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柔性超声换能器的肢体三维成像装置及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7496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柔性超声换能器的肢体三维成像装置及检测方法,属于医用超声检测和诊断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由袖带式超声检测装置、气动装置、电磁控制装置、多通道超声采集卡、显示器和电子计算机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带有气囊的袖带式超声检测装置无需使用超声耦合剂即可使柔性超声换能器紧贴待测位置的皮肤表面,利用电子计算机和多通道超声采集卡以及深度学习等算法可实现对袖带所覆盖的肢体的内部组织结构进行全面、快速且自动化的三维医学超声成像,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医学成像检测装置有效的降低了制造和使用成本、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提高了便携性和用户体验。提高了便携性和用户体验。提高了便携性和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柔性超声换能器的肢体三维成像装置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超声检测
,特别涉及基于柔性超声换能器的肢体三维成像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医学影像诊断技术通过透视人体内部组织结构和获取基本物理参数实现对人体的健康评估,是目前最直观、最可靠的健康诊断技术之一,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超声诊断技术、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技术等成像技术构成了现代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基础。其中,CT和MRI技术所使用的检测设备一般成本较高并且较为笨重,需要固定的、足够的空间进行摆放,分别对辐射隔离、远离金属等环境条件具有严格的要求,相比之下,超声检测技术具有更丰富的使用场景和更灵活的应用范畴,并且没有对人体的辐射危害。
[0003]目前,传统的超声诊断技术大多数采用的是刚性超声换能器,刚性超声换能器由于其刚性的表面无法直接与人体皮肤表面实现紧密的贴合,一般在使用时需要人为施加压力并涂抹超声耦合剂以使超声波排除空气干扰穿透人体皮肤,刚性超声换能器也由于其较为笨重很难实现便携使用和穿戴式的实时检测。
[0004]传统的超声检测方法一般是由专业的医师手持超声换能器在待检测人体组织的周围通过不断地移动超声换能器并对超声图像做出专业的评估和研判后实时校正检测位置以进行定位并完成诊断过程,这种检测方法从检测开始到确定待测组织位置所花费的时间较长,同时对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使用时移动超声换能器和涂抹超声耦合剂的过程对医师和被检测者的用户体验也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柔性超声换能器的肢体三维成像装置及检测方法,以实现对人体四肢各关节、组织等的便携、快速且自动化的三维医学超声成像和检测。
[0006]基于柔性超声换能器的肢体三维成像装置,包括袖带式超声检测装置、气动装置、电磁控制装置、多通道超声采集卡、显示器和电子计算机,袖带式超声检测装置与气动装置通过软气管连接,袖带式超声检测装置与电磁控制装置通过第一软排线组连接,电磁控制装置与多通道超声采集卡通过第二软排线组连接,气动装置、电磁控制装置、多通道超声采集卡和显示器分别通过标准通信线缆与电子计算机连接进行数据通信。
[0007]所述袖带式超声检测装置包括袖带基体、若干片柔性超声换能器、魔术贴公面、若干个气囊、魔术贴母面和若干个气囊袋,魔术贴公面和魔术贴母面分别通过缝纫方式固定在袖带基体正反两个表面的两端,柔性超声换能器均布在袖带基体上,每片柔性超声换能器均由压电陶瓷阵列、硅胶基体和内部线缆组成,气囊设置在气囊袋内,气囊、气囊袋和柔性超声换能器一一对应且中心位置在同一轴线上,该轴线与平铺的袖带基体垂直并穿过袖带基体上预留的孔洞,气囊袋与袖带基体通过缝纫方式连接,柔性超声换能器中远离压电陶瓷阵列3的边缘与袖带基体固接。
[0008]所述的气动装置包括软气管、电磁阀、消音器、气泵、溢流阀和第一控制模块,软气管、电磁阀、消音器、气泵和溢流阀按照气动回路的顺序由上至下依次排列,软气管另一端与气囊连接,电磁阀和气泵通过内部引脚和电路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第一控制模块通过标准通信线缆与电子计算机连接进行数据通信。
[0009]所述的电磁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软排线组、多通道电磁继电器、第二控制模块和第二软排线组,第一软排线组是若干软排线的集合,第一软排线组中的每支软排线分别与一片柔性超声换能器的正负极引出线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第一软排线组的另一端成束统一引出与多通道电磁继电器连接,多通道电磁继电器的输出端将各通道导通并通过第二软排线组与多通道超声采集卡连接,多通道电磁继电器通过内部引脚和电路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第二控制模块通过标准通信线缆与电子计算机连接进行数据通信。
[0010]基于柔性超声换能器的肢体三维成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待检测位置,适用检测位置包括但不限于人体四肢各关节和肌肉组织等,确定后,将袖带式超声检测装置的带有柔性超声换能器的一侧向内贴靠皮肤表面,并使袖带式超声检测装置环绕待检测位置,确定贴合程度松紧适当后,将魔术贴公面与魔术贴母面贴合并粘牢确保袖带基体不会从待检测位置脱落且柔性超声换能器能够紧贴待检测位置的皮肤表面;S2、利用电子计算机与第一控制模块进行数据通讯控制开启气泵并闭塞电磁阀,气囊充气并保持在适当的气压使柔性超声换能器充分贴合皮肤表面;S3、待气囊内气压稳定后,利用电子计算机与第二控制模块进行数据通讯控制多通道电磁继电器依次使袖带式超声检测装置上的每个柔性超声换能器与多通道超声采集卡接通,利用多通道超声采集卡控制每个柔性超声换能器上的压电陶瓷阵列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并将成像结果通过电子计算机反馈在显示器;S4、对于每个柔性超声换能器,利用电子计算机与多通道超声采集卡依次控制压电陶瓷阵列中固定方向上的各列压电陶瓷作为扫查线Ⅰ,通过显示器实时反馈图像,基于人体软组织高精度辨识与预测模型,利用电子计算机中的深度学习等算法对扫查线Ⅰ所反馈的图像进行辨别,直到判断扫查线Ⅰ与最佳检测位置重合后停止,然后以确定的最佳检测位置为基准,依次按照固定的步进角度θ旋转扫查线Ⅰ作为扫查线Ⅱ,通过显示器实时反馈图像并利用电子计算机中的深度学习等算法对扫查线Ⅱ所反馈的图像进行辨别,直到人体软组织高精度辨识与预测模型判断扫查线Ⅱ与最佳检测方向重合后停止,深度学习算法计算完成后即以扫查线Ⅱ的位置和方向上对应的该列压电陶瓷作为最终选通的目标,将该列压电陶瓷所反馈的图像进行基本的处理后反馈在显示器上完成成像;S5、依次对袖带式超声检测装置中的每个柔性超声换能器完成S4所述的步骤后即完成了对袖带式超声检测装置所覆盖肢体对应位置的全部三维成像工作,成像完成后,可利用电子计算机与第一控制模块进行数据通讯控制关闭气泵并导通电磁阀使气动回路内气体充分排出,然后将魔术贴公面与魔术贴母面分离完成检测流程,如果需要立即进行其他位置的成像,也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与第一控制模块进行数据通讯控制导通电磁阀后重复S1开始所述的使用步骤。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相比与传统的医学诊断成像装置,具有成本低、便携、容易操作
且对人体无创无害的特点,通过对袖带式超声检测装置上各超声换能器的依次导通,不仅还原了医师手持超声换能器寻找待检测组织的过程,而且仅需一块多通道超声采集卡,即可实现对袖带所包裹范围内人体组织的全面的、快速的三维成像。
[0012]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基于柔性超声换能器的袖带式检测装置无需涂抹超声耦合剂即可使换能器紧贴皮肤表面,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实时连续监测生命体征。
[001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检测方法使用计算机进行控制和协调各组成部分的运作,并通过使用深度学习等算法实现对超声检测图像中人体组织的相应类别、位置、方向等关键信息的识别和评估,免去了对专业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的人力成本的需求,同时整个流程所采用的穿戴式的检测方法和通过计算机实现的快速的检测速度对操作人员和被检测人员的用户体验都具有极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柔性超声换能器的肢体三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袖带式超声检测装置(18)、气动装置(19)、电磁控制装置(20)、多通道超声采集卡(21)、显示器(22)和电子计算机(23),袖带式超声检测装置(18)与气动装置(19)通过软气管(8)连接,袖带式超声检测装置(18)与电磁控制装置(20)通过第一软排线组(5)连接,电磁控制装置(20)与多通道超声采集卡(21)通过第二软排线组(17)连接,气动装置(19)、电磁控制装置(20)、多通道超声采集卡(21)和显示器(22)分别通过标准通信线缆与电子计算机(23)连接进行数据通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柔性超声换能器的肢体三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带式超声检测装置(18)包括袖带基体(1)、若干片柔性超声换能器(2)、魔术贴公面(4)、若干个气囊(6)、魔术贴母面(7)和若干个气囊袋(9),魔术贴公面(4)和魔术贴母面(7)分别通过缝纫方式固定在袖带基体(1)正反两个表面的两端,柔性超声换能器(2)均布在袖带基体(1)上,每片柔性超声换能器(2)均由压电陶瓷阵列(3)、硅胶基体和内部线缆组成,气囊(6)设置在气囊袋(9)内,气囊(6)、气囊袋(9)和柔性超声换能器(2)一一对应且中心位置在同一轴线上,该轴线与平铺的袖带基体(1)垂直并穿过袖带基体(1)上预留的孔洞,气囊袋(9)与袖带基体(1)通过缝纫方式连接,柔性超声换能器(2)中远离压电陶瓷阵列(3)的边缘与袖带基体(1)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柔性超声换能器的肢体三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动装置(19)包括软气管(8)、电磁阀(10)、消音器(11)、气泵(12)、溢流阀(13)和第一控制模块(14),软气管(8)、电磁阀(10)、消音器(11)、气泵(12)和溢流阀(13)按照气动回路的顺序由上至下依次排列,软气管(8)另一端与气囊(6)连接,电磁阀(10)和气泵(12)通过内部引脚和电路与第一控制模块(14)连接,第一控制模块(14)通过标准通信线缆与电子计算机(23)连接进行数据通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柔性超声换能器的肢体三维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控制装置(20)包括第一软排线组(5)、多通道电磁继电器(15)、第二控制模块(16)和第二软排线组(17),第一软排线组(5)是若干软排线的集合,第一软排线组(5)中的每支软排线分别与一片柔性超声换能器(2)的正负极引出线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第一软排线组(5)的另一端成束统一引出与多通道电磁继电器(15)连接,多通道电磁继电器(15)的输出端将各通道导通并通过第二软排线组(17)与多通道超声采集卡(21)连接,多通道电磁继电器(15)通过内部引脚和电路与第二控制模块(16)连接,第二控制模块(16)通过标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郭霖任雷钱志辉吴佳南徐瑞霞徐王超刘欢任露泉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