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风叶片驱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987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扫风叶片驱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装置、驱动件、若干传动件和压盖,驱动件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件与若干传动件之间通过皮带传动,传动件卡装设置在出风框的第二卡槽上,压盖与出风框配合连接,并将传动件可转动地限制在第二卡槽上,传动件与扫风叶片的一端配合连接,压盖与出风框之间形成容纳腔,容纳腔至少用于容纳驱动件和传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压盖及出风框的配合设置将传动件限位,再通过皮带带动传动件运动,传动件带动与其配合连接的扫风叶片运动,保证了空调器扫风叶片的平稳运行,再通过压盖上皮带压紧组件的设置,保证了皮带的张力,有利于驱动结构的检查或维修。有利于驱动结构的检查或维修。有利于驱动结构的检查或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扫风叶片驱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扫风叶片驱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空调器用于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使其达到适宜用户居住的温度,并能够让用户有舒适的体验。为了调节出风方向,空调器中通常设置有扫风叶片及其驱动结构,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扫风叶片运动,以改变出风方向。在空调器装配过程中,扫风叶片驱动结构的零件累计公差较大,存在扫风叶片运动卡顿,甚至卡死的情况,影响用户使用体验,不利于产品推广,同时,现有技术中扫风叶片驱动结构不易拆卸,不利于其检查或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扫风叶片驱动结构的零件累计公差较大,存在扫风叶片运动卡顿,甚至卡死的情况,影响用户使用体验,此外,现有技术中扫风叶片驱动结构不易拆卸,不利于其检查或维修。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扫风叶片驱动结构,包括驱动装置、驱动件、若干传动件和压盖,所述驱动件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件与若干传动件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所述传动件卡装设置在出风框的第二卡槽上,所述压盖与出风框配合连接,并将所述传动件可转动地限制在第二卡槽上,所述传动件与扫风叶片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压盖与出风框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至少用于容纳驱动件和传动件。
[0005]在上述设置中,驱动装置带动驱动件运动,所述驱动件通过皮带带动传动件运动,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扫风叶片运动,实现了所述扫风叶片的驱动,由于采用皮带传动,其传动过程稳定顺畅,且由于皮带的缓冲吸震作用,所述驱动结构的运行噪声也较小,当驱动装置转过最大行程后,皮带与传动件之间会打滑,从而对较为薄弱的驱动装置及其他部件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所述压盖的设置,一方面将所述传动件限制在第二卡槽内,在避免其移动的同时完成了对扫风叶片的限位,另一方面对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件、传动件形成的驱动组件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还可以避免外部的冷凝水对驱动组件造成影响,保证了其顺利运行。
[0006]进一步的,在所述压盖上设置有皮带压紧组件,所述皮带压紧组件用于将皮带压紧。
[0007]所述皮带压紧组件的设置使得所述皮带处于张紧状态,避免皮带过松出现打滑、传动不到位以及影响皮带使用寿命的情况,保证了所述驱动结构的运行可靠性。此外,将所述皮带压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压盖上,更有利于所述驱动结构的检查或维修,当需要对驱动组件或者皮带压紧组件进行检查或者维修更换时,拆下压盖的同时也将皮带压紧组件拆下,此时可以进行驱动结构中全部零部件的检查和维修更换,且皮带压紧组件被拆下的同时取消了对所述皮带的压紧配合,使得皮带处于松弛状态,从而更容易对其进行拆卸或更
换。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皮带压紧组件包括压紧轮轴、压紧轮和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将压紧轮轴与压盖固定连接,所述压紧轮可转动地套设在压紧轮轴上。
[0009]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压紧轮与皮带压接,将皮带压紧,从而保证皮带的运行可靠性;所述压紧轮可转动地套设在压紧轮轴上的设置,使得所述压紧轮在将皮带压紧的情况下,也随着皮带的传动而转动,保证了皮带的顺利运行。
[0010]进一步的,所述压紧轮轴包括轴端和轮轴,所述压紧轮套设在所述轮轴上,在所述轮轴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与紧固件固定连接。
[0011]该设置使得所述皮带压紧组件与所述压盖可通过预装成为一个部件,方便其安装或拆卸,提高了所述驱动结构的检查或者维修效率。
[0012]进一步的,在每两个传动件之间设置一个皮带压紧组件。
[0013]该设置能够保证驱动结构中的传动件与皮带均处于良好的张紧接触状态,从而保证皮带与各个传动件之间形成有效传动,保证扫风叶片的运行一致性。
[0014]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在所述驱动轮上设置有第一皮带槽,所述第一皮带槽用于容纳皮带。
[0015]所述第一皮带槽的设置对所述皮带形成限位,避免其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位移,保证了所述驱动结构的顺利运行。
[0016]进一步的,所述传动件包括传动轮,在所述传动轮上设置有第二皮带槽和卡接槽,所述第二皮带槽用于容纳皮带,所述卡接槽用于与所述第二卡槽配合装配。
[0017]所述第二卡槽、第三卡槽为圆弧形槽以及卡接槽底部圆柱状结构的设置,使得所述传动轮与所述出风框、压盖配合装配之后仍然可以转动,从而保证了所述驱动结构的顺利运行;所述第二皮带槽的设置对所述皮带形成限位,其与所述第一皮带槽配合设置皮带,可避免皮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位移,保证了所述驱动结构的顺利运行。
[0018]进一步的,在所述传动轮与所述扫风叶片之间设置有插接结构,所述传动轮与所述扫风叶片通过插接结构连接。
[0019]所述第二插槽为扁口槽,所述第二插接柱为扁头柱状结构,两者连接后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在所述传动轮转动时,所述扫风叶片随之转动,保证了所述驱动结构的传动效果。
[0020]进一步的,在所述压盖的第一端与所述出风框之间设置有插接结构,所述插接结构用于所述压盖第一端与所述出风框的插接连接,在所述压盖的第二端与所述出风框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结构,所述固定连接结构用于所述压盖与所述出风框的固定连接,在所述压盖与所述出风框之间还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设置在所述插接结构和固定连接结构之间。
[0021]该设置中,第一端的插接连接之后不需要再进行固定,节省了装配时间,另外,第一端的插接连接也对所述压盖起到了定位的作用,有利于所述固定结构的对齐,节省了对齐的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所述卡接结构可以有效地加强插接连接的可靠性,避免其脱出,保证所述压盖装配的稳定性。
[002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扫风叶片驱动结构,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在所述室内机上设置有出风框,所述驱动结构设置在出风框上。
[0023]所述空调器与上述的扫风叶片驱动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2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扫风叶片驱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具有以下优势:
[0025]本技术通过压盖及出风框的配合设置将传动件限位,再通过皮带带动传动件运动,传动件带动与其配合连接的扫风叶片运动,保证了空调器扫风叶片的平稳运行,再通过压盖上皮带压紧组件的设置,保证了皮带的张力,一方面有利于扫风叶片的顺利运动,另一方面有利于驱动结构的检查或维修。本技术结构简单,装配简单便捷,不会出现扫风叶片运动卡顿、卡死的情况,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驱动结构与出风框配合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驱动结构与出风框配合装配并取下压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出风框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风叶片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7)、驱动件、若干传动件和压盖(2),所述驱动件与驱动装置(7)连接,所述驱动件与若干传动件之间通过皮带(6)传动,所述传动件卡装设置在出风框(1)的第二卡槽(14)上,所述压盖(2)与出风框(1)配合连接,并将所述传动件可转动地限制在第二卡槽(14)上,所述传动件与扫风叶片(3)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压盖(2)与出风框(1)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至少用于容纳驱动件和传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风叶片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盖(2)上设置有皮带压紧组件(21),所述皮带压紧组件(21)用于将皮带(6)压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风叶片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压紧组件(21)包括压紧轮轴(211)、压紧轮(212)和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将压紧轮轴(211)与压盖(2)固定连接,所述压紧轮(212)可转动地套设在压紧轮轴(211)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风叶片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轮轴(211)包括轴端和轮轴,所述压紧轮(212)套设在所述轮轴上,在所述轮轴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与紧固件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风叶片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两个传动件之间设置一个皮带压紧组件(2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风叶片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轮(4),所述驱动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波张坤鹏李颂勤杨方强兵罗曾友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