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器、分离装置、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8793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52
一种分离器,其使气体状物质自在容器中容纳的溶液分离,该分离器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侧面,其位于上述第一端部和上述第二端部之间,在上述侧面中,在上述第一端部和上述第二端部之间形成多条气体导入槽,该多条气体导入槽使气体旋转而导入上述容器内,在上述第二端部的中央部和上述第一端部的中央部之间形成有排出孔,该排出孔将自上述溶液分离的上述气体状物质与上述气体一同排出。上述气体状物质与上述气体一同排出。上述气体状物质与上述气体一同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分离器、分离装置、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离器、分离装置、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关闭用于容纳包括挥发性物质的溶液的容器的开口的栓。该栓具有排气用的贯通孔、气体导入口、气体排出口、以及形成于栓的侧面而自气体导入口至气体排出口的螺旋状的槽。根据专利文献1的栓,外部的气体自气体导入口被导入容器的内周面和槽之间的空间,并且自气体排出口被吹入容器内。通过气体沿容器的内周面螺旋状旋转,溶液被卷起,溶液中含有的挥发性物质被气化及分离。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第47638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7]但是,由于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栓是在安装于装有溶液的容器的开口部的栓中形成有一条使气体螺旋状旋转的槽的构成,因此难以使到达液面的气体的流动均匀。因此,存在使溶液中的气体状物质分离的时间变长的情况。
[0008]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内容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缩短使溶解于溶液中的气体状物质分离的时间的分离器。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0010]达成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分离器是使气体状物质自在容器中容纳的溶液分离的分离器,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侧面,其位于上述第一端部和上述第二端部之间,在上述侧面中,在上述第一端部和上述第二端部之间形成多条气体导入槽,该多条气体导入槽使气体旋转而导入上述容器内,在上述第二端部的中央部和上述第一端部的中央部之间,形成有排出孔,该排出孔将自上述溶液分离的上述气体状物质与上述气体一同排出。
[0011]<专利技术效果>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缩短将溶解于溶液中的气体状物质分离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示出包括本实施方式的分离器3的分离装置10以及分离系统100的整体构成的图。
[0014]图2是分离器3的立体图。
[0015]图3是分离器3的侧视图。
[0016]图4是用于说明分离系统100的动作的流程图。
[0017]图5是示出在分离系统100的动作时在分离器3的槽部3d等中流动的气体的状态的
图。
[0018]图6是比较例1的分离器3A的立体图。
[0019]图7是示出使用了图6所示分离器3A的分离系统100A的构成例的图。
[0020]图8是示出相同气体流速下的、分离器的槽部的条数与溶液4的浓缩时间的关系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表。
[0021]图9是示出气体流速、分离器的槽部的条数以及溶液4的浓缩时间的关系的另一实施例的图表。
[0022]图10是示出容器2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0023]图11是示出容器2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0024]图12是示出分离器3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使用附图对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图的记载中,对于相同或类似的部分赋予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另外,以下所示实施方式举例示出了用于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装置、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并不将构成部品的构造、配置等限定为下述内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技术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0026]图1是示出包括本实施方式的分离器3的分离装置10以及分离系统100的整体构成的图。分离系统100是用于自溶解有气体状物质的溶液4将气体状物质分离,并且捕捉分离的气体状物质的装置。气体状物质例如为甲醇、乙醇、乙腈、水、二甲基亚砜(DMSO)等的挥发性物质、碳酸、氧等。
[0027]分离系统100包括用于对容器2的内部进行减压的减压部11、用于捕捉气体状物质的捕捉部15、配管12、以及分离装置10。减压部11例如是排气用气泵。减压部11与配管12连接,在配管12的中途设置捕捉部15。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不设置捕捉部15,例如在将分离的气体状物质直接向大气放出也不会产生问题的情况下,可以省略。配管12的顶端插入分离器3。需要说明的是,在配管12中,可以在适当的部位设置未图示的阀,从而能够调节阀的开度,对抽吸气体的量进行调整。
[0028]分离装置10包括容器2以及分离器3。容器2例如是玻璃制、塑料制等的离心管或与其类似的容器。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容器2使用容器2的开口部2a至底部附近的内径恒定的通用品(例如falcon管等)。需要说明的是,容器的形状不仅限于内径恒定,即使为自开口侧朝向容器内以锥形形状缩小的形状,如果是能够紧贴该锥形形状的内径的形状的分离器则没有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能够紧贴是指,除了形成于分离器的侧面的后述的气体导入槽之外,实际上具有气体不会自分离器侧面流入流出程度的气密性。
[0029]在容器2的内部容纳溶液4。容器2例如在容器2的底部浸入水槽14内的水中的状态下被未图示的支承部件支承。通过加热水槽14内的水,促进自溶液4的挥发性物质等的气体状物质的气化/分离。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的例子中,虽然将分离器3浸入水槽14中,但是可以代替将分离器3浸入水槽14中,而是使用装满铝珠的珠浴,也可以使暖风接触容器2等来对分离器3进行加热。另外,根据包括气体状物质的溶液4的种类、外部气温等,有时不需要加热。
[0030]在容器2的内侧空间2b插入有分离器3。分离器3是使自容纳于容器2的溶液4溶解的气体状物质分离并排出的柱状的部件。分离器3自容器2的开口部2a朝向容器2的底部在插入方向D1被插入,其配置于自容器2内的溶液4的表面4a隔开恒定距离L1的附近位置。恒定距离L1相当于以溶液4的表面4a中的、在向容器2的内周面的表面张力作用下存在于最高位置的部分为基准,自该部分至分离器3的第二端部3b的距离。恒定距离L1例如被设定为在减压部11工作时因通过分离器3被吹入容器2内的气体而被卷起的溶液4不被吸入配管12的、分离器3接近溶液4的表面4a的值。
[0031]例如,通过将减压部11的排出量设定为较低,自分离器3的侧面3a吹入的气体流的势头变小,从而液面不会被激烈卷起,能够将L1的距离设定为较小。但是,若将排气量(气体吹入量)设定为过小,则由于溶液的搅拌作用基本上不起作用,接近静置的状态,因此气体状物质的分离花费长时间。
[0032]相反若将基于减压部11的排气的量设定为过大,则气体自分离器3的侧面3a以高速被吹入,液面被激烈搅拌/飞散,不仅飞散的一部分的溶液附着于容器2的内壁(内周面2c),而且一部分自排出孔以高速被抽吸。其结果,即使将L1的距离设定为较大,气体状物质也并不太被分离,溶液容易直接被配管12吸入,因此不优选。另外,如后所述,在自分离器3的侧面3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分离器,其使气体状物质自在容器中容纳的溶液分离,该分离器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侧面,其位于上述第一端部和上述第二端部之间,在上述侧面中,在上述第一端部和上述第二端部之间形成多条气体导入槽,该多条气体导入槽使气体旋转而导入上述容器内,在上述第二端部的中央部和上述第一端部的中央部之间形成有排出孔,该排出孔将自上述溶液分离的上述气体状物质与上述气体一同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器,其中,在上述侧面形成2~10条上述气体导入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器,其中,上述侧面在上述第一端部和上述第二端部的区域与上述容器的内周面接触。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下一真西口隆夫远藤知明
申请(专利权)人:生物色谱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