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帮助小型农耕设备连续翻转的架体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9335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帮助小型农耕设备连续翻转的架体小车,包括基础架体,车轮均匀分布在基础架体周围并跨越起垄面,两个翻转架体分别设置在基础架体上侧和下侧面,且翻转架体与基础架体中同一边通过铰链转动连接,铰接边平行于小车行驶方向,每个翻转架体与基础架体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杆,在翻转架体背离基础架体的外侧面通过电动转盘转动连接有支撑离地组件,小车的基础架体及两侧翻转架体实现第一次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帮助小型农耕设备连续翻转的架体小车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为一种帮助小型农耕设备连续翻转的架体小车。

技术介绍

[0002]很多农作物种植时,会经常采用田间起垄的种植模式,这种起垄种植模式有利于改良土壤、改善墒情,通过对田间土壤起垄耕作种植,能把地下15

30公分的土壤翻到行垄,起垄中止模式大幅增加了土壤与空气的基础面积,作物根系主要集中生长在起垄面的土壤上,这样在起垄面或者垄沟内施肥就能有利于垄沟两侧的作物生长。
[0003]但是为了提高土壤利用率,会将相邻的起垄面、垄沟尽量靠近,在满足农作物等生长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设置起垄面,这样可以种植更多农作物。另一方面,在田间起垄种植时还需结合地面覆膜或者搭棚,这样能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但是这样的种植模式,给劳作者提出了挑战,因为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大多需要务农人员利用锄头、铁铲等工具在土壤中挖坑,再将农作物栽种在土壤坑中,对于务农人员来说负担重且劳动量大,而由于垄沟的间距过小,或者搭棚的空间过小,更加不利于务农人员开展播种打孔工作。虽然现有技术中提出了CN207054030一种起垄打孔一体机,但是该设备体积过大,需与农用拖拉机连接,不适用于垄沟过窄的种植场地。因此需要结合当下种植场所中起垄面、垄沟密集,而且间距小,人工劳作不便利的情况,提出新的适用的设备来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能帮助小型农耕设备连续翻转的架体小车。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能帮助小型农耕设备连续翻转的架体小车,包括呈矩形框架结构的基础架体和对称安装在基础架体上、下面的翻转架体。
[0006]基础架体四角对称安装的车轮,所述车轮承载基础架体并跨越在起垄面上,车轮的半径大于垄沟的深度,两个翻转架体与基础架体的同一边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两个翻转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翻转架体与基础架体之间,用于驱动翻转架体相对基础架体沿铰接边张开至少 90
°
和闭合,两个翻转架体与基础架体的铰接边与小车行驶方向相同;在每个翻转架体背离基础架体的一侧面设置有支撑离地组件,所述支撑离地组件与每个翻转架体之间通过电动转盘转动连接,电动转盘设置在翻转架体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支撑离地组件能伸缩,在伸出时支撑离地组件远离翻转架体的一端到基础架体的距离大于车轮的半径,在缩回时支撑离地组件远离翻转架体的一端到基础架体的距离小于车轮的半径,所述支撑离地组件远离翻转架体的一端具有能锚入土壤中的倒刺结构;
[0007]所述基础架体还设有总控机,用以控制与打孔机构、翻转机构、支撑离地组件以及驱动车轮的电机电相连的控制器。
[0008]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在基础架体和每个翻转架体之间设置的多个相互平行的电动
伸缩杆一,各电动伸缩杆一的两端分别与基础架体和翻转架体相连,与各电动伸缩杆一电连接的控制器安装在翻转架体上并邻近设置在各个电动伸缩杆的端部。
[0009]所述支撑离地组件包括多个电动伸缩杆二,多根电动伸缩杆二均匀围绕电动转盘分布, 电动转盘包括固定筒和固定盘,电动伸缩杆二的端部固定连接在固定筒周向侧壁上,多根电动伸缩杆二背离固定筒的一端斜向下延伸,呈圆锥状分布在固定筒周围,电动伸缩杆二背离固定筒的另一端具有能锚入土壤中的倒刺结构;固定筒的上端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固定盘,固定盘安装在翻转架体外侧面上。
[0010]所述电动伸缩杆二包括推杆上部和推杆下部,推杆上部与固定筒的周向侧壁固定安装,推杆下部可插入到内含密封盖的推杆上部内,推杆下部的末端连接有圆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现有小车的基础架体上下两侧增设可被撑开的翻转架体以及在其外侧设置的支撑离地组件,当下侧的翻转架体被基础架体上电动伸缩杆驱动而撑开时,下侧翻转架体外侧的支撑离地组件插入到起垄面土壤中锚定下侧翻转架体;与此同时小车的上侧翻转架体绕铰链向起垄面的另一侧翻转,同时伸长支撑离地组件,然后基础架体绕铰链向起垄面的另一侧翻转,使支撑离地组件插入起垄面的另一侧的土壤中,再收回下侧翻转架体下方的支撑离地组件,使下侧翻转架体随基础架体向上侧翻转架体合拢,完成第一次翻越起垄面。若要再向同一方向翻转,则先不收回锚入土壤中的翻转架体下方的支撑离地组件,使基础架体连同上方的翻转架体相对下方的翻转架体翻转90
°
,然后使此时锚入土壤中的支撑离地组件上的电动转盘承载的翻转架体和基础架体转动180度,使铰接边旋转至靠近另一侧起垄面,再重复上述动作翻转,和继续沿该方向翻越下一个起垄面。整个翻转过程简单易行,适用于起垄面密集、种植空间小的种植场所(大棚内),可以减少人工劳作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架体小车三层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基础架体和翻转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支撑离地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支撑离地组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

转轴、2

蜗轮蜗杆、3

总控机、4

轴承座、5

轴承座固定板、6

车轮、7

基础架体、15

翻转架体、16

伸缩套筒、17

控制器、18

推杆上部、19

推杆下部、20

圆锥、21
‑ꢀ
固定筒、22

固定盘、24

密封盖、25

伸缩推杆、26

翻转轴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8]本技术提供农耕设备连续翻转的架体小车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安装有车轮的架体组件,在基础架体7周围均匀设置有四个车轮6,分别为一对前轮和一对后轮,每对车轮的转轴1分别穿过基础架体7前、后端杆件上一对轴承座4,并通过转轴1上设有的键槽及键与轴承座4转动连接,轴承座4分别通过轴承座固定板5安装在基础架体7框架前端、后端杆件上,每个转轴1的两端转动地安装有车轮,使得四个车轮承载基础架体7并跨越在起垄面土壤上,每对车轮位于起垄面两侧的垄沟中,车轮的半径大于垄沟的深度,并带动
架体7在土壤起垄面上穿行移动。一对后轮作为驱动轮,其转轴1上还套装有蜗轮蜗杆2,蜗轮蜗杆2与涡轮电机(图中未示出)连接,涡轮电机安装在基础架体7上,用托板固定于基础架体7的方框架体的杆件上。涡轮电机及托板在基础架体7上的设置位置,不影响两个翻转架体15相对基础架体7打开至90
°
,也不影响两个翻转架体15相对基础架体7闭合至重合。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架体组件包括呈矩形框架结构的基础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帮助小型农耕设备连续翻转的架体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框架结构的基础架体(7)和对称安装在基础架体(7)上、下面的翻转架体(15),基础架体(7)四角对称安装的车轮,所述车轮承载基础架体(7)并跨越在起垄面上,车轮的半径大于垄沟的深度,两个翻转架体(15)与基础架体(7)的同一边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两个翻转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翻转架体(15)与基础架体(7)之间,用于驱动翻转架体(15)相对基础架体(7)沿铰接边张开至少90
°
和闭合,两个翻转架体(15)与基础架体(7)的铰接边与小车行驶方向相同;在每个翻转架体(15)背离基础架体(7)的一侧面设置有支撑离地组件,所述支撑离地组件与每个翻转架体(15)之间通过电动转盘转动连接,电动转盘设置在翻转架体(15)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支撑离地组件能伸缩,在伸出时支撑离地组件远离翻转架体(15)的一端到基础架体(7)的距离大于车轮的半径,在缩回时支撑离地组件远离翻转架体(15)的一端到基础架体(7)的距离小于车轮的半径,所述支撑离地组件远离翻转架体(15)的一端具有能锚入土壤中的倒刺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帮助小型农耕设备连续翻转的架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麒麟吴凡石力鲍秀兰熊又升曾祥国陈碧宇黎亦书牛余新马萧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