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装置及涂布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812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4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烘干装置及涂布设备,涉及电池技术领域。一种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室和加热组件。烘干室用于容纳待烘干件,烘干室具有面向待烘干件的第一烘干侧,第一烘干侧设有供流体介质进入烘干室的多个第一进风部。加热组件设置于第一烘干侧,加热组件被配置为烘干待烘干件。第一烘干侧还设有回风部,相邻的两个第一进风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回风部,回风部被配置为供烘干室内的流体介质排出烘干室。回风部设置在两个第一进风部之间能够将两个第一进风部之间的流体介质排出并带走热量,避免热量在两个第一进风部之间汇集,提高待烘干件的加热均匀性。加热均匀性。加热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烘干装置及涂布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及涂布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锂离子电池在通讯领域、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汽车、航天航空、船舶等应用及逐渐普及,对电池的高续航里程及安全性能的要求愈发强烈,对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涂布工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对极片的烘干环节,直接影响极片的成型质量。
[0003]因此,如何提高对极片的烘干质量成为电池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烘干装置及涂布设备,以提高极片的烘干质量。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烘干装置,包括烘干室和加热组件。所述烘干室用于容纳待烘干件,所述烘干室具有面向所述待烘干件的第一烘干侧,所述第一烘干侧设有供流体介质进入所述烘干室的多个第一进风部。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烘干侧,所述加热组件被配置为烘干所述待烘干件。其中,所述第一烘干侧还设有回风部,相邻的两个第一进风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回风部,所述回风部被配置为供所述烘干室内的流体介质排出所述烘干室。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的两个第一进风部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回风部,回风部能够将烘干室内的流体介质排出烘干室,当从相邻的两个第一进风部向烘干室内提供流体介质,流体介质作用于待烘干件后被待烘干件向两个第一进风部之间引导,使得流体介质携带的热量在两个第一进风部之间汇聚,造成相邻的两个第一进风部之间对应的部分被过度加热,使得待烘干件各处加热不均,回风部设置在两个第一进风部之间能够将两个第一进风部之间的流体介质排出并带走热量,避免热量在两个第一进风部之间汇集,提高待烘干件的加热均匀性。
[0007]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在第一方向上面向所述待烘干件的第一壁,所述第一进风部、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回风部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壁;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被配置为调节所述第一壁与所述待烘干件在所述第一方向的距离。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驱动单元能够驱动设置了第一进风部、加热组件和回风部的第一壁移动,以调节第一壁与待烘干件与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从而调节加热组件与待烘干件之间的距离,以满足不同的加热需求,提高加热质量。
[0009]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第一进风室,所述第一进风室与所述烘干室通过第一壁隔开,所述第一进风部、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回风部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壁;其中,所述第一进风部用于供所述第一进风室内的流体介质进入所述烘干室。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烘干装置还包括第一进风室,流体介质进入第一进风室后从多
个第一进风部进入烘干室,使得流体介质能够被较为均匀地分布在烘干室内,从而提高待烘干件的加热均匀性。第一进风室与烘干室共用第一壁并通过第一壁隔开,能够减小烘干装置的体积。
[0011]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回风室和循环单元,所述回风室被配置为容纳从所述回风部排出的流体介质,所述循环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回风室内的流体介质导入所述第一进风室。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从回风部排出的流体介质能够容纳于回风室,再在循环单元的作用下进入第一进风室,从而能够经过第一进风部进入烘干室内,能够循环利用烘干室内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减少能耗。
[0013]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干室还具有在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烘干侧相对布置的第二烘干侧,所述第二烘干侧设有供流体介质进入所述烘干室的多个第二进风部。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进风部能够使流体介质从烘干室的第二烘干侧进入烘干室,能够加快烘干室内的流体介质的流动,从而加快热量在烘干室内流动,以使热量在烘干室内均匀分布,提高待烘干件的加热均匀性。
[0015]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面向所述待烘干件的第一壁和与所述第一壁相对布置的第二壁;所述第一进风部、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回风部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二进风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壁;所述烘干室在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二壁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二壁与所述第一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驱动单元能够驱动第二壁移动以调节第二壁与第一壁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以适应沿第一方向不同尺寸的待烘干件。
[0017]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一进风部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加热组件。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的两个第一进风部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加热组件,使得第一进风部在向烘干室内提供流体介质时能够随着流体介质的流动将加热组件的热量带至烘干室的各个位置,提高热量分布均匀性,从而提高待烘干件的加热均匀性。
[0019]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吹风部,所述吹风部被配置为向所述加热组件提供流体介质,以调节所述加热组件的温度。
[0020]上述技术方案中,吹风部能够向加热组件提供流体介质,以调节加热组件的温度,比如吹风部向加热组件提高冷气,以对加热组件冷却降温,可提高加热组件的寿命。
[0021]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安装架和加热单元,所述安装架设置于所述第一烘干侧,所述加热单元和所述吹风部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架。
[0022]上述技术方案中,加热单元和吹风部均设置于安装架,使得吹风部靠近加热单元设置,从吹风部进入的流体介质能够直接或者经过较短的距离即可作用于加热单元,减小吹风部提供的流体介质对烘干室内的温度的影响。
[0023]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防护件,所述防护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并围设于所述加热单元的外周。
[0024]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护件的设置能够将加热单元和待烘干件隔开,避免待烘干件与加热单元直接接触而损伤待烘干件。
[0025]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第一进风部中的一者与所述回风部之间的距离和所述两个第一进风部中的另一者与所述回风部之间的距离相等。
[0026]上述技术方案中,回风部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一进风部之间的中间位置,有利于提高烘干室内热量分布均匀性。
[0027]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涂布设备,包括涂布装置和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用于对涂布于所述基材上的涂层进行烘干。
[0028]上述技术方案中,涂布设备的烘干室内设置有回风部,回风部能够将烘干室内的流体介质排出烘干室,当从相邻的两个第一进风部向烘干室内提供流体介质,流体介质作用于待烘干件后被待烘干件向两个第一进风部之间引导,使得流体介质携带的热量在两个第一进风部之间汇集,造成相邻的两个第一进风部之间对应的部分被过度加热,使得待烘干件各处加热不均,回风部设置在两个第一进风部之间能够将两个第一进风部之间的流体介质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室,用于容纳待烘干件,所述烘干室具有面向所述待烘干件的第一烘干侧,所述第一烘干侧设有供流体介质进入所述烘干室的多个第一进风部;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烘干侧,所述加热组件被配置为烘干所述待烘干件;其中,所述第一烘干侧还设有回风部,相邻的两个第一进风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回风部,所述回风部被配置为供所述烘干室内的流体介质排出所述烘干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在第一方向上面向所述待烘干件的第一壁,所述第一进风部、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回风部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壁;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被配置为调节所述第一壁与所述待烘干件在所述第一方向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第一进风室,所述第一进风室与所述烘干室通过第一壁隔开,所述第一进风部、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回风部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壁;其中,所述第一进风部用于供所述第一进风室内的流体介质进入所述烘干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回风室和循环单元,所述回风室被配置为容纳从所述回风部排出的流体介质,所述循环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回风室内的流体介质导入所述第一进风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还具有在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烘干侧相对布置的第二烘干侧,所述第二烘干侧设有供流体介质进入所述烘干室的多个第二进风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面向所述待烘干件的第一壁和与所述第一壁相对布置的第二壁;所述第一进风部、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回风部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二进风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壁;所述烘干室在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二壁移动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银祥金鹏郭超廖能武李立军亢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