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电缆绝缘电阻测试屏蔽转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841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电缆绝缘电阻测试屏蔽转接器,包括:试验平台、屏蔽层基座、屏蔽层、绝缘底座、主顶针、副顶针、电缆接头、受测绝缘电阻;屏蔽层基座内嵌在试验平台上为其预设的孔洞内,屏蔽层基座的上方固定有屏蔽层,屏蔽层基座的中心设有一通孔,通孔内内嵌有一绝缘柱形材料制成的绝缘底座,绝缘底座设有一供线缆内嵌的同心穿孔,同心穿孔中内嵌受测绝缘电阻,受测绝缘电阻上端和电缆接头形成电连接所述绝缘底座的线缆内穿孔的下方内嵌有一用于电路连接主顶针,屏蔽层基座上设有至少六组副顶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高受测绝缘电阻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保证电路连接的稳定性、安全可靠、用途多样。安全可靠、用途多样。安全可靠、用途多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电缆绝缘电阻测试屏蔽转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到电路
,具体是一种变压器电缆绝缘电阻测试屏蔽转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变压器及线圈类电力设备的绝缘电阻测试仪的试验电压等级为直流 500伏至5000伏,测试电源输出电缆要求芯线与外绝缘层之间加一层屏蔽层后,这样芯线与屏蔽层之间耐压不低于直流5000伏,且绝缘电阻值大于10GΩ,转接头屏蔽层要求连续且信号包络芯线,对地绝缘值大于10GΩ;常规信号绝缘电阻端部电路切换转接使用高压真空继电器或是接触器,真空继电器存在成本高且屏蔽层无法连续包络,造成测试值不稳定或不准确,甚至无法测试的情况,真空接触器不仅存在与真空继电器相同的问题,还在体积上占用更大空间,因此无法将这项试验实现智能控制和与其他项目测试试验同电缆测试;所以现有的技术需要一种可以提高受测绝缘电阻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且用途多样的电阻测试屏蔽转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电缆绝缘电阻测试屏蔽转接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变压器电缆绝缘电阻测试屏蔽转接器,包括:试验平台、屏蔽层基座、屏蔽层、绝缘底座、主顶针、副顶针、电缆接头、受测绝缘电阻;所述试验平台为一绝缘的平台,圆盘结构的屏蔽层基座内嵌在试验平台上为其预设的孔洞内,屏蔽层基座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一金属罩结构的屏蔽层,屏蔽层基座的中心设有一通孔,通孔内内嵌有一绝缘柱形材料制成的绝缘底座,绝缘底座设有一供线缆内嵌的同心穿孔,同心穿孔中内嵌受测绝缘电阻,受测绝缘电阻不穿透绝缘底座,受测绝缘电阻上端和电缆接头形成电连接,电缆接头的外围卡接在屏蔽层上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底座的线缆内穿孔的下方内嵌有一用于电路连接主顶针,屏蔽层基座上设有至少六组贯穿的圆周阵列通孔,每组通孔内嵌有一组副顶针。
[0006]优选的,所述副顶针,包括:副金属杆、副按压端、副滑动套筒、副弹簧、副触电端;所述副金属杆为铜质的金属杆,副滑动套筒外嵌在副金属杆上和副金属杆形成外嵌滑动结构,副金属杆远离副滑动套筒的一端设有一直径大于副金属杆的圆柱形结构形成副按压端,副按压端和副滑动套筒之间采用副弹簧同心连接,保证副金属杆、副滑动套筒互相滑动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副滑动套筒不会从副金属杆上脱离;副滑动套筒为绝缘材料制成,副顶针采用副滑动套筒内嵌在屏蔽层基座中。
[0007]优选的,所述主顶针,包括:主金属杆、主按压端、主滑动套筒、主弹簧、主触电端;所述主金属杆为铜质的金属杆,主滑动套筒外嵌在主金属杆上和主金属杆形成外嵌滑动结构,主金属杆远离主滑动套筒的一端设有一直径大于主金属杆的圆柱形结构形成主按压
端,主按压端和主滑动套筒之间采用主弹簧同心连接,保证主金属杆、主滑动套筒互相滑动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主滑动套筒不会从主金属杆上脱离;主滑动套筒为绝缘材料制成,主顶针采用主滑动套筒内嵌在绝缘底座的同心穿孔中,主金属杆上远离主按压端的一端设为主触电端。
[0008]优选的,在主弹簧、副弹簧常态时,主顶针的主触电端不和受测绝缘电阻接触,副顶针的副触电端不和屏蔽层接触。
[0009]优选的,为了避免屏蔽层和电缆接头形成电穿透,所述电缆接头和屏蔽层之间设置有一圈绝缘材料进行环绕绝缘。
[0010]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为伸缩式电缸或者伸缩式液压杆,升降机构的伸缩端固定有一金属盘结构的触电金属座,触电金属座和屏蔽层基座同心,且位于所有的副顶针和主顶针的正下方。
[0011]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和触电金属座的连接面上设置有绝缘层绝缘隔离。
[0012]使用时,先为升降机构外接可控制升降的控制器;再准备一台专业的绝缘电阻测试设备(本申请主要保护的是绝缘电阻测试设备和测试系统之间的转接结构组成,绝缘电阻测试的测试设备为现有的成熟技术,非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绝缘电阻测试设备本申请为直接采用的外接设备),再利用专用测试电缆(这里专用测试电缆指的是可以承受高电压或者超高电压且绝缘性能达标的电缆)将绝缘电阻测试设备的测试端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触电金属座和电缆接头上端,当需要检测受测绝缘电阻时,利用外接的控制器控制升降机构的伸缩端伸长进而将触电金属座抬升,使触电金属座同时挤压主顶针、副顶针的主按压端和副按压端,并触电金属座和主按压端、副按压端形成接触电连接,此时触电金属座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继续上升,进而推动主按压端、副按压端,使得副金属杆和主金属杆被推动在副滑动套筒、主滑动套筒内滑动,直至主金属杆上的主触电端和受测绝缘电阻接触并形成电连接;副顶针的副金属杆向前伸长,穿透屏蔽层基座上的通孔和副滑动套筒,直至副触电端和屏蔽层接触,使得副触电端和屏蔽层形成电连接,进而,绝缘电阻测试设备

触电金属座

主顶针

受测绝缘电阻

电缆接头

绝缘电阻测试设备,之间的电路被导通,再绝缘电阻测试设备通过用专用测试电缆给触电金属座、电缆接头施加电压,进行高电压测试,因为屏蔽层和受测绝缘电阻的一端均由触电金属座统一接电,所以屏蔽层和受测绝缘电阻的一端为等同电位,如果不设立屏蔽层和副顶针,直接利用触电金属座给主顶针通电加压,这样直接测试主顶针和受测绝缘电阻接触前,或者接触前一瞬间,主顶针会和外部导体或者绝缘体之间产生泄漏电流,会直接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让屏蔽层与受测绝缘电阻正压端等电压,在等电压情况下因为无电势差,缺少电流泄漏条件,就避免了因为泄漏电流造成测量不准确的问题,同样的为了进一步减小泄漏电流的产生,所以副顶针的数量采用的是多组,多组副顶针保证均匀分布,在屏蔽层上形成一个均匀分布的电场,进一步保证屏蔽层与主顶针处于等电位,提高受测绝缘电阻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所述主顶针、副顶针上的主弹簧和副弹簧的设计可以保证在测试过程中,主顶针、副顶针会持续按压接触触电金属座,增强接触面紧密度,保证电路连接的稳定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提高受测绝缘电阻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屏蔽层的设立,因为屏蔽层和受测绝缘电阻的一端均由触电金属座统一接电,所以屏蔽层和受测绝缘电阻的一端为等同电位,
如果不设立屏蔽层和副顶针,直接利用触电金属座给主顶针通电加压,这样直接测试主顶针和受测绝缘电阻接触前,或者接触前一瞬间,主顶针会和外部导体或者绝缘体之间产生泄漏电流,会直接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让屏蔽层与受测绝缘电阻正压端等电压,在等电压情况下因为无电势差,缺少电流泄漏条件,就避免了因为泄漏电流造成测量不准确的问题,同样的为了进一步减小泄漏电流的产生,所以副顶针的数量采用的是多组,多组副顶针保证均匀分布,在屏蔽层上形成一个均匀分布的电场,进一步保证屏蔽层与主顶针处于等电位,提高受测绝缘电阻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0015]2保证电路连接的稳定性:通过述主顶针、副顶针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电缆绝缘电阻测试屏蔽转接器,包括:试验平台(1)、屏蔽层基座(2)、屏蔽层(3)、绝缘底座(4)、主顶针(5)、副顶针(6)、升降机构(7)、电缆接头(9)、受测绝缘电阻(10);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平台(1)为一绝缘的平台,圆盘结构的屏蔽层基座(2)内嵌在试验平台(1)上为其预设的孔洞内,屏蔽层基座(2)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一金属罩结构的屏蔽层(3),屏蔽层基座(2)的中心设有一通孔,通孔内内嵌有一绝缘柱形材料制成的绝缘底座(4),绝缘底座(4)设有一供线缆内嵌的同心穿孔,同心穿孔中内嵌受测绝缘电阻(10),受测绝缘电阻(10)不穿透绝缘底座(4),受测绝缘电阻(10)上端和电缆接头(9)形成电连接,电缆接头(9)的外围卡接在屏蔽层(3)上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底座(4)的线缆内穿孔的下方内嵌有一用于电路连接主顶针(5),屏蔽层基座(2)上设有至少六组贯穿的圆周阵列通孔,每组通孔内嵌有一组副顶针(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电缆绝缘电阻测试屏蔽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顶针(6),包括:副金属杆(61)、副按压端(62)、副滑动套筒(63)、副弹簧(64)、副触电端(65);所述副金属杆(61)为铜质的金属杆,副滑动套筒(63)外嵌在副金属杆(61)上和副金属杆(61)形成外嵌滑动结构,副金属杆(61)远离副滑动套筒(63)的一端设有一直径大于副金属杆(61)的圆柱形结构形成副按压端(62),副按压端(62)和副滑动套筒(63)之间采用副弹簧(64)同心连接,保证副金属杆(61)、副滑动套筒(63)互相滑动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副滑动套筒(63)不会从副金属杆(61)上脱离;副滑动套筒(63)为绝缘材料制成,副顶针(6)采用副滑动套筒(63)内嵌在屏蔽层基座(2)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义禅纪小剑康新月骆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智领创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