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788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壳体,壳体设有谐振腔;安装座,设于壳体,安装座的至少一部分伸入谐振腔,安装座设置有雾化腔,用于容置气溶胶产生基质;微波组件,设于壳体,微波组件用于向谐振腔内馈入微波;谐振柱,谐振柱的第一端与谐振腔的腔底壁相连,谐振柱的第二端朝向谐振腔的开口。气溶胶产生基质能够容置在安装座内,从而实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固定,不需要将气溶胶产生基质与谐振柱进行插接,避免谐振柱与气溶胶产生基质接触,从而避免气溶胶产生基质和谐振柱发生粘连,减少对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清理工作量。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清理工作量。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清理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溶胶产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烟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加热不燃烧(Heat Not Burning,HNB)装置,是一种通过加热但不使气溶胶产生基质(经过处理的植物叶类制品)燃烧的电子设备。加热装置通过高温加热到气溶胶产生基质可以产生气溶胶但是却不足以燃烧的温度,能在不燃烧的前提下,让气溶胶产生基质产生用户所需要的气溶胶。
[0003]目前市场上的加热不燃烧器具主要采用电阻加热方式,即利用中心发热片或发热针等从气溶胶产生基质中心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基质内部进行加热。这种器具在使用前需预热等待时间长,不能抽停自由,气溶胶生成基质碳化不均匀,导致气溶胶生成基质烘烤不充分,利用率低;其次,HNB装置发热片容易在气溶胶产生基质提取器和发热片基座中产生污垢,难清洁;会使接触发热体的局部气溶胶产生基质温度过高、发生部分裂解,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微波加热技术逐渐替代电阻加热方式成为新的加热方式。微波加热技术具有高效、及时、选择性及加热无延缓性的特点,只对特定介电特性的物质有加热效果。采用微波加热雾化的应用优势有:a、微波加热为辐射加热,非热传导,可实现即抽即停;b、无加热片,因此不存在断片、清洁发热片的问题;c、气溶胶产生基质利用率高,口感一致性高,口感更接近香烟。
[0004]但是现有微波加热的HNB装置加热效果并不理想,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壳体,壳体设有谐振腔;安装座,设于壳体,安装座的至少一部分伸入谐振腔,安装座设置有雾化腔,用于容置气溶胶产生基质;微波组件,设于壳体,微波组件用于向谐振腔内馈入微波;谐振柱,谐振柱的第一端与谐振腔的腔底壁相连,谐振柱的第二端朝向谐振腔的开口。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用于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微波组件安装在壳体上,微波组件能够产生微波,壳体设置有谐振腔,微波组件能够向谐振腔内馈入微波。谐振柱安装在谐振腔内,谐振柱的直径小于谐振腔的直径,所以谐振腔的外侧壁与谐振腔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微波能够在该部分间距内传导。谐振柱能够作为导体,谐振柱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示例性地,谐振柱由铜、铝、铁等或其合金制成。谐振柱用于传输微波以及提高微波传输速率,微波在谐振腔内传导时不易出现衰减,提高微波作用于气溶胶产生基质的效果,使得微波能够高效、快速的作用于气溶胶产生基质,有利于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安装座安装在壳体,且安装座的至少一部分伸入谐振腔,即安装座安装在谐振腔的开口处,安装座设置有雾化腔,气溶胶产生基质能够插入至安装座内。谐振柱的第一端设置在谐振
腔的腔底壁,谐振柱的第二端朝向谐振腔的开口,所以谐振柱由谐振腔的腔底壁向谐振腔的开口延伸,使得谐振柱能够引导微波传输至位于谐振腔开口处的雾化腔内,使得微波能够作用于气溶胶产生基质,气溶胶产生基质吸收微波,气溶胶产生基质中的极性份子快速震荡转化为热能,从而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由于安装座的至少一部分伸入谐振腔,所以气溶胶产生基质也能够有一部分伸入雾化腔,避免微波传递至壳体外而发生泄漏,避免对用户造成伤害。气溶胶产生基质能够容置在安装座内,从而实现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固定,不需要将气溶胶产生基质与谐振柱进行插接,避免谐振柱与气溶胶产生基质接触,从而避免谐振柱发生脏污,减少对谐振柱的清理工作量。
[0008]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安装座包括:固定部,设于壳体,固定部位于谐振腔的开口处;支架部,设于固定部,支架伸入谐振腔,支架部设有雾化腔。
[0010]在该设计中,安装座由固定部和支架部两部分组成,固定部设置在壳体上,且固定部位于谐振腔的开口处,支架部设置在固定部,支架部设置有雾化腔,气溶胶产生基质能够容置在雾化腔内。通过固定部对支架部进行固定,支架部不易相对壳体晃动。气溶胶产生基质也不易发生晃动,从而能够提高用户使用气溶胶产生装置时的体验。由于支架部伸入谐振腔,所以微波能够在谐振腔内就作用于气溶胶产生基质,相比于将气溶胶产生基质设置在壳体外的方式,将气溶胶产生基质设置在壳体内,能够避免微波传输至壳体外部,从而避免发生微波泄漏的问题,避免对用户造成伤害。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固定部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
[0012]在该设计中,限定了固定部和壳体的连接方式,固定部能够拆卸于壳体,在对气溶胶产生装置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气溶胶产生装置进行清理时,可以将固定部拆卸于壳体,固定部带动支架部与壳体分离,从而开启谐振腔的开口,能够便于单独对谐振腔和安装座进行清理,提高对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清理便利性,进而提高用户对气溶胶产生装置的使用便利性。而且,在气溶胶产生装置发生损坏时,可以对气溶胶产生装置中的子部分进行单独更换,降低对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维护成本。
[0013]示例性地,可以在壳体和固定部上设置安装孔,通过锁定件穿过安装孔,从而将固定部安装于壳体。
[00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固定部的一部分伸入谐振腔。
[0015]在该设计中,限定了固定部和谐振腔的位置关系,固定部的一部分伸入谐振腔,固定部能够与谐振腔的腔侧壁相抵,使得谐振腔能够对固定部起到限位作用,即谐振腔的腔侧壁和固定部相互作用,使得固定部不易相对谐振腔晃动,进一步提高安装座与壳体的连接稳定性。
[0016]由于固定部与谐振腔的腔侧壁接触,从而能够提高固定部和谐振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固定部对谐振腔开口处的封堵效果,从而提高微波的防泄漏效果。
[00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谐振柱的第二端与雾化腔的至少一部分相对设置。
[0018]在该设计中,谐振柱能够对微波进行传输,由于谐振柱的第二端与雾化器的一部分相对设置,所以谐振柱的第二端能够与雾化腔内的部分气溶胶产生基质相对设置,由谐振柱传导的微波能够直接传输至气溶胶产生基质,提高微波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作用效
果,能够有效提高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加热速度,进而有利于提高用户对气溶胶产生装置的使用体验。通过谐振柱传导的部分微波能够直接作用于气溶胶产生基质,即微波不易经过反射后再作用于气溶胶产生基质,微波未经过衰减或在衰减量较小的情况下就直接作用于气溶胶产生基质,气溶胶产生基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加热,有利于实现即时加热。
[00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谐振柱的中心线和雾化腔的中心线重合。
[0020]在该设计中,谐振柱和雾化腔均为规则形状,示例性地,谐振柱和雾化腔均为圆柱体,谐振柱的中心线和雾化腔的中心线重合,即谐振柱的轴线和雾化腔的轴线重合,通过设置谐振柱和雾化腔的中心重合,使得谐振柱和气溶胶产生基质的中心重合,这就使得由谐振柱传导的微波能够更多的作用于气溶胶产生基质,通过将微波集中作用于气溶胶产生基质,气溶胶产生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谐振腔;安装座,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安装座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谐振腔,所述安装座设置有雾化腔,用于容置气溶胶产生基质;微波组件,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微波组件用于向所述谐振腔内馈入微波;谐振柱,所述谐振柱的第一端与所述谐振腔的腔底壁相连,所述谐振柱的第二端朝向所述谐振腔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固定部,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谐振腔的开口处;支架部,设于所述固定部,所述支架伸入所述谐振腔,所述支架部设有所述雾化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一部分伸入所述谐振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柱的第二端与所述雾化腔的至少一部分相对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柱的中心线和所述雾化腔的中心线重合。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还包括:插接部,设于所述支架部中朝向所述谐振柱的一侧,所述谐振柱的第二端容置在所述插接部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还包括:支撑板,设于所述支架部中朝向所述谐振柱的一侧,所述支撑板为环形,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支架部围设出所述插接部。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靖刘小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