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肿瘤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5764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蓝状菌(Talaromyces sp.)ZHS32CGMCC No.21473,该菌株ZHS32已于2021年06月0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该中心简称为CGMCC,该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该菌株ZHS32保藏号为CGMCC No.21473。该菌株ZHS32制备的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肝癌细胞活性,可用于制备抗肝癌药物。制备抗肝癌药物。制备抗肝癌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肿瘤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产物提取
,涉及一种抗肿瘤的化合物以及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有无限增殖、可转化和易转移三大特点,能够无限增殖并破坏正常的细胞组织。
[0003]癌症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中肝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较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烷化剂类、抗代谢药、抗生素、植物药、激素及内分泌类药物、生物治疗药、中药类单方、中成药、海洋药物等。
[0004]以天然产物为来源的抗肿瘤药物具有活性显著、结构独特、作用机制不同于一般小分子化学治疗药物的优势。在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中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肿瘤的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0006][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式(I)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活化蓝状菌(Talaromyces sp.)ZHS32,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用乙酸乙酯浸提得到发酵产物,从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得到式(I)所述化合物。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肝癌肿瘤细胞活性,适宜于制备抗肝癌肿瘤药物。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化合物(1)的1H核磁共振图谱。
[0011]图2为化合物(1)的
13
C核磁共振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来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3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0013]实施例1
[0014]菌株ZHS32的分离和鉴定
[0015]1.菌株ZHS32的采集与分离
[0016]2018年7月从舟山东海海洋沉积物中分离到一株菌,命名为菌株ZHS32。
[0017]菌株ZHS32为一种海洋来源的真菌。
[0018]2.菌株ZHS32的鉴定
[0019]分子鉴定
[0020]菌株ZHS32的18S ribosomal RNA部分序列见序列表的序列1(SEQ ID NO.1),与GENBANK ACCESSION NO.LC434644.1的序列相似性最高,相似性为98.59%。
[0021]根据以上鉴定结果,菌株ZHS32属于蓝状菌(Talaromyces sp.)。
[0022]3.菌株ZHS32的保藏
[0023]菌株ZHS32,属于蓝状菌(Talaromyces sp.),已于2021年06月0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号为CGMCC No.21473。
[0024]实施例2
[0025]化合物的制备
[0026]大米培养基:将200g大米在200mL水中浸泡过夜,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
[0027]PDA培养基:将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5g和水1000mL混匀,121℃高压蒸汽灭菌30min。
[0028]1.菌株ZHS32的固体发酵
[0029]1.1菌株ZHS32的活化
[0030]将甘油管中保藏的菌株ZHS32在PDA平板上培养5d,等待菌落长满平板。
[0031]1.2菌株ZHS32的固体发酵
[0032]当菌落长满平板后,将5个3cm2大小的菌块连同培养基接种到含有大米培养基的1000mL三角瓶中,25℃无菌培养30d。
[0033]2.化合物的提取
[0034]2.1在步骤1.2得到的三角瓶(含固体发酵物)中加入等体积有机试剂(乙酸乙酯),室温浸提24h,收集第一次上清液。
[0035]2.2在步骤2.1的三角瓶中再次加入等体积有机试剂(乙酸乙酯),室温浸提24h,收集第二次上清液。
[0036]2.3在步骤2.2的三角瓶中再次加入等体积有机试剂(乙酸乙酯),室温浸提24h,收集第三次上清液。
[0037]2.4将步骤2.1的第一次上清液、步骤2.2的第二次上清液、步骤2.3的第三次上清液合并,减压蒸馏至干燥,得到19.5g粗提物。
[0038]3.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0039]3.1减压硅胶柱层析得到洗脱液
[0040]将步骤2.4得到的粗提物进行减压硅胶柱层析。
[0041]柱子型号为:6
×
35cm;
[0042]填充物为:薄层层析硅胶H;
[0043]洗脱过程为:用500mL洗脱液(由2体积份石油醚和8体积份乙酸乙酯组成)进行洗脱,流速为50mL/min,收集过柱后的洗脱液。
[0044]3.2将层析洗脱液进行中压ODS反相柱层析分离得到反相洗脱液
[0045]所述中压反相柱层析分离的参数具体如下:
[0046]柱子型号为:3
×
50cm;
[0047]填充物为:YMC GEL ODS

A;
[0048]以甲醇

水(20%甲醇

100%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15mL/min;
[0049]收集体积为70%甲醇流动相的过柱后洗脱液,得反相洗脱液。
[0050]3.3将反相洗脱液进行反相HPLC分离得HPLC洗脱液
[0051]所述反相HPLC分离的参数具体如下:
[0052]柱子型号为:Reprosil

Pur Basic

C18(5μm;10
×
250mm);
[0053]洗脱过程为:用体积百分含量为30

65%的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60min,流速为2mL/min。
[0054]收集保留时间为43.7

44.3min(峰值的保留时间t
R
为44.0min)的过柱后洗脱液。
[0055]3.4将步骤3.3收集的HPLC洗脱液减压蒸馏至干燥,得到3.0mg产物。
[0056]4.化合物的表征
[0057]将步骤3.4的产物进行有机质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
[0058]产物的表征数据如下:
[0059]黄色固体状;
[0060]分子式:C
23
H
30
O7;分子量:418;
[0061]1H核磁共振图谱见图1,
13
C核磁共振图谱见图2;
[0062]依据以上表征数据上述化合物的理化数据和图谱,步骤3.4的产物为式(I)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蓝状菌(Talaromyces sp.)ZHS32,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473。2.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式所示:3.权利要求2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活化菌株ZHS32;固体发酵菌株ZHS32;用乙酸乙酯浸提固体发酵物得粗提物;用减压硅胶柱层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玲刘高然霍瑞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