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井下的滑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825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井下的滑套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在第一接头内设有第一通孔;第一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套和保护外套,在保护外套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第二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包括通过第一销钉与第一接头连接的活塞、通过第二销钉与连接套连接的关闭套,以及通过第三销钉与第二接头连接的保护套,其中,关闭套与保护套间隔布置。其中,活塞构造成能够在液压的作用下剪断第一销钉、第二销钉和第三销钉,从而促使关闭套与保护套向下游运动,进而通过关闭套来封闭所述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井内落物的问题,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了对采油通道的使用和后期修井的作业的影响。了对采油通道的使用和后期修井的作业的影响。了对采油通道的使用和后期修井的作业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井下的滑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油气田钻井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井下的滑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漏失井在完井作业时,通常无法直接通过循环洗井替出井内泥浆。因此,需要在井内下入封隔器和配套工具,从而完成对井筒的封堵。封堵后需在井内继续下入循环滑套进行循环替浆,替浆完成后关闭滑套,由此建立生产通道。
[0003]目前,在塔河油田中主要采用投球打压来关闭循环滑套的方式。投球打压关闭模式主要通过球座筒和球落入井内,从而实现对滑套的关闭作用。但是,这样会严重影响后期采油通道的使用和后期修井的作业。
[0004]然而,现有技术中仍没有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井下的滑套装置,其能够通过向活塞施压来推动关闭套沿轴向运动而封闭第二通孔,进而完成对滑套的关闭工作。相比于常规投球关闭滑套的方式而言,本技术解决了井内落物的问题,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了对采油通道的使用和后期修井的作业的影响。
[0006]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井下的滑套装置,包括沿纵向延伸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设置在上游端的第一接头,以及设置在下游端的第二接头,其中,在所述第一接头内设有用于引导液体的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本体内的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的连接套,以及保护外套,其中,所述保护外套的上游端与所述连接套连接,下游端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在所述保护外套上沿径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内的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通过第一销钉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的活塞、设置在所述活塞的下游并通过第二销钉与所述连接套连接的关闭套,以及设置在所述关闭套的下游并通过第三销钉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的保护套,其中,所述关闭套与所述保护套间隔布置,其中,所述活塞构造成能够在液压的作用下剪断所述第一销钉、所述第二销钉和所述第三销钉,从而促使所述关闭套与所述保护套向下游运动,进而通过所述关闭套来封闭所述第二通孔。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包括构造成中空套筒的第一活塞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活塞部分上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活塞部分。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构造成中空套筒,并且与所述第一活塞部分之间形成有腔室,从而允许所述第二活塞部分在轴向上运动。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套与所述第一活塞部分的接合处形成有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台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活塞部分的轴向运动行程。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关闭套构造成中空套筒,并且所述关闭套的长度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套构造成阶梯套筒,并且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径比所述第二部分的直径大。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关闭套的底端与所述第二通孔的顶端平齐,所述保护套的顶端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底端平齐。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保护外套与所述关闭套的接合处形成有径向向内倾斜延伸的第二台阶。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与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连接套之间、所述关闭套与所述保护外套之间,以及所述保护套与所述保护外套之间均设有密封件。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圈和背圈中的至少一种。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图中:
[0017]图1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井下的滑套装置的结构。
[0018]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为方便理解,方向性用语“纵向”或“轴向”或类似用语指的是用于井下的滑套装置的长度方向,即图1中的竖直方向。方向性用语“横向”或“径向”或类似用语指的是垂直于“纵向”或“轴向”的方向,即图1中的水平方向。方向性用语“上游”或“上方”或类似用语指的是靠近井口的方向,即图1中的顶端方向。方向性用语“下游”或“下方”或类似用语指的是远离井口的方向,即图1中的底端方向。
[0020]图1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井下的滑套装置100的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用于井下的滑套装置100主要包括本体10。本体10包括第一接头11、第二接头12、第一连接组件20以及第二连接组件30。其中,第一接头11处于本体10的上游端,第二接头12处于本体10的下游端。第一连接组件20设置在本体10的中间,并且分别与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组件30设置在第一连接组件20的内部,并且分别与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固定连接。
[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第一接头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构造成能够引导来自上游的液体流入到第一连接组件20的内部,这样有助于后续在漏失井内进行替浆、洗井的作业。
[0022]根据本技术,第一连接组件20包括连接套21和保护套22。连接套21与保护套22均构造成中空套筒结构,并且连接套21处于保护套22的上游。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连接套21与第一接头11之间、保护套22与第二接头12之间以及连接套21与保护套22之间均为螺纹连接。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第一接头11、第二接头12以及第一连接组件20之间具有更牢固的连接关系。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保护套22上沿径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23。第二通孔23与第一通孔共同实现如上所述的漏失井进行替浆、洗井的作业。
[0023]根据本技术,第二连接组件30包括活塞31、关闭套32以及保护套33。其中,活塞31处于顶部,并且通过第一销钉1与第一接头11形成固定连接。关闭套32处于中部,并且
通过第二销钉2与连接套21形成固定连接。此外,关闭套32的上游端与活塞31的下游端贴合。这样,在后续关闭滑套的过程中,活塞31能够更容易地推动关闭套32而一同向下游运动。保护套33处于底部,并且通过第三销钉3与第二接头12形成固定连接。此外,初始状态下关闭套32与保护套33间隔布置。这样,使得第二通孔23与外部连通,从而有助于在漏失井内进行替浆、洗井的作业。
[0024]根据本技术,在液压的作用下活塞31能够依次进入到三个不同工作阶段,包括如下内容。
[0025]第一工作阶段:活塞31在液压的作用下剪断第一销钉1,并且继续下游运动。
[0026]第二工作阶段:活塞31在液压的作用下促使关闭套32剪断第二销钉2,并且与关闭套32一同向下游运动,直至关闭套32与保护套33抵接而实现对第二通孔23的部分关闭。
[0027]第三工作阶段:活塞31在液压的作用下促使保护套33剪断第三销钉3,并且与关闭套32和保护套33一同向下游运动,直至保护套33与第二接头12抵接而实现对第二通孔23的封闭。
[0028]根据本技术,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井下的滑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纵向延伸的本体(10),所述本体(10)包括设置在上游端的第一接头(11),以及设置在下游端的第二接头(12),其中,在所述第一接头(11)内设有用于引导液体的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本体(10)内的第一连接组件(20),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0)包括与所述第一接头(11)连接的连接套(21),以及保护外套(22),其中,所述保护外套(22)的上游端与所述连接套(21)连接,下游端与所述第二接头(12)连接,在所述保护外套(22)上沿径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23);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0)内的第二连接组件(30),所述第二连接组件(30)包括通过第一销钉(1)与所述第一接头(11)连接的活塞(31)、设置在所述活塞(31)的下游并通过第二销钉(2)与所述连接套(21)连接的关闭套(32),以及设置在所述关闭套(32)的下游并通过第三销钉(3)与所述第二接头(12)连接的保护套(33),其中,所述关闭套(32)与所述保护套(33)间隔布置,其中,所述活塞(31)构造成能够在液压的作用下剪断所述第一销钉(1)、所述第二销钉(2)和所述第三销钉(3),从而促使所述关闭套(32)与所述保护套(33)向下游运动,进而通过所述关闭套(32)来封闭所述第二通孔(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井下的滑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1)包括构造成中空套筒的第一活塞部分(311),以及从所述第一活塞部分(311)上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活塞部分(3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井下的滑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梅罗荣樊凌云张丽英侯晓娇李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