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点火开关用新型旋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786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车点火开关用新型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外周面呈圆柱形的旋钮,所述底座中部设有联轴孔,所述旋钮中部设有与联轴孔间隙配合的枢轴,所述底座与旋钮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枢轴上设有呈贯穿设置且可供钥匙插入的锁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机车点火开关用新型旋钮,改变旋钮的外形,摒弃传统的矩形体,设计为圆柱形,可加大人手可触碰旋钮的接触面积,下按旋钮时接触面积大,好操作,操作时受指甲长度影响较小,且手掌较大的驾驶者也易操作。且手掌较大的驾驶者也易操作。且手掌较大的驾驶者也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车点火开关用新型旋钮


[0001]本技术涉及点火开关
,具体涉及一种机车点火开关用新型旋钮。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电动车等均配备有点火开关,为方便人们控制点火、熄火、锁龙头等档位,点火开关上又设置有旋钮。传统旋钮的构造为长度较长、带有一定宽度的矩形体(参见说明书附图10可清楚的了解传统旋钮的结构特征),该种传统的旋钮针对手掌较大的用户并不友好,且部分用户有留指甲的习惯,当指甲较长时,人手可接触旋钮的面积减小,直接影响人们对旋钮的操控,因此针对现有的旋钮作改进,提供一种接触面积大、好操作的新型旋钮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车点火开关用新型旋钮,改变旋钮的外形,摒弃传统的矩形体,设计为圆柱形,可加大人手可触碰旋钮的接触面积,下按旋钮时接触面积大,好操作,操作时受指甲长度影响较小,且手掌较大的驾驶者也易操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车点火开关用新型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外周面呈圆柱形的旋钮,所述底座中部设有联轴孔,所述旋钮中部设有与联轴孔间隙配合的枢轴,所述底座与旋钮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枢轴上设有呈贯穿设置且可供钥匙插入的锁眼;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若干组分布于枢轴外周面上的第一凸块,每相邻两组第一凸块之间设有至少一组第二凸块,所述联轴孔内周对应于每组第一凸块位置处均设置有一组第一滑动槽,每相邻两组第一滑动槽之间设有至少一组与第二凸块位置对应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凸块可滑动穿过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凸块不可活动穿过第一滑动槽但第二凸块可滑动穿过第二滑动槽。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变旋钮的外形,摒弃传统的矩形体,设计为圆柱形,可加大人手可触碰旋钮的接触面积,下按旋钮时接触面积大,好操作,操作时受指甲长度影响较小,且手掌较大的驾驶者也易操作;其中,联轴孔与枢轴为间隙配合,使得旋钮相对于底座可作枢轴转动,也可沿联轴孔轴向作往复移动,以便于进行锁龙头等操作;进一步的,增设可拆卸连接结构,防止旋钮相对于底座沿联轴孔轴向作往复移动时,旋钮脱离底座,确保始终二者为连接状态;进一步的,通过设置锁眼,扩大该旋钮的使用范围,无论需要钥匙启动还是无钥匙启动的点火开关,均适用;省去旋钮与底座之间额外的连接零件进行连接、固定,简化旋钮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减少零部件产生。组装时,率先将第一凸块与第一滑动槽对准、第二凸块与第二滑动槽对准,而后枢轴即可插入联轴孔内,而后调整组装方向,使得第一凸块与第一滑动槽错位即可,第二凸块与第二滑动槽之间也会自动错位,由于“第二凸块不可活动穿过第一滑动槽但第二凸块可滑动穿过第二滑动槽”,且旋钮在点火档、熄火档、拉线档等档位之间变化时,转动角度不大,因此,在产品使用的旋转角度范围内,可确保
枢轴不会脱离联轴孔,也即旋钮不脱离底座被拉出。由此,可省去旋钮与底座之间额外的连接零件进行连接、固定。
[0006]上述的一种机车点火开关用新型旋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有套设于旋钮外周的第一圆边,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分布于联轴孔外周并将联轴孔包覆于内的第二圆边,所述第一圆边与第二圆边之间构成可与旋钮外周间隙配合的插接槽。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旋钮需要下按,所以与底座之间存在悬空空间,不美观,通过增加套设于旋钮周边的第一圆边,可有效遮挡悬空处。
[0008]上述的一种机车点火开关用新型旋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与旋钮之间还设有防水盖,所述防水盖外周延伸至插接槽内且分布于旋钮与第二圆边之间,所述防水盖中部设有与枢轴间隙配合的过孔。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新型旋钮整体的防水性能。
[0010]上述的一种机车点火开关用新型旋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圆边位于朝向插接槽的周面上设有若干组卡接块,所述防水盖上设有可与卡接块卡接的卡口。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防水盖与底座的连接,直接利用卡口与卡接块之间进行卡接即可,操作简单。
[0012]上述的一种机车点火开关用新型旋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圆边外周设有朝向底座中心轴线方向倾斜的倒角。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圆边上设置倒角,当手握住旋钮下按时,可着倒角下滑,不会对手在操作时造成阻碍。
[0014]上述的一种机车点火开关用新型旋钮可进一步设置为:新型旋钮还包括挡块、铰接柱、扭簧,所述旋钮中部设有分布于锁眼上方并与锁眼导通连接的挡块转动槽,所述挡块活动分布于挡块转动槽内,所述挡块侧部与铰接柱连接,所述铰接柱两端铰接于旋钮上并分布于挡块转动槽一侧,所述扭簧套设于铰接柱上,且扭簧一端与旋钮抵触连接、另一端与挡块抵触连接,所述旋钮上设有可对挡块作限位的限位件。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挡块、扭簧,使得挡块在没有钥匙插入时,处于封闭状态,避免水及灰尘进入。在用钥匙插入时,扭簧被挤压旋转,档块被打开,可使钥匙插入。进一步的,通过设置限位件,对挡块作限位,使得挡块在仅受扭簧力的作用时始终保持封堵锁眼的状态。
[0016]上述的一种机车点火开关用新型旋钮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分布于挡块上方并与旋钮可拆卸连接固定连接的面盖,所述面盖中部设有呈贯穿分布且与锁眼位置对应的锁眼指示孔,所述面盖外周设有若干组钩体,所述旋钮上端面设有若干组可与钩体可拆卸卡接的卡接孔。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面盖与旋钮的组装,将钩体与卡接孔卡接即可,操作简便。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中A

A向剖面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旋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旋钮正视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底座正视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底座与旋钮组装状态示意图;
[0027]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组装状态示意图;
[0028]图10为传统的旋钮示意图。
[0029]标号注释:底座1、旋钮2、联轴孔3、枢轴4、锁眼5、第一凸块6、第二凸块7、第一滑动槽8、第二滑动槽9、第一圆边10、第二圆边11、插接槽12、防水盖13、卡接块14、卡口15、倒角16、挡块17、铰接柱18、扭簧19、挡块转动槽20、面盖21、锁眼指示孔22、钩体23、卡接孔24。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点火开关用新型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外周面呈圆柱形的旋钮,所述底座中部设有联轴孔,所述旋钮中部设有与联轴孔间隙配合的枢轴,所述底座与旋钮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枢轴上设有呈贯穿设置且可供钥匙插入的锁眼;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若干组分布于枢轴外周面上的第一凸块,每相邻两组第一凸块之间设有至少一组第二凸块,所述联轴孔内周对应于每组第一凸块位置处均设置有一组第一滑动槽,每相邻两组第一滑动槽之间设有至少一组与第二凸块位置对应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凸块可滑动穿过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凸块不可活动穿过第一滑动槽但第二凸块可滑动穿过第二滑动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点火开关用新型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套设于旋钮外周的第一圆边,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分布于联轴孔外周并将联轴孔包覆于内的第二圆边,所述第一圆边与第二圆边之间构成可与旋钮外周间隙配合的插接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车点火开关用新型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旋钮之间还设有防水盖,所述防水盖外周延伸至插接槽内且分布于旋钮与第二圆边之间,所述防水盖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光陈中政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同帆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