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轮发电机导轴承油底盆同步起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777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轮发电机导轴承油底盆同步起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于导轴承油底盆下方的多台液压千斤顶,每台液压千斤顶通过其上设节流控制阀的管道与其上设分流阀的同步分流机构相连接,同步分流机构通过管道与液压泵站相连接。通过液压泵站送出的液压油经同步分流机构分流至每个液压千斤顶,并且在同步分流机构和节流控制阀的双重保障下确保所有液压千斤顶都能同步升降。在大大提升安全性、避免安全隐患的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对人力资源的消耗。降低对人力资源的消耗。降低对人力资源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轮发电机导轴承油底盆同步起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起落装置,特别是一种水轮发电机导轴承油底盆同步起落装置,属于机械设计制造


技术介绍

[0002]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导轴承油底盆多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机架下部,在机组检修以及处理渗漏缺陷时,需将油底盆落下。然而大型机组导轴承油底盆距地面尺寸较大,作业空间复杂,并且轴承冷却器及油底盆两者总重在5吨以上。以往机组在拆装油底盆时,需要在四个方位使用齿条千斤顶支撑,四位操作人员在油底盆下方操作千斤顶缓慢起落,其余人员辅助测量及搬运。由于油底盆起落高度约1.5米,而齿条千斤顶行程有限,因此需在下方多次增加或减少木方数量,从而导致千斤顶支撑点不可靠,存在油底盆倾倒的安全风险。另外,在工作过程中还需使用钢板尺从四个方位测量起落的高度,避免油底盆在起落过程中偏差过大而使导杆憋劲断裂。诸多不利因素导致在油底盆拆装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费时费力。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水轮发电机组导轴承油底盆采用齿条千斤顶进行起落操作,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大、费时费力、许多人配合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轮发电机导轴承油底盆同步起落装置。
[0004]本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水轮发电机导轴承油底盆同步起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于导轴承油底盆下方的多台液压千斤顶,每台液压千斤顶通过其上设节流控制阀的管道与其上设液压分流阀的同步分流机构相连接,同步分流机构通过主管道与液压泵站相连接,以便液压泵站送出的液压油经同步分流机构分流至各个液压千斤顶,并且在同步分流机构和节流控制阀的双重保障下,使所有液压千斤顶能同步升降,在保障提升安全性的同时,实现水轮发电机导轴承油底盆同步起落,并提高工作效率。
[0005]所述液压千斤顶设为常规多节式液压千斤顶,该液压千斤顶底部设有支撑板,以便通过多节式液压千斤顶确保导轴承油底盆高度一致,避免使用垫块,保证安全性能。
[0006]所述同步分流机构包括一侧设输入口、另一侧设多个并列输出口的其内设空腔的容器,每个输出口处都设有与之相连通的液压分流阀,液压分流阀与其上设压力表的表座相连通,容器输入口通过主管道与液压泵站输出口相连通,表座通过管道与对应液压千斤顶供油口相连通,以便通过同步分流机构将液压泵站送来的液压油均匀分送至每个液压千斤顶。
[0007]所述节流控制阀设于管道与液压千斤顶供油口的连接处,以便通过节流控制阀进一步确保所有液压千斤顶的进油量一致。
[0008]所述液压分流阀、压力表、节流控制阀均设为常规产品。
[0009]所述所有管道均设为高压软管,以确保液压油的顺利输送。
[0010]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及效果: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液压泵站送出的液压油经同步分流机构分流至每个液压千斤顶,并且在同步分流机构和节流控制阀的双重保障下确保所有液压千斤顶都能同步升降。在大大提升安全性、避免安全隐患的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对人力资源的消耗。实为一理想的同步起落装置。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3]本技术提供的水轮发电机导轴承油底盆同步起落装置,包括设于导轴承油底盆13下方的多台液压千斤顶12,每台液压千斤顶12通过其上设节流控制阀10的管道9与其上设液压分流阀6的同步分流机构4相连接,同步分流机构4通过主管道2与液压泵站1相连接,以便液压泵站1送出的液压油经同步分流机构4分流至各个液压千斤顶12,并且在同步分流机构4和节流控制阀10的双重保障下,使所有液压千斤顶12能同步升降,在保障提升安全性的同时,实现水轮发电机导轴承油底盆同步起落,并提高工作效率;
[0014]液压千斤顶12为常规多节式液压千斤顶,该液压千斤顶12底部设有支撑板11,以便通过多节式液压千斤顶12确保导轴承油底盆13高度一致,避免使用垫块,保证安全性能;
[0015]同步分流机构4包括一侧设输入口3、另一侧设四个并列输出口5的其内设空腔的容器,每个输出口5处均设有与之相连通的液压分流阀6,液压分流阀6与其上设压力表7的表座8相连通,容器输入口3通过主管道2与液压泵站1输出口相连通,表座8通过管道9与对应液压千斤顶12供油口相连通,以便通过同步分流机构4将液压泵站1送来的液压油均匀分送至每个液压千斤顶12;
[0016]节流控制阀10设于管道9与液压千斤顶12供油口的连接处,以便通过节流控制阀10进一步确保液压千斤顶12的进油量一致;
[0017]液压分流阀6、压力表7、节流控制阀10均设为常规产品;
[0018]所有管道9、主管道2均设为高压软管,以确保液压油的顺利输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轮发电机导轴承油底盆同步起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于导轴承油底盆下方的多台液压千斤顶,每台液压千斤顶通过其上设节流控制阀的管道与其上设分流阀的同步分流机构相连接,同步分流机构通过主管道与液压泵站相连接;所述同步分流机构包括一侧设输入口、另一侧设多个并列输出口的其内设空腔的容器,每个输出口处都设有与之相连通的液压分流阀,液压分流阀与其上设压力表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冬罗志明冷天先字中纬杨四超李云杨瑞博王金浩沈琦伟刘理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