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锦添专利>正文

助食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9802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助食碗,包括有本体;该本体具有一用于放置饭菜的容置腔;容置腔的开口周缘向外延伸出有围边;该围边的表面为朝向容置腔倾斜延伸以便于液体流入容置腔的倾斜面,且该容置腔的内侧壁形成有便于勺子舀食物的凹腔。通过在容置腔的开口周缘向外延伸出有围边,围边的表面为朝向容置腔倾斜延伸以便于液体流入容置腔的倾斜面,当汤汁滴在围边上时,汤汁很容易就沿围边流回碗中,再配合容置腔的内侧壁形成有凹腔,有利于患者用勺子舀食物。物。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助食碗


[0001]本技术涉及餐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助食碗。

技术介绍

[0002]餐具,指用餐时直接接触食物的非可食性工具,用于辅助食物分发或摄取食物的器皿和用具。市场上还出现了许多一次性的餐具,这种餐具对环境不好,也有一些可降解材料制作的餐具。餐具包括成套的,有金属器具、陶瓷餐具、茶具酒器、玻璃器皿、纸制器具、塑料器具以及五花八门、用途各异的各种容器类工具(如碗、碟、杯、壶等)和手持用具(如筷、刀、叉、勺、吸管、签棒等)及等用具。目前,使用最频繁、最广泛的是碗,公知传统的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用于盛饭和盛汤水等食物。
[0003]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机能逐年下滑,最为常见的是手脚不灵活,用餐时不能对自身的双手进行很好的控制,另外,一些受疾病困扰的病人也会比较虚弱、无力,在用餐时同样不能对自身的双手进行很好的控制,用餐时,容易将汤汁滴落在碗外,弄脏周边环境。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碗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碗,其具有向上倾斜结构的围边,汤汁滴在围边上,汤汁容易沿围边流回碗中。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助食碗,包括有本体;该本体具有一用于放置饭菜的容置腔;容置腔的开口周缘向外延伸出有围边;该围边的表面为朝向容置腔倾斜延伸以便于液体流入容置腔的倾斜面,且该容置腔的内侧壁形成有便于勺子舀食物的凹腔。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围边的一侧延伸出有手持部。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腔位于手持部的侧旁下方。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嵌设防滑垫的嵌槽。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体的底部凸设有环形凸部,该环形凸部围构形成有空腔,该嵌槽开设于环形凸部的底面。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嵌槽为四个,四个嵌槽均等间隔排布在环形凸部的底面上。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13]通过在容置腔的开口周缘向外延伸出有围边,围边的表面为朝向容置腔倾斜延伸以便于液体流入容置腔的倾斜面,当汤汁滴在围边上时,汤汁很容易就沿围边流回碗中,再配合容置腔的内侧壁形成有凹腔,有利于患者用勺子舀食物。
[0014]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仰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0018]附图标识说明:
[0019]10、本体
ꢀꢀꢀꢀꢀꢀꢀꢀꢀꢀꢀꢀꢀ
101、容置腔
[0020]102、凹腔
ꢀꢀꢀꢀꢀꢀꢀꢀꢀꢀꢀꢀ
103、空腔
[0021]11、围边
ꢀꢀꢀꢀꢀꢀꢀꢀꢀꢀꢀꢀꢀ
12、手持部
[0022]13、嵌槽
ꢀꢀꢀꢀꢀꢀꢀꢀꢀꢀꢀꢀꢀ
14、环形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本体10。
[0024]该本体10具有一用于放置饭菜的容置腔101;容置腔101的开口周缘向外延伸出有围边11;该围边11的表面为朝向容置腔101倾斜延伸以便于液体流入容置腔101的倾斜面,且该容置腔101的内侧壁形成有便于勺子舀食物的凹腔102;在本实施例中,该围边11的一侧延伸出有手持部12,该凹腔102位于手持部12的侧旁下方;另外,该本体10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嵌设防滑垫的嵌槽13;该本体10的底部凸设有环形凸部14,该环形凸部14围构形成有空腔103,空腔103的设置减少本体10与桌面的接触面积,降低本体10的散热效率,尽可能为本体10内的饭菜提供更好的保温作用,该嵌槽13开设于环形凸部14的底面,该嵌槽13为四个,四个嵌槽13均等间隔排布在环形凸部14的底面上。
[0025]详述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0026]首先,将食物放置在容置腔101中,然后,用户一手拿着手持部12,另一手用勺子舀食物,为便于将食物舀起,用户可以在凹腔102 的位置进行舀食物。
[0027]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在容置腔的开口周缘向外延伸出有围边,围边的表面为朝向容置腔倾斜延伸以便于液体流入容置腔的倾斜面,当汤汁滴在围边上时,汤汁很容易就沿围边流回碗中,再配合容置腔的内侧壁形成有凹腔,有利于患者用勺子舀食物。
[0028]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食碗,包括有本体;该本体具有一用于放置饭菜的容置腔;容置腔的开口周缘向外延伸出有围边;其特征在于:该围边的表面为朝向容置腔倾斜延伸以便于液体流入容置腔的倾斜面,且该容置腔的内侧壁形成有便于勺子舀食物的凹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食碗,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边的一侧延伸出有手持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食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位于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锦添
申请(专利权)人:杨锦添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