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作为显示驾驶时所需的信息等的车载用显示装置,有的具有显示面板、和覆盖显示面板的盖板部件。在这样的显示装置中,要求即使在受到了冲击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盖板部件的破损。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能够提高盖板部件的端部冲击性的车载用显示装置。
2、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027812号
3、根据车载用显示装置对车辆侧的固定位置,而冲击向盖板部件的传递方式发生改变。因此,例如要求即使在连显示装置的上端附近也固定在车辆侧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盖板部件的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连上端附近也固定在车辆侧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盖板部件的破损的显示装置。
2、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并达成目的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如下所述。
3、一种显示装置,是盖板部件、显示面板、以及固定于车辆的底部件依次层叠的车载用显示装置,其中,在上述盖板部件的厚度方向上,将从上述盖板部件朝向上述底部件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时,上述盖板部件具有: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侧的第一主面;上述第一方向侧的第二主面;将上述第一主面和上述第二主面连接的端面;以及上述第一主面与上述端面所形成的角部,上述底部件具有板部、以及从上述板部的上述第一方向侧的主面突出的肋,并且在上述第一方向侧的主面形成有相对于上述车辆固定的至少两个固定点,在将通过上述固定点中的两个固定点的中间点且相对于连结上述两个固定点彼此的
4、在式(1)中,t是上述盖板部件的在上述第一方向上的厚度(mm),q是由下式(2)求得的值。
5、在式(2)中,ed是上述底部件的杨氏模量(gpa),ecg是上述盖板部件的杨氏模量(gpa),en是上述第n层部件的杨氏模量(gpa),tn是上述第n层部件的有上述假想线d通过的区域的在上述第一方向上的厚度(mm),td是由下式(3)求得的值。
6、在式(3)中,a是上述底部件的上述板部的在上述第一方向上的厚度(mm),w2是上述底部件的上述肋中的距上述假想线d所通过的上述板部上的点最近的第一肋的宽度(mm),w1是上述第一肋与第二肋的距离(mm),上述第二肋位于通过上述假想线d所通过的上述板部上的点且与上述第一肋的中心线垂直的线所延伸的方向上,h是上述肋的在上述第一方向上的厚度(mm),b由下式(4)表示。
7、式(4)中的a、w1、w2以及h与上述式(3)相同。
8、q≤109.17t2-165.5t+94.058…式(1)
9、q=ed·td2/(ecq·t2+…+en·tn2)/100…式(2)
10、
11、
12、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达成目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如下所述。
13、一种显示装置,是盖板部件、显示面板、以及固定于车辆的底部件依次层叠的车载用显示装置,其中,在上述盖板部件的厚度方向上,将从上述盖板部件朝向上述底部件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时,上述盖板部件具有: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侧的第一主面;上述第一方向侧的第二主面;将上述第一主面和上述第二主面连接的端面;以及上述第一主面与上述端面所形成的角部,上述底部件具有板部、以及从上述板部的上述第一方向侧的主面突出的肋,并且在上述第一方向侧的主面形成有相对于上述车辆固定的一个固定点,在将通过上述固定点且包含上述固定点处的上述盖板部件的厚度方向和铅垂方向的假想面设为假想面r,将上述盖板部件的主面与上述假想面r的交叉线的长度设为距离yhcg,将上述显示面板的主面与上述假想面r的交叉线中的从上端到与上述固定点对应的点为止的长度设为距离yh的情况下,上述距离yh与上述距离yhcg之比yh/yhcg为0.5以下,若将上述盖板部件的上述角部的距上述固定点的距离最短的位置设为等距离点,将在上述角部上距上述等距离点成为规定距离范围内的位置设为基准点,将通过上述基准点以及上述底部件并且相对于上述第一方向倾斜30°以上且45°以下的假想线设为假想线d,将n设为2以上的整数,则在上述假想线d上,除上述底部件之外的情况下,配置有从作为第一层的上述盖板部件到第n层为止的部件,并满足下式(1)。
14、在式(1)中,t是上述盖板部件的在上述第一方向上的厚度(mm),q是由下式(2)求得的值。
15、在式(2)中,ed是上述底部件的杨氏模量(gpa),ecg是上述盖板部件的杨氏模量(gpa),en是上述第n层部件的杨氏模量(gpa),tn是上述第n层部件的有上述假想线d通过的区域的在上述第一方向上的厚度(mm),td是由下式(3)求得的值。
16、在式(3)中,a是上述底部件的上述板部的在上述第一方向上的厚度(mm),w2是上述底部件的上述肋中的距上述假想线d所通过的上述板部上的点最近的第一肋的宽度(mm),w1是上述第一肋与第二肋的距离(mm),上述第二肋位于通过上述假想线d所通过的上述板部上的点且与上述第一肋的中心线垂直的线所延伸的方向上,h是上述第一肋以及上述第二肋的在上述第一方向上的厚度(mm),b由下式(4)表示。
17、式(4)中的a、w1、w2以及h与上述式(3)相同。
18、q≤109.17t2-165.5t+94.058…式(1)
19、q=ed·td2/(ecg·t2+…+en·tn2)/100…式(2)
20、
21、
22、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在连显示装置的上端附近也固定在车辆侧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盖板部件的破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是盖板部件、显示面板、以及固定于车辆的底部件依次层叠的车载用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2.一种显示装置,是盖板部件、显示面板、以及固定于车辆的底部件依次层叠的车载用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显示装置,是盖板部件、显示面板、以及固定于车辆的底部件依次层叠的车载用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2.一种显示装置,是盖板部件、显示面板、以及固定于车辆的底部件依次层叠的车载用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