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神经助眠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894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调式神经助眠枕头,包括底板,底板内部左右两侧转接的升降组件,可对患者的头部以及颈部支撑的高度进行调节处理,底板外部前端滑接的驱动组件,可控制升降组件的运行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患者的头部以及颈部的支撑高度调节至所需要求的范围内,由此可知,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装置,不仅确保了医护人员给患者护理的效果,还对患者睡眠起到辅助性的助眠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对患者的头部进行降温处理,还可对患者的颈部以及头部进行微动式的按摩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助眠的效果。眠的效果。眠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式神经助眠枕头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为可调式神经助眠枕头。

技术介绍

[0002]神经科,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抽搐)、帕金森、脑瘫、共济失调、扭转痉挛、孤独症、老年性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四肢麻木、无力)以及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疾病,采用 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及血流变学检查等检测手段。同时诊治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
[0003]目前,传统的神经科所使用的枕头,无法将患者的头部以及颈部支撑的高度调节至医护人员所需要求的高度范围内,不仅影响了医护人员后续给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还影响了患者的睡眠效果。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可调式神经助眠枕头,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调式神经助眠枕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调式神经助眠枕头,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内部左右两侧转接的升降组件,可对患者的头部以及颈部支撑的高度进行调节处理,所述的底板外部前端滑接的驱动组件,可控制升降组件的运行操作;
[0006]所述的升降组件包括转接于底板内部左右两侧的转杆,所述的转杆外部前后两端螺纹套设的滑块与底板滑接相连,所述的滑块转接的顶杆的另一端转接有支撑板,所述的转杆外部前端固定套设有齿轮,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滑接于底板内部前端上下两侧处于对角线分布的齿条,两件所述的齿条与相对应的齿轮轮齿啮合相连,所述的齿条前端内侧螺纹贯穿的螺销与底板内部由左至右一体设置的多个数量的插孔进行插接相连。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板外部右侧前后两端转接有转板,所述的转板内部滑接的滑板与转板之间固设有压力弹簧。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滑板两两之间的外侧固设有放置袋,所述的放置袋内部右侧缝合设有拉链。
[0009]更进一步的,一端所述的滑块与转杆处于左螺纹连接,另一端所述的滑块与转杆处于右螺纹连接,进而使得旋转中的转杆可带动两件数量的滑块同步相向或同步相背位移。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板内部顶端固设的多个数量的扁平振动马达,可对患者的进步以及头部进行按摩处理。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扁平振动马达与外界220V电源通过导线连接的方式进行电路连通,以此使得外界电源给扁平振动马达进行能量供应。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可将患者的头部以及颈部的支撑高度调节至所需要求的范围内,由此可知,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装置,不仅确保了医护人员给患者护理的效果,还对患者睡眠起到辅助性的助眠处理。
[0014]2.本技术不仅可对患者的头部进行降温处理,还可对患者的颈部以及头部进行微动式的按摩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助眠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可调式神经助眠枕头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可调式神经助眠枕头的主视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可调式神经助眠枕头的侧视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可调式神经助眠枕头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
底板,2

升降组件,3

驱动组件,201

转杆,202

滑块,203

顶杆,204
‑ꢀ
支撑板,205

齿轮,301

齿条,302

螺销,303

插孔,4

转板,5

滑板,6

压力弹簧,7

放置袋,8

拉链,9

扁平振动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可调式神经助眠枕头,如图1、图2、图3 所示,本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内部左右两侧转接的升降组件2,可对患者的头部以及颈部支撑的高度进行调节处理,底板1外部前端滑接的驱动组件3,可控制升降组件2的运行操作;
[0024]升降组件2包括转接于底板1内部左右两侧的转杆201,转杆201外部前后两端螺纹套设的滑块202与底板1滑接相连,滑块202转接的顶杆203的另一端转接有支撑板204,转杆201外部前端固定套设有齿轮205,驱动组件3包括滑接于底板1内部前端上下两侧处于对角线分布的齿条301,两件齿条301与相对应的齿轮205轮齿啮合相连,齿条301前端内侧螺纹贯穿的螺销302与底板1 内部由左至右一体设置的多个数量的插孔303进行插接相连。
[0025]一端的滑块202与转杆201处于左螺纹连接,另一端的滑块202与转杆201 处于右螺纹连接,进而使得旋转中的转杆201可带动两件数量的滑块202同步相向或同步相背位移。首先医护人员将底板1放置于病床的床头处,再将患者的头部与右侧的支撑板204相贴合,即左侧的支撑板204对患者的颈部相贴合,当医护人员需要将患者的颈部抬高,以此将患者的气道充分打开便于对其进行护理时,医护人员用手拉动左侧的螺销302,使得左侧的
螺销302带动左侧的齿条301沿着底板1的右侧方向移动,即齿条301带动齿轮205联动左侧的转杆 201旋转,通过转杆201与滑块202螺纹传动的作用,使得两件数量的滑块202 相向移动,此时,相向移动的滑块202推动顶杆203联动左侧的支撑板204进行上升处理,进而使得左侧的支撑板204将患者的颈部抬起,进而将患者的气道充分的打开,医护人员再将左侧的螺销302旋入相对应的插孔303内,以此将左侧的齿条301移动后的位置进行固定,医护人员再给患者的气道进行护理即可,当医护人员需要将患者头部抬起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医护人员用手拉动右侧的螺销302,使得右侧的螺销302带动右侧的齿条301沿着底板1的左侧方向移动,即齿条301带动齿轮205联动右侧的转杆201旋转,通过转杆201与滑块202螺纹传动的作用,使得两件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式神经助眠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的底板(1)内部左右两侧转接的升降组件(2),可对患者的头部以及颈部支撑的高度进行调节处理,所述的底板(1)外部前端滑接的驱动组件(3),可控制升降组件(2)的运行操作;所述的升降组件(2)包括转接于底板(1)内部左右两侧的转杆(201),所述的转杆(201)外部前后两端螺纹套设的滑块(202)与底板(1)滑接相连,所述的滑块(202)转接的顶杆(203)的另一端转接有支撑板(204),所述的转杆(201)外部前端固定套设有齿轮(205),所述的驱动组件(3)包括滑接于底板(1)内部前端上下两侧处于对角线分布的齿条(301),两件所述的齿条(301)与相对应的齿轮(205)轮齿啮合相连,所述的齿条(301)前端内侧螺纹贯穿的螺销(302)与底板(1)内部由左至右一体设置的多个数量的插孔(303)进行插接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神经助眠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外部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恒利闫荣张园园张艳孙海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