器中,并且将其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液B,在混合液B制备完成后,将其密封保存;
(4)采用蠕动泵将混合液B抽取到混合液A中,并且在抽取的过程中进行搅拌,混合液B完全抽取到混合液A中时,即可得到混合液C;(5)向混合液C中添加磷酸调节pH值,并且持续搅拌一定时间后膏体形成。
[0010]优选的,所述复合乳化剂由PEG

12

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和PEG

11甲基醚

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混合而成,所述PEG

12

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和PEG

11甲基醚

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成分比例为1:1,所述PEG

12

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HLB值为14.0,所述PEG

11甲基醚

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HLB值为14.5。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混合液A在冰水浴状态下保存,并且在步骤(2)中搅拌器的转速为2500r/min,且持续时间为15min。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搅拌器的转速为2500r/min,并且持续时间为10min。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蠕动泵抽取完混合液B的时间不得超过30min,并且在蠕动泵抽取混合液B的过程中,搅拌器的转速为500r/min,在开始有膏体形成时,将冰水浴及时从混合液A处移除。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所述磷酸的pH调节值为6,所述搅拌器的转速为5500r/min,并且持续时间为10min。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长碳链烷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制备方法如下:S1、向搅拌器中添加1

十碳烯(C10)和Pt

乙烯双封头催化剂,并且搅拌器加热至75

90℃后开始搅拌,并且在搅拌的过程中滴加二乙氧基硅烷(TES);S2、滴加完成后,继续升温至110℃,并且在此温度下反应3小时后终止反应;S3、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点物质后,收集反应液即可得到长碳链烷基三乙氧基硅烷。
[0016]优选的,所述Pt

乙烯双封头催化剂的用量为n(Pt):n(TES)=1.2x10
‑5:1,所述1

十碳烯(C10)和二乙氧基硅烷(TES)的比例为n(C10):n(TES)=0.95:1。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专利采用长碳链烷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基料,并且搭配复合乳化剂,能够使涂设该膏体的混凝土表面与水的接触角提升为129.7
°
以上,吸水率降低量大于91.53%,渗透深度大于3mm,从而满足混凝土的防水防腐需求,并且该膏体,能够与渗透到混凝土内部与暴露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的空气及基底中的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憎水处理层,从而抑制水分进入到混凝土基底中,产生防水、防泛碱,防氯离子,并且该膏体抗紫外线的性能好且具有透气性,可有效防止基材因渗水、日照、酸雨和海水的侵蚀而对混凝土及内部钢筋结构的腐蚀、疏松、剥落、霉变而引发的病变,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专利中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专利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专利保护的范围。
[0019]一种强渗透的硅烷纳米防水防腐膏体配方,强渗透的硅烷纳米防水防腐膏体的组成部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为:长碳链烷基三乙氧基硅烷75%

85%、去离子水15%

20%、复合乳化剂1%

3%;强渗透的硅烷纳米防水防腐膏体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成部分:长碳链烷基三
乙氧基硅烷80份、去离子水18份、复合乳化剂2份,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长碳链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并且将复合乳化剂等份分成两份备用;(2)将去离子水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渗透的硅烷纳米防水防腐膏体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强渗透的硅烷纳米防水防腐膏体的组成部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为:长碳链烷基三乙氧基硅烷75%

85%、去离子水15%

20%、复合乳化剂1%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渗透的硅烷纳米防水防腐膏体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强渗透的硅烷纳米防水防腐膏体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成部分:长碳链烷基三乙氧基硅烷80份、去离子水18份、复合乳化剂2份。3.根据权利要求1

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强渗透的硅烷纳米防水防腐膏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长碳链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并且将复合乳化剂等份分成两份备用;(2)将去离子水以及其中一份复合乳化剂添加到搅拌器容器中,并且将其充分搅拌得到混合液A,并且将混合液A在特定环境中保存;(3)将长碳链烷基三乙氧基硅烷与剩下的另一份复合乳化剂添加到搅拌器容器中,并且将其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液B,在混合液B制备完成后,将其密封保存;(4)采用蠕动泵将混合液B抽取到混合液A中,并且在抽取的过程中进行搅拌,混合液B完全抽取到混合液A中时,即可得到混合液C;(5)向混合液C中添加磷酸调节pH值,并且持续搅拌一定时间后膏体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渗透的硅烷纳米防水防腐膏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乳化剂由PEG

12

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和PEG

11甲基醚

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混合而成,所述PEG

12

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和PEG

11甲基醚

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成分比例为1:1,所述PEG

12

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HLB值为14.0,所述PEG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倩童飞蔡川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涂固安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