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AG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粉末的制造方法、粉末及粉末分散液技术

技术编号:3658779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粉末分散液中的分散稳定性优异的粉末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分散稳定性优异的粉末分散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粉末的制造方法是一边使热熔融性的四氟乙烯类聚合物的凝集物流动一边在所述四氟乙烯类聚合物的熔融温度以下对其进行热处理后粉碎,获得平均粒径大于1μm且在10μm以下、比表面积在1m2/g以上且小于8m2/g、具有单峰性的粒度分布的所述四氟乙烯类聚合物的粉末。合物的粉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粉末的制造方法、粉末及粉末分散液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规定的粒度分布及比表面积的四氟乙烯类聚合物的粉末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包含该粉末的粉末分散液。

技术介绍

[0002]热熔融性的四氟乙烯类聚合物的各种物性(电绝缘性、拒水拒油性、耐化学品性等)和熔融加工性优异。因此,四氟乙烯类聚合物的粉末其本身作为粉体涂料(参照专利文献1)或作为含有该四氟乙烯类聚合物的粉末分散液(参照专利文献2)被使用。
[0003]专利文献1公开了对从四氟乙烯类聚合物的聚合溶液回收的凝集物进行热处理后粉碎而得的比表面积为8~25m2/g、且平均粒径为1~100μm的粉末。但是,由于专利文献1是在静止状态下对凝集物进行热处理,易产生热处理程度的不均。所以,通过随后的粉碎而得的粉末的比表面积不易变小,且粒度分布易出现多峰性。
[0004]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中作为分散于粉末分散液的四氟乙烯类聚合物的粉末记载了比表面积在15m2/g以下且平均粒径在1μm以下的粉末。专利文献2还记载,如果粉末的平均粒径超过1μm,则粉末分散液中粉末的分散稳定性会下降。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

169339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7

08886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者们对提高上述粉末在粉末分散液中的分散稳定性的方法进行了认真探讨。其结果发现,如果将平均粒径调整到规定范围内、形成单峰性的粒度分布且减小比表面积,则粉末分散液中粉末的分散稳定性会提高。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粉末分散液中的分散稳定性优异的粉末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分散稳定性优异的粉末分散液。
[0012]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1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形态。
[0014][1]粉末的制造方法,一边使热熔融性的四氟乙烯类聚合物的凝集物流动一边在该四氟乙烯类聚合物的熔融温度以下对其进行热处理后粉碎,获得平均粒径大于1μm且在10μm以下、比表面积在1m2/g以上且小于8m2/g、具有单峰性的粒度分布的所述四氟乙烯类聚合物的粉末。
[0015][2]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四氟乙烯类聚合物是包含基于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单元或基于六氟丙烯的单元的四氟乙烯类聚合物。
[0016][3]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四氟乙烯类聚合物是具有极性官能团
的四氟乙烯类聚合物。
[0017][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凝集物的平均粒径为100μm~5mm。
[0018][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对所述凝集物进行热处理时的温度大于所述四氟乙烯类聚合物的熔融温度-100℃的温度。
[0019][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一边使所述凝集物在以中心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回转炉内滚动一边对其进行热处理。
[0020][7]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回转炉的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为0.01~5
°

[0021][8]如[6]或[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回转炉的转速为1~20rpm。
[0022][9]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凝集物在所述回转炉内的滞留时间为1~60分钟。
[0023][10]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凝集物的所述粉碎前的硬度在0.2N/mm以上。
[0024][11]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凝集物是通过所述四氟乙烯类聚合物的原料单体的聚合而形成的所述四氟乙烯类聚合物的粒子的凝集物。
[0025][12]粉末,其为热熔融性的四氟乙烯类聚合物的粉末,该粉末的平均粒径大于1μm且在10μm以下、比表面积在1m2/g以上且小于8m2/g、具有单峰性的粒度分布。
[0026][13]如[12]所述的粉末,所述粒度分布的半峰全宽为0.5~3.5μm。
[0027][14]粉末分散液,其中,包含[12]或[13]的粉末和液状分散介质。
[0028][15]如[14]所述的粉末分散液,该粉末分散液的粘度在1000mPa
·
s以下。
[0029]专利技术的效果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可简便地制得具有规定的平均粒径、粒度分布及比表面积的四氟乙烯类聚合物的粉末。还可获得该粉末及分散稳定性优异的粉末分散液。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术语的含义如下所述。
[0032]“平均粒径(D50)”是可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求出的对象物(粉末或凝集物)的体积基准累积50%径。即,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测定对象物的粒度分布并以对象物粒子的总体积为100%求出累积曲线、该累积曲线上累积体积达到50%的点处的粒径。
[0033]“D90”是同样测定的对象物的体积基准累积90%径。
[0034]“半峰全宽”是对象物的粒度分布曲线中峰高(最大值)的半高度下的峰的宽度。
[0035]“聚合物的熔融温度(熔点)”是指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法测定的熔融峰的最大值所对应的温度。
[0036]“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Tg)”是使用B型粘度计在室温下(25℃)转速60rpm的条件下测定的液状物的粘度。
[0037]“分散液的触变比”是指将在转速30rpm的条件下测定的分散液的粘度除以在转速60rpm的条件下测定的分散液的粘度而算出的值。
[0038]聚合物中的“单元”可以是由单体直接形成的原子团,也可以是通过规定方法对所得的聚合物进行处理而使其部分结构发生了转化的原子团。对聚合物所包含的基于单体A
的单元也简单记作“单体A单元”。
[0039]本专利技术的粉末的制造方法(以下,也称为“本法”)是一边使热熔融性的四氟乙烯类聚合物(以下,也称为“F聚合物”)的凝集物流动一边在F聚合物的熔融温度以下对其进行热处理后粉碎,获得D50大于1μm且在10μm以下、比表面积在1m2/g以上且小于8m2/g的F聚合物的粉末的方法。通过本法获得的F聚合物的粉末具有单峰性的粒度分布。
[0040]根据本法,对F聚合物的凝集物不是在静止状态、而是在使其流动的状态下进行热处理,因此加热中热量容易均匀地传递至凝集物,凝集物的表面被高度热处理,易形成为凝集物的内部软化的状态。进而,由于对处于该状态的凝集物还施加了流动所产生的适度冲击(振动),因此认为形成了整体致密、比表面积小、硬度(特别是表面硬度)高的凝集物。由于对经过这种热处理的凝集物进行粉碎,因此在所得粉末的D50变小的同时不易生成异形粒子。即,认为所得粉末的D50足够小,具有单峰性的粒度分布且比表面积小。
[0041]继而,如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粉末的制造方法,一边使热熔融性的四氟乙烯类聚合物的凝集物流动一边在所述四氟乙烯类聚合物的熔融温度以下对其进行热处理后粉碎,获得平均粒径大于1μm且在10μm以下、比表面积在1m2/g以上且小于8m2/g、具有单峰性的粒度分布的所述四氟乙烯类聚合物的粉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四氟乙烯类聚合物是包含基于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单元或基于六氟丙烯的单元的四氟乙烯类聚合物。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四氟乙烯类聚合物是具有极性官能团的四氟乙烯类聚合物。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凝集物的平均粒径为100μm~5mm。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对所述凝集物进行热处理时的温度大于所述四氟乙烯类聚合物的熔融温度-100℃的温度。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一边使所述凝集物在以中心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回转炉内滚动一边对其进行热处理。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回转炉的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田达也西舞笠井涉
申请(专利权)人:AG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