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953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间隔件(1),其具备:凸部(10),该凸部(10)具有框状部(S11)、形成为一端与框状部(S11)连接并从该框状部(S11)立起的多个柱部(S12)、及将多个柱部(S12)的另一端连结而成的立起端连结部(S13);和可挠连结部(20),该可挠连结部(20)将位于接近的位置的凸部(10)的框状部(S11)彼此连结,以便多个凸部(10)连接在一起,其中,立体状的凸部(10)与能够弹性变形的可挠连结部(20)中的至少一方构成为根据间隔件(1)的部位而具有不同的形状。据此,能够根据间隔件(1)的部位而使厚度不同,或者根据间隔件(1)的部位而使柔软性不同。或者根据间隔件(1)的部位而使柔软性不同。或者根据间隔件(1)的部位而使柔软性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间隔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间隔件,在其立体构造的内部具有供空气流通的空间。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公知有一种间隔件,其收容于带风扇衣物、带风扇垫子的内侧,在它们的内侧形成供空气流通的空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该间隔件例如如图9A~图9D所示,具有间隔构造S,该间隔构造S具备:凸部S1,该凸部S1具有框状部S11、形成为一端与框状部S11连接并从框状部S11立起的4根柱部S12、及将4根柱部S12的另一端连结的立起端连结部S13;和可挠连结部S2,该可挠连结部S2将相邻的凸部S1的框状部S11彼此连结。
[0004]具有上述的立体构造的间隔件具有能够向纵横分别弯曲的柔软性,在其厚度方向具有适当的耐压性,从而被使用为对于为了使空气在比较狭窄的空间流通而言为理想的间隔件。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067034号公报
[0006]然而,近来,在扩大间隔件的用途时,存在与各种用途对应的各种要求,出现了以往的间隔件无法充分应对的情况。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人们进行了深入研究,直至开发出在各种用途容易使用的间隔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各种用途使用的间隔件。
[0009]为了解决以上的课题,技术方案1记载的专利技术是一种间隔件,其具备:凸部,该凸部具有框状部、形成为一端与上述框状部连接并从该框状部立起的多个立起部、及将上述多个立起部的另一端连结而成的立起端连结部;和可挠连结部,该可挠连结部将位于接近的位置的上述凸部的上述框状部彼此连结,以便多个上述凸部连接在一起,
[0010]上述间隔件的特征在于,
[0011]立体状的上述凸部与能够弹性变形的上述可挠连结部中的至少一方构成为根据该间隔件的部位而具有不同的形状。
[0012]技术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间隔件的基础上,上述可挠连结部构成为可挠性根据该间隔件的部位而不同。
[0013]技术方案3记载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间隔件的基础上,上述可挠连结部形成为以向上述立起端连结部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形状,并具有与该可挠连结部的曲率对应的可挠性。
[0014]技术方案4记载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记载的间隔件的基础上,上述可挠连结部具有与和其延伸方向交叉的朝向的剖面形状对应的可挠性。
[0015]技术方案5记载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记载的间隔件的基础上,上述立起部形成为长度根据该间隔件的部位而不同,上述凸部构成为高度根据该间隔件的部位而
不同。
[0016]技术方案6记载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记载的间隔件的基础上,上述框状部形成为大小根据该间隔件的部位而不同,上述凸部构成为大小根据该间隔件的部位而不同。
[0017]技术方案7记载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记载的间隔件的基础上,上述框状部及/或上述立起端连结部形成为其平面形状根据该间隔件的部位而不同,上述凸部构成为外形根据该间隔件的部位而不同。
[0018]技术方案8记载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记载的间隔件的基础上,多个上述凸部配置为形成大致同心圆,并被上述可挠连结部连接。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得到能够在各种用途使用的间隔件。
附图说明
[0020]图1A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间隔件的俯视图。
[0021]图1B是图1A的IB

IB线的剖视图。
[0022]图2A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间隔件的俯视图。
[0023]图2B是图2A的IIB

IIB线的剖视图。
[0024]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间隔件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0025]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间隔件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0026]图5A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间隔件的俯视图。
[0027]图5B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间隔件的凸部的立体图。
[0028]图5C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间隔件的凸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0029]图6A是图5A的IVA

IVA线的剖视图。
[0030]图6B是图5A的IVB

VB线的剖视图。
[0031]图6C是图5A的IVC

VC线的剖视图。
[0032]图7是表示使实施方式2的间隔件挠曲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3]图8A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间隔件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0034]图8B是表示使实施方式2的间隔件挠曲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5]图8C是将实施方式2的挠曲了的间隔件安装于帽子的使用例的说明图。
[0036]图9A是表示现有的间隔件的俯视图。
[0037]图9B是表示现有的间隔件的侧视图。
[0038]图9C是与现有的间隔件的立体构造有关的说明图。
[0039]图9D是与现有的间隔件的立体构造有关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间隔件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是,在以下叙述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实施本专利技术,而附加了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图示例。
[0041]本实施方式的间隔件是为了在带风扇衣物、带风扇垫子等的内侧形成供空气流通的空间而收容在它们的内侧被使用的。
[0042](实施方式1)
[0043]本实施方式的间隔件1例如如图1A及图1B所示具备:凸部10,该凸部10具有框状部S11、形成为一端与框状部S11连接并从该框状部S11立起的多个柱部S12、及将多个柱部S12的另一端连结而成的立起端连结部S13;和可挠连结部20,该可挠连结部20将位于接近的位置的凸部10的框状部S11彼此连结,以便多个凸部10连接在一起。
[0044]实施方式1的间隔件1通过多个凸部10配置为形成矩阵而成。
[0045]该间隔件1的凸部10具有4根作为立起部的柱部S12(参照图9C的凸部S1)。
[0046]作为立起部的柱部S12形成为随着从框状部S11接近立起端连结部S13而以接近凸部10的中心轴的方式倾斜。
[0047]此外,凸部10的柱部S12不限定于是4根,只要是具有3根以上的柱部S12的凸部10,则能够适当地维持其立体形状。
[0048]另外,立起部不限定于是棒状的柱部S12,也可以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面状的壁部。
[0049]该间隔件1的框状部S11具有四方形的框状,但也可以是三角、五边、六边等多边形的框状部S11。另外,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等的框状部S11。
[0050]另外,该间隔件1的立起端连结部S13呈将柱部S12的另一端连结而成的平面状,但也可以呈将柱部S12的另一端连结而成的框状、环状。
[0051]该间隔件1的可挠连结部20呈带状,以从一方的凸部10延伸到另一方的凸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间隔件,其具备:凸部,所述凸部具有框状部、形成为一端与所述框状部连接并从该框状部立起的多个立起部、及将所述多个立起部的另一端连结而成的立起端连结部;和可挠连结部,所述可挠连结部将位于接近的位置的所述凸部的所述框状部彼此连结,以便多个所述凸部连接在一起,所述间隔件的特征在于,立体状的所述凸部与能够弹性变形的所述可挠连结部中的至少一方构成为根据该间隔件的部位而具有不同的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连结部构成为可挠性根据该间隔件的部位而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间隔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连结部形成为以向所述立起端连结部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形状,并具有与该可挠连结部的曲率对应的可挠性。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谷弘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SFT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