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光投射器、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成像
,具体地,涉及一种激光投射器以及具有其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外摄像头常用于日间与夜间的监控,其隐蔽性使得获取最具真实性的影像资料、视频证据或实时监控画面成为可能。
[0003]红外摄像头可以接收的红外线分布为波长830nm
‑
960nm。通常,使用较短波长的红外线可以增强摄像头的图像捕捉能力,但是会产生红暴现象,尤其在夜间,其发出的可视红光会降低摄像头的隐蔽性。而使用较长波长的红外线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但是会牺牲摄像头的清晰度。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激光投射器以及具有其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投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激光光源组件,设置至所述基板,用于发射激光,所述激光包括波长为第一波长的第一激光和波长为第二波长的第二激光,其中所述第一波长不等于所述第二波长,所述激光光源组件包括用于发射所述第一激光的第一发光部和用于发射所述第二激光的第二发光部;衍射组件,用于衍射所述激光形成投射图案,所述衍射组件包括用于衍射所述第一激光的第一衍射光学元件和用于衍射所述第二激光的第二衍射光学元件;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设置至所述基板并连接至所述衍射组件,所述切换组件相对于所述激光光源组件可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和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相对于所述激光光源组件可移动;和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分别耦连至所述衍射组件和所述切换组件,其中,所述控制组件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激光和所述第二激光不同时发射,并且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切换组件移动,以使:当所述激光光源组件发射所述第一激光时,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移动至所述激光的光束路径上,并且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移出所述激光的光束路径;当所述激光光源组件发射所述第二激光时,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移动至所述激光的光束路径上,并且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移出所述激光的光束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一发光部和所述第二发光部不同时发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长与所述第二波长中的一个为840nm至860nm,所述第一波长与所述第二波长中的另一个为930nm至950n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根据用户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发光部和所述第二发光部中的一个发射所述激光;或者所述激光投射器还包括光感传感器,用于感测环境亮度,所述光感传感器耦连至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根据时间信息和/或环境亮度信息控制所述第一发光部和所述第二发光部中的一个发射所述激光。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投射器构造为: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切换组件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沿移动方向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移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位于所述激光的光束路径上,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偏离所述激光的光束路径;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切换组件移动以使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沿所述移动方向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间移动,其中,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位于所述激光的光束路径上,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偏离所述激光的光束路径,其中,所述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激光的光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投射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轴偏离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的光轴不超过5μm;当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光轴偏离所述第二
衍射光学元件的光轴不超过5μ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组件包括承载座,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和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设置至所述承载座,所述切换组件连接至所述承载座,用于使所述承载座沿所述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激光光源组件可移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激光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和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设置至各自的所述承载座,或者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和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设置至同一个所述承载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至所述基板,其中,所述承载座连接至所述支架,并沿所述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支架可移动;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耦连至所述控制组件,所述驱动装置设置至所述支架并相对于所述支架可移动,以驱动所述承载座相对于所述支架移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推拉式电磁铁,所述推拉式电磁铁包括电磁铁主体和牵引杆,所述牵引杆沿所述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磁铁主体可伸缩,其中,所述电磁铁主体设置至所述支架,所述牵引杆连接至所述承载座。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置至所述支架;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并随所述输出轴同步转动;和齿条,所述齿条设置至所述承载座,所述齿条沿所述移动方向延伸,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置至所述支架;同步带轮组件,所述同步带轮组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并随所述输出轴同步转动;和同步带,所述同步带连接至所述承载座并封闭缠绕所述同步带轮组件,其中,所述同步带被驱动沿所述移动方向移动。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投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向件,设置至所述支架,所述第二导向件沿所述移动方向延伸;和第一导向件,设置至所述承载座,所述第一导向件连接至所述第二导向件并沿所述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导向件可移动。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激光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中的一个构造为滑轨,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中的另一个构造为滑槽,所述滑槽容纳所述滑轨。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投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设置至所述支架,其中所述保护盖和所述激光光源组件沿所述光轴的延伸方向分别位于所述衍射组件的两侧。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投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准直镜,所述准直镜设置至
所述支架,并沿所述光轴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激光光源组件和所述衍射组件之间。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激光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轴偏离所述准直镜的光轴不超过5μm,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光轴偏离所述准直镜的光轴不超过5μm。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和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设置至各自的所述承载座,两个所述承载座沿所述激光的光轴方向排列;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置至所述支架;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并随所述输出轴同步转动,所述齿轮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激光的光轴和所述移动方向;和两个齿条,所述两个齿条分别设置至两个所述承载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陈鹏,杨超,宋健,刘金胜,苑京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驭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