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段差的内孔空刀槽及内孔加工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794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涉及超大段差轴套类内孔空刀槽及内孔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大段差的内孔空刀槽及内孔加工刀具。包括相互连接的刀片和刀柄,所述刀片横截面形状类似逗号形,刀片设计无阻碍返屑R连接角度,所述逗号形刀片包括上部的连接部与下部尖端的切削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刀柄前端的避让部连接,且两者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避让部横截面为橄榄形,所述避让部与后端刀柄采用偏心圆相交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抵抗应力集中,增加切削刃和避让部位强度,提升强度及韧性并保证了刀具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综合要素比目前所有内孔、内孔空槽类刀具在力学与强度方面增强很多倍,保证产品的连续加工。保证产品的连续加工。保证产品的连续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大段差的内孔空刀槽及内孔加工刀具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超大段差轴套类内孔空刀槽及内孔加工
,具体为一种超大段差的内孔空刀槽及内孔加工刀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模具业的迅速发展,零部件的形状越来越复杂,其目的是节省模具空间、零件组合改为一个整体减少零部件、减轻产品重量、增加产品使用寿命、增加强度、节省资源、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等等。而有些零部件的结构已经超越了现有刀具器材的加工范围。
[0003]例我司2017年就接触过来自海外的超大段差内孔空刀的零部件,有内径最小为2.5mm空刀直径4.5mm,长度15mm以内的产品。还有外径8mm内径3.99mm长度28mm内孔空刀直径5mm等不同规格产品。接触到最大段差为内径8mm,空刀直径18mm的大段差的产品。经过多方查找根本询不到合适的刀具及加工器材。
[0004]目前现有内孔及内孔空刀槽刀具的切削刃与刀柄连接处全部采用圆、方圆连接的。段差小,无法加工段差大的产品。如果按现有的刀具的形状设计大段差的内孔空刀槽刀,理论上这样的刀具是能够制作出来,但是在加工产品时由于刀片过大,刀片与刀柄的连接杆部过细强度不够,轻易受切削力的冲击产生应力集中断掉,无法实现加工。所以到目前为止没有小径的内孔、内孔空刀槽刀具、也没有段差大的内孔及空刀槽刀具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超大段差内孔空刀槽难以加工的技术难关,提供一种超大段差的内孔空刀槽及内孔加工刀具。
[0006]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大段差的内孔空刀槽及内孔加工刀具,包括相互连接的刀片和刀柄,其特征是,所述刀片横截面形状类似逗号形,刀片设计无阻碍返屑R连接角度,所述逗号形刀片包括上部的连接部与下部尖端的切削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刀柄前端的避让部连接,且两者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避让部横截面为橄榄形,所述避让部与后端刀柄采用偏心圆相交连接方式。
[0007]所述刀具为整体刀具,所述整体刀具的刀片和刀柄为整体结构,刀柄通过螺塞连接刀套,适合加工内径7mm以下小内径产品。
[0008]所述刀具为分体组合刀具,所述分体组合刀具的刀片通过内六角沉头螺钉连接于刀柄的避让部前端,刀柄通过螺塞连接刀套,适合加工内径7mm以上产品。
[0009]所述分体组合刀具为销孔定位方式:所述刀片的连接部上开设内六角沉头螺钉连接孔,其两侧开设定位销连接孔,所述避让部前端开孔与内六角沉头螺钉连接孔、定位销连接孔对应。
[0010]所述分体组合刀具为燕尾键槽定位方式:所述刀片的连接部上开设内六角沉头螺钉连接孔,其下方开设燕尾键槽,所述避让部前端为插入燕尾键槽的燕尾定位键,所述燕尾定位键开孔与内六角沉头螺钉连接孔对应,刀套根据刀柄直径设定为最小间隙滑动配合。
[0011]所述燕尾键槽定位方式的刀柄包括圆形刀柄。
[0012]所述圆形刀柄增加定位扁,定位扁与切削刃相对,目的是固定刀具切削刃的方向,按定位扁与刀套有螺塞螺纹方向放入固定刀套内,定位扁与螺塞对准,旋紧螺塞即可固定刀柄。
[0013]所述刀片的直径小于产品孔径0.05mm

1mm。
[0014]本技术打破传统的内孔类刀具的形状结构,采用偏心圆相交、橄榄形来作避让连接部位,打破传统的方杆和圆杆避让连接形状。同时本技术切削刃采用逗号形状,也比目前内孔类刀具的形状有所区别。以上此两处区别使抵抗应力集中,增加切削刃和避让部位强度。本技术的刀片刀刃与避让连接部位两处截面积是现有刀具此两处截面积的大2.5倍以上,提升强度及韧性并保证了刀具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综合要素比目前所有内孔、内孔空槽类刀具在力学与强度方面增强很多倍,保证产品的连续加工。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刀具组装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分体组合刀具组装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定位销孔定位分体组合刀具整体部件爆炸结构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燕尾槽定位分体组合刀具整体部件爆炸结构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定位销孔定位分体组合刀具刀片立体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定位销孔定位分体组合刀具刀片平面图。
[0021]图7为本技术燕尾槽定位分体组合刀具刀片立体图。
[0022]图8为本技术燕尾槽定位分体组合刀具刀片平面图。
[0023]图9为本技术加工产品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技术(左)与现有圆柄(中)、方圆柄(右)刀片及避让部截面对比图。
[0025]图中:1、刀片,2、刀柄,3、避让部,4、螺塞,5、刀套,6、内六角沉头螺钉,7、内六角沉头螺钉连接孔,8、定位销连接孔,9、燕尾键槽,10、燕尾定位键,11、连接部,12、切削部,13、定位销,14、产品,15、无阻碍返屑R连接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7]以下实例只是对本技术的局限规格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0028]本实施例按内径8mm、空刀直径18mm的产品说明:按回转体设备来计算其段差刀具的避让杆径在2.8mm以下,刀的直径必须小于直径(8mm)减0.05mm 至1mm为宜,这样利于对刀加工,大点的利于排屑,但是这样避让杆就会相对缩小。如此大的段差、刀具避让处的强度根本承受不住切削力的应力集中,轻易就折断。如果采用放电加工,电极需旋转加工产品是最经济实惠的。电极计算:孔径8mm除以2等于4mm,4mm乘以2加上8mm等于16mm,这样计算在没有装夹杆的情况下,满负荷才能加工直径16mm,是不现实的,如果加上装夹部位的尺寸
假设按直径2mm能装夹的情况下,计算最大限度能加工直径12mm的产品。根本加工不了段差单边5mm、空刀直径18mm的产品,旋转轴的加工方式及电极根本无法实现。假如作特殊形状的电极来加工类似产品,需要分段加工,时间需要十几倍才能完成这样的产品,由于分段加工所以且质量低、成本巨高。
[0029]本技术提供一种超大段差的内孔空刀槽及内孔加工刀具,包括相互连接的刀片1和刀柄2,所述刀片1横截面形状类似逗号形,刀片1设计无阻碍返屑R连接角度,所述逗号形刀片1包括上部的连接部11与下部尖端的切削部12,所述连接部11与所述刀柄2前端的避让部3连接,且两者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避让部3横截面为橄榄形,所述避让部3与后端刀柄2采用偏心圆相交连接方式。
[0030]如图1所述刀具为整体刀具,所述整体刀具的刀片1和刀柄2为整体结构,刀柄2通过螺塞4连接刀套5,适合加工内径7mm以下小内径产品。
[0031]如图2,所述刀具为分体组合刀具,所述分体组合刀具的刀片1通过内六角沉头螺钉6连接于刀柄2的避让部3前端,刀柄2通过螺塞4连接刀套5,适合加工内径7mm以上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段差的内孔空刀槽及内孔加工刀具,包括相互连接的刀片和刀柄,其特征是,所述刀片横截面形状类似逗号形,刀片设计无阻碍返屑R连接角度,所述逗号形刀片包括上部的连接部与下部尖端的切削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刀柄前端的避让部连接,且两者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避让部横截面为橄榄形,所述避让部与后端刀柄采用偏心圆相交连接方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段差的内孔空刀槽及内孔加工刀具,其特征是,所述刀具为整体刀具,所述整体刀具的刀片和刀柄为整体结构,刀柄通过螺塞连接刀套,适合加工内径7mm以下小内径产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段差的内孔空刀槽及内孔加工刀具,其特征是,所述刀具为分体组合刀具,所述分体组合刀具的刀片通过内六角沉头螺钉连接于刀柄的避让部前端,刀柄通过螺塞连接刀套,适合加工内径7mm以上产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大段差的内孔空刀槽及内孔加工刀具,其特征是,所述分体组合刀具为销孔定位方式:所述刀片的连接部上开设内六角沉头螺钉连接孔,其两侧开设定位销连接孔,所述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珲张毅宾杨晓瑛
申请(专利权)人:盘起工业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