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质谱仪温度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9617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质谱仪温度检测电路,包括恒流源电路、二极管、热敏电阻和放大电路,其中:二极管的正极与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负极与热敏电阻的一端连接,热敏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电阻R541、电阻R537、电容C387、电阻R138和电容C129,电容C387与电阻R537并联,且两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和输出端,电阻R541的两端分别接地和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138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经电容C129接地,电阻R138和电容C129的公共端作为MCU的AD采样端。可减少负载效应并提高稳定性,使得测温结果更加精确,并有助于保护后端电路。后端电路。后端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质谱仪温度检测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温度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质谱仪温度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0002]质谱仪是一种用于检测样品化学组成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特异性的分析仪器。它首先将样品转换成气态离子,然后通过电场或磁场将该离子按照质荷比(m/z)的大小进行分离,再测量出相应离子的强度,最后形成质谱图。主要由进样系统、离子源、离子导入和离子传输、质量分析器、检测器组成。
[0003]在质谱仪的内部温度是有监控的需求,仪器内部的温度需要通过温度检测电路时刻监控。如在质谱仪的进样系统中,恒温对仪器分析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低温下进样时,氧化物就会降低,使得干扰减少,检测范围有所改进;其次,在低温度下,可以降低等离子体上的溶剂负载,并且即使是最具挥发性的溶剂,仍可对其进行直接ICP

MS分析。因此,温度检测至关重要,但目前现有的温度检测电路容易出现负载效应,如采用分压式测温电路,且随着环境温度变化时,串联电阻的阻值也会发生变化,影响了电压输出的稳定性,导致对温度的测温结果不够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质谱仪温度检测电路,可减少负载效应并提高稳定性,使得测温结果更加精确,并有助于保护后端电路。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质谱仪温度检测电路,包括恒流源电路、二极管D148、热敏电阻RT1和放大电路,其中:
[0007]二极管D148的正极与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负极与热敏电阻RT1的一端连接,热敏电阻RT1的另一端接地;
[0008]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52A、电阻R541、电阻R537、电容C387、电阻R138和电容C129,电容C387与电阻R537并联,且两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U152A的反向输入端和输出端,电阻R541的两端分别接地和运算放大器U152A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138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52A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经电容C129接地,电阻R138和电容C129的公共端作为RESV_AD端用于通过MCU进行AD采样对热敏电阻RT1进行测温。
[0009]优选地,恒流源电路包括电阻R536、电阻R540、电阻R529、电阻R532、电阻R543、电阻R548、电阻R545、电容C389、电容C391、运算放大器U153B和NPN型三极管Q121,其中:
[0010]电阻R536的两端分别接地和运算放大器U153B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540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源正极和运算放大器U153B的同向输入端,NPN型三极管Q121的基极与运算放大器U153B的输出端连接,集电极连接电源正极,发射极经电阻R545与二极管D148的正极连接,电阻R529的两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U153B的反向输入端和NPN型三极管Q121的发射极,电阻R548的两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U153B的同向输入端和二极管D148的正极,运算放大器
U153B的正电源引脚分别与电阻R532和电容C389的一端连接,电阻R53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正极,电容C389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153B的负电源引脚分别与电阻R543和电容C391的一端连接,电阻R54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电容C391的另一端接地。
[0011]优选地,电阻R540所接电源正极的电压为+1.25V,电阻R532所接电源正极的电压为+5V,电阻R543所接电源负极的电压为

5V。
[0012]优选地,放大电路还包括滤波电路,滤波电路包括并联的电容C1和电阻R549,且两端分别接地和运算放大器U152A的同向输入端。
[0013]优选地,质谱仪温度检测电路还包括钳位电路,钳位电路包括两个二极管,其一二极管的正极接地,负极与二极管D148的负极连接,另一二极管的正极与二极管D148的负极连接,负极连接电源正极。
[0014]优选地,钳位电路的选型为BAS40

04
‑7‑
F。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通过恒流源电路为热敏电阻提供恒定电流上,减少了负载效应,并避免环境温度变化影响电压输出的稳定性的问题,使得测温结果更加精确,并通过钳位电路将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电压钳位在预设范围内,可预防恒流源电路故障时,如电压很高时烧坏后端电路,实现对后端电路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质谱仪温度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8]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
[0019]如图1所示,一种质谱仪温度检测电路,包括恒流源电路、二极管D148、热敏电阻RT1和放大电路,其中:
[0020]二极管D148的正极与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负极与热敏电阻RT1的一端连接,热敏电阻RT1的另一端接地;
[0021]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52A、电阻R541、电阻R537、电容C387、电阻R138和电容C129,电容C387与电阻R537并联,且两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U152A的反向输入端和输出端,电阻R541的两端分别接地和运算放大器U152A的反向输入端,电阻R138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52A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经电容C129接地,电阻R138和电容C129的公共端作为RESV_AD端用于通过MCU进行AD采样对热敏电阻RT1进行测温。
[0022]其中,该温度检测电路可用于质谱仪的任意需要温度检测的功能模块,如用于检测进样系统、等离子体温度状态等。恒流源电路用于提供恒定电流,二极管D148用于实现恒
流源电路提供的恒定电流的单向导通,热敏电阻RT1用于质谱仪中对应功能模块的测温,放大电路可对热敏电阻RT1的测温结果放大从而便于实现MCU的AD采样计算。本实施例中,热敏电阻RT1位于板外,如图1中板外的热敏电阻RT1通过连接器J1连接,如热敏电阻RT1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器J1的两个引脚对应连接,再通过连接器J1与二极管D148的负极和地连接。
[0023]在一实施例中,恒流源电路包括电阻R536、电阻R540、电阻R529、电阻R532、电阻R543、电阻R548、电阻R545、电容C389、电容C391、运算放大器U1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质谱仪温度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质谱仪温度检测电路包括恒流源电路、二极管D148、热敏电阻RT1和放大电路,其中:所述二极管D148的正极与所述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负极与所述热敏电阻RT1的一端连接,所述热敏电阻RT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52A、电阻R541、电阻R537、电容C387、电阻R138和电容C129,所述电容C387与电阻R537并联,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52A的反向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电阻R541的两端分别接地和所述运算放大器U152A的反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138的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52A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经所述电容C129接地,所述电阻R138和电容C129的公共端作为RESV_AD端用于通过MCU进行AD采样对所述热敏电阻RT1进行测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谱仪温度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源电路包括电阻R536、电阻R540、电阻R529、电阻R532、电阻R543、电阻R548、电阻R545、电容C389、电容C391、运算放大器U153B和NPN型三极管Q121,其中:所述电阻R536的两端分别接地和所述运算放大器U153B的反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540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源正极和所述运算放大器U153B的同向输入端,所述NPN型三极管Q121的基极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53B的输出端连接,集电极连接电源正极,发射极经所述电阻R545与所述二极管D148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529的两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梁炎张会永郑毅
申请(专利权)人:瑞莱谱杭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