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外覆层印刷机入纸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912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笼外覆层印刷机入纸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在机架上的放料平台,所述放料平台上放置有层叠的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所述机架上位于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的上方设有可升降的机座,所述机座的下表面两侧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的下端部设有海绵柱,所述机座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设有可升降的第一滑块和可水平滑移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吸附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表面的负压吸附头,所述第一滑块的两旁侧各设有一根吹风管,所述吹风管的出风端口靠近层叠的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的上端部。部。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灯笼外覆层印刷机入纸机构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灯笼外覆层印刷机入纸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工艺中,灯笼采用宣纸进行制作外覆层,在制作前将裁切好的宣纸表面上进行人工绘画;现在工业化的生产即不会采用人工绘画,通常采用印刷机进行印刷图案,但现有的印刷机对于宣纸的印刷时,会容易多张纸粘连,而粘连的宣纸在后续输送过程中又会产生分离,从而影响印刷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笼外覆层印刷机入纸机构,该灯笼外覆层印刷机入纸机构设计合理,有利于减少多张宣纸的粘连。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灯笼外覆层印刷机入纸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在机架上的放料平台,所述放料平台上放置有层叠的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所述机架上位于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的上方设有可升降的机座,所述机座的下表面两侧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的下端部设有海绵柱,所述机座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设有可升降的第一滑块和可水平滑移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吸附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表面的负压吸附头,所述第一滑块的两旁侧各设有一根吹风管,所述吹风管的出风端口靠近层叠的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的上端部。
[0006]进一步的,上述凸柱与吹风管之间设有贴靠在层叠的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上端部的毛刷。
[0007]进一步的,上述吹风管的端部设有堵头,在堵头及其附近位置设有出风孔隙。
[0008]进一步的,上述第一滑块靠近入端,第二滑块远离入端,所述第一滑块限位在机座的竖向滑道内,所述第二滑块限位在机座的水平向滑道内,第一滑块通过第一连杆与驱动转轮的第一曲轴连接,第二滑块通过第二连杆与驱动转轮的第二曲轴连接,所述驱动转轮的侧部具有动力输入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与电机输出端连接。
[0009]进一步的,上述机座通过丝杆螺母机构驱动升降。
[0010]本技术灯笼外覆层印刷机入纸机构的工作原理:工作前,靠近放料平台入端位置上层叠放置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工作开始后,吹风管工作,吹风管将层叠的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上部吹散开,由于受到凸柱及下端部海绵柱的抵压,从而使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不会吹乱,同时,第一滑块升降,在下降最低位时,连接在第一滑块下部的负压吸附头将最上一层灯笼外覆层纸吸住,接着第一滑块上升,即将灯笼外覆层纸吸起抬升,同时,连接在第二滑块下部的负压吸附头将该灯笼外覆层纸吸住,随着第二滑块移动,即将灯笼外覆层纸往前移动,将灯笼外覆层纸与第一滑块的负压吸附头脱离,灯笼外覆层纸往前递送。
[0011]由于本申请设置了吹风管,从而可使位于上部的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被吹散,第
一滑块的负压吸附头在吸附时,只会吸附最上一层的灯笼外覆层纸,从而避免了多张灯笼外覆层纸的粘连,保证了印刷质量。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构造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A

A剖面构造示意图;
[0014]图3是吹风管处的竖向剖面构造示意图;
[0015]图4是毛刷处的竖向剖面构造示意图;
[0016]图5是凸柱处的竖向剖面构造示意图。
[0017]图6是第一滑块驱动机构的剖面构造示意图;
[0018]图7是第二滑块驱动机构的剖面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0]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1]本技术灯笼外覆层印刷机入纸机构包括机架1和设在机架上的放料平台2,所述放料平台2上放置有层叠的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3,放置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3的位置为印刷机的入端,层叠的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3数量在几百上千张。
[0022]机架1上位于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的上方设有可升降的机座4,该可升降的机座4通过丝杆螺母机构驱动升降,或者通过液压缸驱动升降,但采用丝杆螺母机构较佳,采用丝杆螺母机构可以控制最少0.01毫米的升降量,在上部的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3往前输送后,最上一张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3的高度即下移,通过电机驱动的丝杆螺母机构即可间歇性的对机座4的高度进行调节,以满足负压吸附头能够吸附的高度落差。
[0023]第一滑块的两旁侧各设有一根吹风管19,所述吹风管19的出风端口靠近层叠的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的上端部,较佳的是上述吹风管的端部设有堵头,在堵头及其附近位置设有出风孔隙,该堵头可以是与吹风管19的管体材质相同的板片,在板片上设有细孔,该些细孔即成为出风孔隙,高压空气通过吹风管19从出风孔隙中喷出,该些出风即将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上端部吹动,使多张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产生分散,从而有利于后续负压吸附头的吸附。
[0024]机座4的下表面两侧设有凸柱5,凸柱5的下端部设有海绵柱6,该凸柱5为刚性杆,海绵柱6即为海绵制成的圆柱体,上部多张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被分散后,需要通过海绵柱6进行压制,避免分散过渡,海绵柱6对最上一层的灯笼外覆层纸具有一定的压力,但该压力较小,能够达到避免吹散过渡,但小于负压吸附头的吸附力,从而灯笼外覆层纸可以被负压吸附头吸附,但不会被吹散。
[0025]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分散最上部的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上述凸柱与吹风管之间设有贴靠在层叠的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上端部的毛刷11,该些毛刷11即为毛笔端部的毛,该些毛也靠近吹风管19,在吹风管19吹散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上端部后,该些毛即会嵌
入两两灯笼外覆层纸之间,从而有利于灯笼外覆层纸之间的分离。
[0026]机座4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设有可升降的第一滑块7和可水平滑移的第二滑块8,所述第一滑块7和第二滑块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吸附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表面的负压吸附头,其中位于第一滑块7下表面的为第一负压吸附头9,位于第二滑块8下表面的为第二负压吸附头10。
[0027]其中第一滑块7靠近入端(即印刷机的入端),第二滑块8远离入端,所述第一滑块限位在机座的竖向滑道12内,所述第二滑块限位在机座的水平向滑道13内,第一滑块7通过第一连杆14与驱动转轮15的第一曲轴16连接,第二滑块8通过第二连杆17与驱动转轮15的第二曲轴18连接,所述驱动转轮的侧部具有动力输入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与电机输出端连接,工作时,电机驱动动力输入轴和驱动转轮转动,在第一曲轴16和第一连杆14带动下,驱使第一滑块在竖向滑道12内升降动作,在第二曲轴18和第二连杆17的带动下,驱使第二滑块在水平向滑道13内水平滑动。
[0028]本技术灯笼外覆层印刷机入纸机构的工作原理:工作前,靠近放料平台入端位置上层叠放置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工作开始后,吹风管工作,吹风管将层叠的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上部吹散开,由于受到凸柱及下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笼外覆层印刷机入纸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在机架上的放料平台,所述放料平台上放置有层叠的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所述机架上位于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的上方设有可升降的机座,所述机座的下表面两侧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的下端部设有海绵柱,所述机座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设有可升降的第一滑块和可水平滑移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吸附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表面的负压吸附头,所述第一滑块的两旁侧各设有一根吹风管,所述吹风管的出风端口靠近层叠的待印刷灯笼外覆层纸的上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笼外覆层印刷机入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与吹风管之间设有贴靠在层叠的待印刷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江航陈林琳陈欣悦陈艳陈雅文李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尼可现代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