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气载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792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载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其包括采样器及与其连接的荧光检测仪,采样器包括采样瓶及设置于其上的采样瓶盖;采样瓶盖贯穿设置有空气导管,空气导管包括进气导管和出气导管,进气导管设置有进气泵,采样瓶的底端设置有取样管,取样管与荧光检测仪弹性连接;荧光检测仪包括荧光检测器及与其连接的荧光检测试剂棒,荧光检测试剂棒置于取样管的内部,荧光检测试剂棒的顶端设置有活塞,活塞通过开设于采样瓶底部的样液口卡置于采样瓶的底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使用便捷、灵敏度高、精密度高、检测快速、可重复利用等特点。可重复利用等特点。可重复利用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载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气载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溶胶一般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物体系,颗粒物尺寸通常为1nm

100μm。含有生物物质的气溶胶被称为生物气溶胶,常见的生物微粒包括细菌、真菌孢子、病毒、藻类、虫卵和花粉颗粒等,其中含有微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气溶胶也被称为微生物气溶胶。
[0003]随着世界范围内,布鲁氏菌感染、流感、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新型冠状病毒(COVID

19)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微生物气溶胶的危害被引起广泛的关注。
[0004]微生物气溶胶检测的两个关键步骤是采样与分析鉴定。微生物气溶胶的采样原理和方法是根据气溶胶的尺寸、重量和电荷等物理特性进行设计,与非生物气溶胶不同的是微生物气溶胶的研究聚焦于微生物,一般从细胞活力、可培养性和遗传物质完整性等方面评估微生物气溶胶采样方法,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微生物气溶胶成分十分复杂,同时受制于采样技术,从气溶胶中完整无损地分离微生物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之气溶胶中存在不可培养微生物,且存在提取单个微生物细胞核酸困难等难题,分析和鉴定一直是微生物气溶胶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因此亟需发展新的分析鉴定技术,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微生物气溶胶。
[0005]目前现有的技术是手持式ATP荧光检测仪,它是基于ATP生物发光的原理,利用专门研制的荧光检测仪来捕捉和检测发光值,测定样品中微生物污染程度的快速检测设备,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适用范围广、携带方便、功耗低、对操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要求低等优点,可以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实现流动状态即时检测,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卫生、日化、工业水处理、国防以及环保、水政、海关出入境检疫及其他执法部门等诸多行业。
[0006]各种手持式ATP荧光检测仪检测能力参差不齐,而且只能显示微生物的浓度,不能做到对人群的风险评估,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灵敏度高、精密度高、使用便捷、检测快速、可重复利用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载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
[0008]一种气载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其包括采样器及与其连接的荧光检测仪,
[0009]所述采样器包括采样瓶及设置于其上的采样瓶盖;所述采样瓶盖贯穿设置有空气导管,所述空气导管包括进气导管和出气导管,所述进气导管设置有进气泵,所述采样瓶的底端设置有取样管,所述取样管与荧光检测仪弹性连接;
[0010]所述荧光检测仪包括荧光检测器及与其连接的荧光检测试剂棒,所述荧光检测试
剂棒置于取样管的内部,所述荧光检测试剂棒的顶端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通过开设于采样瓶底部的样液口卡置于采样瓶的底端。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采样瓶盖与采样瓶螺纹连接。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气导管包括直角进气管及通过进气泵与其连接的垂直进气管;所述直角进气管及进气泵置于采样瓶的外部,垂直进气管置于采样瓶的内部。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采样瓶、直角进气管、垂直进气管和出气导管均采用抑菌陶瓷制成。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垂直进气管的底端距采样瓶的底部15mm,所述直角进气管距采样瓶盖的上端30mm。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取样管与荧光检测仪弹性连接的连接件采用弹簧。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荧光检测器设置有检测口,所述取样管通过置于检测口内的弹簧与荧光检测器连接,取样管通过弹簧的作用能够相对于检测口进行上、下动作。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活塞为圆台型,其分为大直径区和小直径区,所述活塞的大直径区位于采样瓶的内部,活塞的小直径区位于取样管的内部。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采样瓶的内部加入低于总体积三分之一的PBS缓冲液,垂直进气管的下端浸没于缓冲液中。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当取样管相对于检测口向下动作时,与取样管连接的采样器同样向下动作,此时采样瓶底端的样液口相对于活塞向下动作,样液口与活塞之间出现缝隙,使得采样瓶中的样液通过缝隙顺着活塞边缘流入取样管内,荧光检测试剂棒自行吸取样液进入荧光检测器开始检测。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荧光检测器具有通过荧光检测试剂棒检测微生物浓度的作用,其还具有将微生物浓度经过计算转化成风险指数(HI),并显示于荧光检测器设置有的显示单元的作用。
[0021]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使用便捷、灵敏度高、精密度高、检测快速、可重复利用等特点;通过采用抑菌陶瓷作为进样材料,相比于一般玻璃材料,测量结果更加精准,灭菌效果显著;通过设置进气泵,能够将进入采样瓶中的气体进行加速,使得气体通过垂直进气管直接与PBS缓冲液充分反应,此时,被采集的大部分生物粒子冲击在采样瓶瓶底,被保留于缓冲液中,未采集到的小粒子扩散至由进气时冲击出的气泡表面,随着气泡的破裂被采集至缓冲液中,最终反应形成样液;通过在取样管与荧光检测器之间设置弹簧,采样瓶底部设置活塞,能够在气体采集结束后,通过取样管与弹簧的配合,使得采样瓶中的样液通过与活塞之间的缝隙顺着活塞的边缘流入取样管内,并被荧光检测试剂棒采集,进而由荧光检测器检测空气中的微生物浓度。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样液检测时采样器动作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采样瓶;2、采样瓶盖;301、直角进气管;302、垂直进气管;4、进气泵;5、出气导管;6、取样管;7、弹簧;8、荧光检测器;9、荧光检测试剂棒;10、活塞;11、样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方”、“下方”、“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连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载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器及与其连接的荧光检测仪,所述采样器包括采样瓶及设置于其上的采样瓶盖;所述采样瓶盖贯穿设置有空气导管,所述空气导管包括进气导管和出气导管,所述进气导管设置有进气泵,所述采样瓶的底端设置有取样管,所述取样管与荧光检测仪弹性连接;所述荧光检测仪包括荧光检测器及与其连接的荧光检测试剂棒,所述荧光检测试剂棒置于取样管的内部,所述荧光检测试剂棒的顶端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通过开设于采样瓶底部的样液口卡置于采样瓶的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载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瓶盖与采样瓶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载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导管包括直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郭育王彦杰张松杨利莹杨开巴月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