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装备部件以及用于制造装备部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994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装备部件(10),所述装备部件包括基体(11)、至少一个第一泡沫层(13)以及覆盖物(18),装备部件(10)设有至少一个音频衬垫装置(30),所述音频衬垫装置具有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的至少一个扬声器装置(12),每个扬声器具有声音出口(22)。特殊之处在于,第一泡沫层(13)具有开口(14),所述开口沿声音出口(22)的中心轴线(m)延伸,使得声音能够穿过开口(14)沿朝向覆盖物(18)方向(x1)延续,声音穿透的支撑层(16)遮盖开口(14),并且沿声音传播的方向(x1)在支撑层(16)之后设置第二泡沫层(17),所述第二泡沫层跨过开口(14)。(14)。(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装备部件以及用于制造装备部件的方法


[0001]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具有音频衬垫装置的装备部件。这样的装备部件例如是头靠、扶手或中控台。

技术介绍

[0002]头靠例如具有基体,所述基体借助保持装置可紧固在车辆座椅的靠背结构上。在所谓的整体座椅中,基体不可松脱地与靠背结构连接。基体配设有泡沫,所述泡沫例如可以由装配在基体上的泡沫件形成。泡沫配设有护罩,所述护罩例如可以由织物或由皮革形成。在现有技术中,扬声器已经集成到这样的头靠中。
[0003]由DE 198 40 444 A1例如已知一种头靠,所述头靠具有包括中间区域的前侧,所述中间区域适合于用作对座椅乘员的头部的支撑件,并且所述中间区域被两个扬声器围绕,所述两个扬声器齐平地装入到前侧中。
[0004]该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为了避免损坏扬声器,扬声器的出口被格栅遮盖,所述格栅防止对扬声器的接近作为防止损坏的保护。因此,头靠的配设有格栅的区域无法用作贴靠面。此外,例如在发生事故时,格栅构成受伤风险。在外观方面,该现有技术也存在缺点,因为所述格栅限制设计自由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设有扬声器的车辆装备部件,但是能够贴靠所有衬垫区域并且在安全方面得以改进。此外,车辆装备部件应在外观方面得以改进。
[0006]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装备部件实现。
[0007]装备部件确定用于车辆,可以涉及陆地、空中或水上车辆。
[0008]所述装备部件包括基体。基体例如可以由塑料件或板材件形成。基座尤其是由头靠的头箱或至少一个紧固在其上的翼部形成。
[0009]所述装备部件具有至少一个扬声器装置,其中,每个扬声器装置配设有至少一个扬声器,所述至少一个扬声器分别包括声音出口。所述扬声器装置例如保持在基体部件上或者备选地由泡沫保持。例如这样紧固扬声器装置,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扬声器的声音出口朝衬垫侧、尤其是朝车辆座椅的乘员定向。声音出口侧例如仅以小的高度突出于基体。
[0010]所述基体配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泡沫层。第一泡沫层配设有遮盖第一泡沫层的覆盖物。第一泡沫层设置用于为车辆乘员提供可弹性变形的贴靠,从而在装备部件例如是头靠的情况下,车辆乘员在碰撞到装备部件时被缓冲。第一泡沫层例如可以由泡沫件形成,所述泡沫件安装到基体部件上或者例如备选地以现场方法制造,其中,将基体部件置入模具中并且将第一泡沫层发泡到基体部件上。
[0011]在声音出口之前,开口在第一泡沫层中沿平行于声音传播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在每个声音出口之前,在第一泡沫层中构成开口。所述开口设置用于声音的无阻碍的通过,从而声音不被第一泡沫层吸收。
[0012]至少部分遮盖所述开口地设置声音穿透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例如具有高强度,从而当座椅乘员在扬声器区域中倚靠在车辆装备部件上或支撑在车辆装备部件上时,所述支撑层不断裂。一方面,所述支撑层具有防止接近扬声器和因此保护扬声器以防损坏的功能。此外,所述支撑层具有支撑功能。按照这种方式,如以下更详细阐述的那样,防止:覆盖物由于座椅乘员的倚靠而被压入到开口中并且所述开口能被座椅乘员察觉到。
[0013]沿声音扩展方向在支撑层(例如织物)之后,设置有遮盖开口的第二泡沫层。所述泡沫层是声音穿透的并且在开口的区域中确保座椅乘员的可弹性变形的贴靠的舒适度。织物支撑第二泡沫层,从而所述第二泡沫层不会被压入到开口中。因此,座椅乘员不会察觉到在衬垫的包括开口的区域与装备部件的邻接于开口的衬垫区域之间的差异。尽管如此,由于声音穿透的织物和声音穿透的第二泡沫层,对于声波能良好地通过开口区域。
[0014]第一泡沫层、第二泡沫层和支撑层例如由多个部件形成。
[0015]为了使覆盖物在开口的区域中也不吸收扬声器装置的声音,这样构造覆盖物,使得声音可以通过所述覆盖物。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1的特征组合的优点在于,所述装备部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扬声器的至少一个扬声器装置,但是所述扬声器对于座椅乘员来说不损害舒适度地隐藏在衬垫中。座椅乘员可以倚靠或者支撑在衬垫上,并且没有损害扬声器的危险。另一方面,不存在由于座椅乘员的贴靠和由此引起的衬垫变形而损坏扬声器的危险。设置在第一衬垫层中的用于无阻碍的声音扩展的开口对于座椅乘员来说是不可察觉的。此外,对车辆装备部件的设计不受扬声器开口干扰。
[0017]“声音穿透”在本专利技术的意义中意味着,从扬声器输出的声音能够基本上无损失地通过声音穿透的材料。
[0018]支撑层例如由织物和/或格栅形成。所述织物例如具有高强度。
[0019]所述支撑层这样相对于第一泡沫层设置,使得所述支撑层至少部分地遮盖用于声音传播的开口。所述支撑层例如完全遮盖开口。
[0020]所述支撑层例如紧固在第一泡沫层上。所述紧固例如可以通过粘接或借助于合适的另外的紧固方法实现。
[0021]声音穿透的支撑层例如被发泡到第一泡沫层中。按照这种方式,无需单独地紧固支撑层。在制造第一泡沫层时,所述支撑层例如这样设置在模具中,使得所述支撑层跨过开口。
[0022]所述开口的直径例如大于声音出口的直径。在这种情况下,直径是恒定的。考虑声音传播的形状,通过使开口具有相对于声音出口的直径更大的直径。根据一种备选方案,开口的直径随着距声音出口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0023]第二泡沫层例如紧固在第一泡沫层上。第二泡沫层例如与第一泡沫层粘接或焊接。
[0024]第二泡沫层例如这样设置,使得第一泡沫层的外表面与第二泡沫层的外表面齐平。于是,第一泡沫层与第二泡沫层之间的过渡对于座椅乘员来说是不可识别或不可察觉的。
[0025]第二泡沫层的区域例如紧固在第一泡沫层的底座(Sitz)中。所述底座例如由第一泡沫层的留空部形成。如果第二泡沫层由泡沫件形成,则例如可以将泡沫件的边缘区域插
入到底座、尤其是留空部中,其中,泡沫件的其他区域遮盖开口。所述紧固例如可以通过粘接实现。但是备选地,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紧固方法来连接第一泡沫层和第二泡沫层。
[0026]覆盖物例如由纺织物、皮革或人造革形成。纺织物具有如下优点,即,所述纺织物可以由声音穿透的材料形成。纺织物例如总体上是声音穿透的或在开口的区域中具有声音穿透的嵌件。在皮革或人造革的情况下,例如通过在覆盖物中构成开口来实现声音穿透性,从而声音可以通过开口。
[0027]第一泡沫层例如由聚氨酯泡沫形成。聚氨酯泡沫通常用于车辆装备部件的衬垫。
[0028]所述装备部件例如由车辆的车辆座椅、头靠或中控台形成。
[0029]根据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用于车辆的具有音频衬垫装置的装备部件的方法。
[0030]这种方法由公开的预先使用已知。在头靠的翼部中,将扬声器装入到衬垫的留空部中,所述留空部具有跨过留空部的边缘区域的护板。
[003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音频衬垫装置的方法,其中,能实现在所有衬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车辆的装备部件(10),所述装备部件包括基体(11)、至少一个第一泡沫层(13)以及覆盖物(18),所述装备部件(10)配设有至少一个音频衬垫装置(30),所述音频衬垫装置(30)具有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32)的至少一个扬声器装置(12),每个扬声器(32)具有声音出口(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泡沫层(13)具有开口(14),所述开口沿声音出口(22)的中心轴线(m)延伸,使得声音能够穿过开口(14)沿朝向覆盖物(18)的方向(x1)延续,声音穿透的支撑层(16)遮盖开口(14),并且沿声音传播的方向(x1)在支撑层(16)之后设置有第二泡沫层(17),所述第二泡沫层跨过开口(14)。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备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16)由织物(16)和/或格栅形成。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备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16)紧固在第一泡沫层(13)上。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备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16)被发泡到第一泡沫层(13)中。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备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4)的直径大于声音出口(22)的直径,或者所述开口(14)的直径随着距扬声器的声音出口(22)的距离(I)的增加而增大。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备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泡沫层(17)紧固在第一泡沫层(13)上。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格瑞玛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