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缩回水翼的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991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包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可缩回水翼的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其包括船体和借助包括支柱的水翼保持装置安装到船体的水翼(hydrofoil)。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将水翼安装到船的船体的支柱。

技术介绍

[0002]水翼船可以提供节能型的海上运输。然而,这种船的缺点是水翼和保持水翼的结构在撞击海床或漂浮物体时容易损坏。
[0003]WO2020056530A2公开了水翼船的水翼,其被折叠起来以被保护免受与漂浮物体或海床的碰撞。然而,用于提供这种可折叠性的致动器和联动装置增加了船的复杂性,并因此增加了它们的成本。在用于可折叠性的联动装置位于水面下方的情况下,它还会增加拖拽力,并因此降低船的能量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翼船,在该水翼船中保护水翼免受损坏,同时保持船的能量效率。
[0005]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的船来实现该目的。因此,使用一种船来实现该目的,该船包括:
[0006]船体,
[0007]水翼,该水翼借助包括支柱的水翼保持装置安装到船体,
[0008]其中船包括支柱调节装置,其被配置成,将支柱从延伸位置缩回到缩回位置以便将水翼从展开位置移动到约束位置,和/或将支柱锁定在延伸位置和/或缩回位置,
[0009]其中支柱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形成导缘和钝后缘的流体动力部,其中支柱调节装置的遮蔽部被定位和/或被配置以定位成,使得遮蔽部在支柱的纵向方向上的延伸部(extension)位于钝后缘在支柱的纵向方向上的延伸部内,并且使得遮蔽部位于当沿船的笔直向前行进方向观察时钝后缘的后方,和/或位于流体动力部中的一个或多个腔中,该一个或多个腔从钝后缘延伸。
[0010]船可以是各种不同的类型。例如,船可以是动力船,游船,或用于商业运营的船、诸如承载乘客和/或货物,或监视或服务的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船可以是军用船。
[0011]支柱调节装置可以被配置成将支柱从延伸位置缩回到缩回位置。替选地或附加地,支柱调节装置可以被配置成将支柱锁定在延伸位置。替选地或附加地,支柱调节装置可以被配置成将支柱锁定在缩回位置。
[0012]支柱可以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从船体向下延伸。如在支柱的横向截面中所见,由流体动力部形成的导缘可以是倒圆的。然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流体动力部形成的导缘可以是尖的。
[0013]支柱调节装置可以包括固定到支柱的第一致动设备和与第一致动设备接合或适于与其接合的第二致动设备。支柱调节装置还可以包括驱动设备,该驱动设备适于将力施
加到第二致动设备,以便第二致动设备将力施加到第一致动设备,从而移动第一致动设备,由此移动支柱。支柱调节装置的遮蔽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致动设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柱调节装置的遮蔽部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致动设备,或者第二致动设备的一部分。
[0014]遮蔽部可以由支柱调节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形成。遮蔽部可以位于钝后缘的沿着支柱的延伸部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柱调节装置的遮蔽部被定位和/或被配置以定位成,位于当沿船的笔直向前行进方向观察时钝后缘的后方。
[001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遮蔽部被定位成和/或被配置以定位成,位于流体动力部中的一个或多个腔中,该一个或多个腔从钝后缘延伸。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腔从钝后缘沿船的笔直向前行进方向延伸。由此,当沿船的笔直向前行进方向观察时,支柱调节装置的遮蔽部可以位于钝后缘的前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腔可以由在支柱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凹槽形成。
[0016]支柱调节装置的遮蔽部或其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可以在支柱的缩回位置从钝后缘的后方的位置和/或从流体动力部中的一个或多个腔离开。
[0017]例如,如以下示例所述,支柱调节装置的遮蔽部可以包括诸如绳索或金属丝的长柔性元件的一部分,其在缩回支柱位置卷起在绞盘上。然而,在延伸支柱位置,长柔性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被定位成,位于当沿船的笔直向前行进方向观察时钝后缘的后方,和/或位于流体动力部中的一个或多个腔中,该一个或多个腔从钝后缘延伸。由此,长柔性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以定位成,当沿船的笔直向前行进方向观察时位于钝后缘的后方,和/或位于流体动力部中的一个或多个腔中,该一个或多个腔从钝后缘延伸。
[0018]因此,支柱调节装置的遮蔽部可以被配置以定位成,当支柱处于延伸位置时位于当沿船的笔直向前行进方向观察时钝后缘的后方,和/或位于流体动力部的一个或多个腔中,该一个或多个腔从钝后缘延伸。
[0019]由流体动力部形成的钝后缘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表面形成,该表面在支柱的横向截面中相对于流体动力部的弦线形成一个或多个为60

120度、优选70

110度的角度。例如,形成钝后缘的一个或多个表面可以垂直于流体动力部的弦线。形成钝后缘的一个或多个表面可以沿着支柱延伸。弦线可以与流体动力部的对称线重合。弦线可以从导缘延伸到钝后缘的中点。优选地,如在支柱的横向截面中所见,形成钝后缘的一个或多个表面是直的。替选地,形成钝后缘的一个或多个表面可以是弯曲的。
[0020]优选地,如在支柱的横向截面中所见,形成钝后缘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与流体动力部的相应的侧表面形成拐角。拐角可以由相对彼此成70

110度角度取向的表面形成。拐角可以具有小半径,例如小于钝后缘的宽度的1/10。由此,拐角可能是生硬的。由此,在拐角处会提供经过流体动力部的侧表面的水流的分离。由此,如下所述,将在钝后缘的后方产生腔。
[0021]遮蔽部被定位成和/或被配置以定位成,位于钝后缘沿着支柱的延伸部内。即,遮蔽部被定位和/或被配置以定位成,位于钝后缘沿支柱的纵向方向的延伸部内。因此,当船笔直向前行进时,支柱调节装置的遮蔽部的竖直延伸部可以位于钝后缘的竖直延伸部内。
[0022]优选地,当船在水翼模式下在静水上笔直行进时,支柱调节装置的遮蔽部的至少一部分被定位成位于水面下方。由此,当船在水翼模式下在静水上笔直行进时,遮蔽部的一部分可以被定位成位于水面的上方。
[0023]优选地,支柱调节装置的遮蔽部横向于流体动力部的弦线并且横向于支柱的纵向轴线地延伸得或者被配置成横向于流体动力部的弦线并且横向于支柱的纵向轴线地延伸得不比钝后缘在横向于弦线的方向上并且横向于支柱纵向轴线的延伸部距弦线更远。由此,支柱调节装置的遮蔽部可以位于由钝后缘形成的一个或多个表面的延伸部内,该延伸部横向于流体动力部的弦线。由此,在钝后缘的宽度方向上,支柱调节装置的遮蔽部并不比钝后缘延伸得更远。因此,遮蔽部位于支柱的侧向延伸部内。
[0024]如从上面所理解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沿着弦线从后缘朝向导缘的方向上观察时支柱调节装置的遮蔽部位于或被配置成位于钝后缘的后方。优选地,支柱调节装置的遮蔽部完全地位于或被配置成位于距钝后缘的最大距离内,该最大距离为流体动力部的沿着流体动力部的弦线的延伸部的300%、优选地200%、优选地100%、优选地50%、优选地30%、优选地20%。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包括:

船体(2),

水翼(301、601),所述水翼借助包括支柱(3021、503)的水翼保持装置(302)安装到所述船体(2),

其中所述船包括支柱调节装置(310、510),所述支柱调节装置被配置成,将所述支柱(3021、503)从延伸位置缩回到缩回位置以便将所述水翼(301、601)从展开位置移动到约束位置,和/或将所述支柱锁定在所述延伸位置和/或所述缩回位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柱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形成导缘(5036)和钝后缘(5037)的流体动力部,其中所述支柱调节装置的遮蔽部(5101

、5104、5108)被定位成和/或被配置以定位成,使得所述遮蔽部在所述支柱的纵向方向上的延伸部位于所述钝后缘在所述支柱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延伸部内,并且使得所述遮蔽部位于当沿所述船的笔直向前行进方向看时所述钝后缘的后方,和/或位于在所述流体动力部中的一个或多个腔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腔(5111)从所述钝后缘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其中所述支柱调节装置的所述遮蔽部(5101

、5104、5108)横向于所述流体动力部的弦线(CL)地延伸得或者被配置成横向于所述流体动力部的弦线地延伸得不比所述钝后缘(5037)在横向于所述弦线的方向上的延伸部(TE)距所述弦线远。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船,其中所述支柱调节装置(310、510)的所述遮蔽部(5101

、5104、5108)完全位于或被配置成完全位于距所述钝后缘(5037)的最大距离(MD)内,所述最大距离为所述流体动力部的沿着所述流体动力部的所述弦线的所述延伸部的300%、优选地200%、优选地100%、优选地50%、优选地30%、优选地20%。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船,其中所述支柱调节装置的被配置成当所述船在水翼模式下行进时位于水面以下的所有部件位于当沿所述船的笔直向前行进方向观察时所述钝后缘的后方,和/或位于所述流体动力部中的一个或多个腔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腔从所述钝后缘延伸。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船,其中所述船包括螺旋桨装置(5011、5012),所述螺旋桨装置安装到所述支柱,其中,当所述船静止漂浮时,所述钝后缘终止于由所述螺旋桨装置形成的螺旋桨盘的竖直延伸部的上方。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船,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
申请(专利权)人:坎德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