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976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转向柱具有调节单元,转向主轴安装在调节单元中,调节单元具有外护套,外护套紧固至承载单元且夹持至内护套,外护套具有管状本体和两个侧板,管状本体具有夹持槽,侧板在夹持槽两侧彼此相对且平行于纵向轴线延伸,侧板连接至管状本体并且具有与管状本体间隔开且沿纵向方向延伸的长形孔,夹持装置的夹持螺栓被导引穿过两个长形孔和承载单元的至少一个开口,经由夹持螺栓施加使侧板相对于彼此加载的夹持力。每个侧板具有外部区域和内部区域,外部区域从管状本体远离轴线自由突出且包括长形孔,内部区域在轴线附近固定至管状本体,支承元件在长形孔与内部区域之间连接至侧板且在夹持槽的边缘区域中连接至管状本体。域中连接至管状本体。域中连接至管状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该转向柱具有调节单元,转向主轴以绕纵向轴线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调节单元中,并且调节单元具有外护套,外护套能够以可调节的方式紧固至承载单元并且外护套能够夹持至可套叠伸缩调节的内护套,其中,外护套具有管状本体和两个侧板,管状本体具有至少在一些部分中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夹持槽,两个侧板相对于纵向轴线在夹持槽的两侧彼此相对并且平行于纵向轴线延伸,所述两个侧板连接至管状本体并且在每种情况下具有长形孔,长形孔与管状本体间隔开并且沿纵向方向延伸,其中,夹持装置的夹持螺栓被导引穿过两个长形孔和承载单元的至少一个开口,并且能够经由夹持螺栓施加使侧板相对于彼此加载的夹持力。

技术介绍

[0002]用于使方向盘位置适应机动车辆的驾驶员的就座位置的纵向可调节转向柱是已知的,其中,附接至转向主轴的后端部的方向盘能够在车辆内部沿纵向方向、即转向柱纵向轴线的方向定位。
[0003]转向主轴以绕纵向轴线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调节单元中。调节单元包括内护套,该内护套也被称为内部护套管或内护套管。内护套沿纵向方向以可套叠伸缩调节的方式接纳在外护套中,该外护套也被称为外部护套管、外护套管或导引盒。外护套由附接至车身的承载单元保持,并且为了进行纵向调节,外护套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相对于承载单元沿纵向方向进行调节。为了进行调节单元的可选的竖向调节,外护套还能够相对于承载单元沿横向于纵向方向的竖向方向进行调节。
[0004]在例如在EP 3 315 381 A1中公开的通用转向柱中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也被称为紧固装置并且能够选择性地移动到用于驱动模式的固定位置中或者移动到用于进行调节的释放位置中。在释放位置中,内护套能够在外护套中以套叠伸缩的方式移位,并且在固定位置中,内护套以可释放的方式夹持至外护套。内护套沿行进方向纵向地支承在前部,从驾驶员位置观察,支承在车身的底部,并且因此内护套也被称为前护套或下护套。在调节期间能够相对于承载单元纵向移位的外护套也相应地被称为后护套或上护套。
[0005]外护套具有管状本体,该管状本体具有在局部部分上纵向延伸的夹持槽,夹持装置作用在夹持槽的边缘区域上以便沿周缘方向施加夹持力,该夹持力将夹持槽拉在一起以用于固定,使得管状本体的内部横截面变窄并且内护套被夹持在其中。夹持力经由侧板被引入到管状本体中,侧板在夹持槽的两侧附接在管状本体的相对侧上并且平行于纵向轴线延伸。安装在承载单元中并且相对于纵向方向固定的夹持螺栓穿透在周缘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侧板中的纵向定向的长形孔。
[0006]为了进行纵向调节,当夹持装置被释放时,外护套可以相对于内护套以及相对于承载单元沿纵向轴线的方向移位。在这种情况下,沿纵向方向紧固在承载单元中的夹持螺栓沿着长形孔移动。
[0007]当夹持装置被致动以用于固定时,夹持螺栓经由提升装置施加使两个侧板相对于
彼此加载的夹持力,使得夹持槽被拉在一起并且内护套固定地夹持在管状本体中。同时,夹持螺栓还可以穿透承载单元的侧臂,外护套被接纳在侧臂之间。由于施加在固定位置中的夹持力,侧臂抵靠侧板被夹持成使得外护套以可释放的方式固定至承载单元。
[0008]在前述的现有技术中,两个侧板构造在敞开的型材部件上,该型材部件在其远离管状本体的外部面上闭合,其边缘在夹持槽的两侧连接至管状本体。已经显示出的缺点是,有效地传递至管状本体以用于固定的夹持力随着纵向方向上的调节位置而变化,这与夹持螺栓在长形孔中的不同纵向位置相关联。
[0009]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允许更独立于调节位置的夹持力的更均匀的传递。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具有一个方面的特征的转向柱来实现。有利的改进方案体现在从属方面中。
[0011]在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中,转向柱具有调节单元,转向主轴以绕纵向轴线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调节单元中,并且调节单元具有外护套,外护套能够以可调节的方式紧固至承载单元并且外护套能够夹持至可套叠伸缩调节的内护套,其中,外护套具有管状本体和两个侧板,管状本体具有至少在一些部分中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夹持槽,两个侧板相对于纵向轴线在夹持槽的两侧彼此相对并且平行于纵向轴线延伸,所述两个侧板连接至管状本体并且在每种情况下具有长形孔,长形孔与管状本体间隔开并且沿纵向方向延伸,其中,夹持装置的夹持螺栓被导引穿过两个长形孔和承载单元的至少一个开口,并且可以经由夹持螺栓施加使侧板相对于彼此加载的夹持力,根据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是,每个侧板在每种情况下具有外部区域和内部区域,外部区域从管状本体远离轴线自由地突出并且外部区域包括长形孔,内部区域在轴线附近固定至管状本体,其中,在每种情况下,支承元件在长形孔与内部区域之间连接至侧板并且在夹持槽的边缘区域中连接至管状本体。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每个侧板具有内部区域和外部区域,内部区域也被称为在轴线附近或在护套附近的端部区域并且内部区域面向管状本体且连接至管状本体,外部区域也被称为远离轴线的端部区域或外部端部区域,并且其中,外部区域的与内部区域相反的端部横向于纵向轴线从管状本体向外突出。外部区域形成至少不直接连接至管状本体并且也不直接连接至另一侧板的自由突出的端部区域。长形孔布置在自由突出的外部区域中。这意味着,从长形孔观察,侧板仅在长形孔与内端部之间的内部区域中连接至管状本体。
[001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来自下述自由突出的外部区域:所述外部区域能够通过由夹持装置在长形孔的区域中引入的夹持力在周缘方向上不受阻碍地夹持、即与夹持螺栓在长形孔中的相对纵向位置无关。因此,用于固定内护套和外护套的夹持力的传递与转向柱的调节状态无关。
[0014]支承在外部区域上的支承元件用作或形成加强元件,该加强元件在夹持装置被夹持时减小侧板的弹性变形并且因此确保侧板与管状本体之间的改进的且更均匀的力传递。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每个侧板在其内部区域中连接至管状本体且连接在沿周缘方向彼此间隔开的两个周缘区域上来进一步改善夹持力的有利传递。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其中侧板与护套管直接接触、例如从外侧抵靠管状本体切向放置的内端部区域中布置有第
一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可以优选地设计为直接连接件、例如诸如焊缝之类的接合连接件,由此侧板在没有置入连接元件的情况下直接固定至管状本体的外周缘。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长形孔之间布置有第二连接件。在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插入在侧板与管状本体之间的是支承元件,该支承元件从侧板突出并且被支承在周缘方向上,该支承元件在夹持槽的边缘区域中优选地通过固定的接合连接件、比如焊缝等连接至管状本体。经由支承元件,允许将经由长形孔引入的夹持力直接优化地传递到夹持槽的区域中,使得所施加的夹持力实际上完全可用于减小槽宽度并且因此用于夹持、即与转向柱的调节状态无关。
[0016]两个侧板以镜像对称的方式布置在纵向轴线的两侧。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由突出的外部区域以及经由支承元件的附加加强和固定来允许夹持力的优化传递。
[0017]侧板优选地在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1),所述转向柱(1)具有调节单元(2),转向主轴(21)以绕纵向轴线(L)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调节单元(2)中,并且所述调节单元(2)具有外护套(3),所述外护套(3)能够以可调节的方式紧固至承载单元(4)并且所述外护套(3)能够夹持至可套叠伸缩调节的内护套(23),其中,所述外护套(3)具有管状本体(33)和两个侧板(31),所述管状本体(33)具有至少在一些部分中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的夹持槽(34),所述两个侧板(31)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L)在所述夹持槽(34)的两侧彼此相对并且所述两个侧板(31)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L)延伸,所述两个侧板连接至所述管状本体(33)并且在每种情况下具有长形孔(32),所述长形孔(32)与所述管状本体(33)间隔开并且所述长形孔(32)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其中,夹持装置(5)的夹持螺栓(51)被导引穿过两个所述长形孔(32)和所述承载单元(4)的至少一个开口,并且能够经由所述夹持螺栓(51)施加使所述侧板(31)相对于彼此加载的夹持力(F),其特征在于,每个侧板(31)在每种情况下具有外部区域(31a)和内部区域(31b),所述外部区域(31a)从所述管状本体(33)远离所述轴线自由地突出并且所述外部区域(31a)包括所述长形孔(32),所述内部区域(31b)在所述轴线附近固定至所述管状本体(33),其中,在每种情况下,支承元件(36)在所述长形孔(32)与所述内部区域(31b)之间连接至所述侧板(31)并且在所述夹持槽(34)的边缘区域中连接至所述管状本体(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1)和/或所述支承元件(36)构造成板状的。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转向柱,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伯特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