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聚井用防返流堵塞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7408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田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聚井用防返流堵塞器,包括堵塞器主体和防反流主体,所述防反流主体内部的下方设有防反流堵球,防反流主体外部下方连接开口槽,防反流主体上方设有防反流接头,防反流接头与堵塞器主体通过降压环连接,所述堵塞器主体顶端安装可拆卸的压帽,堵塞器主体内部上方活动安装打捞头,所述打捞头底部顶在凸轮上方,所述凸轮安装在堵塞器主体内部,堵塞器主体外部镶嵌密封圈A,所述开口槽的外部镶嵌密封圈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改善原堵塞器的结构,避免注聚井的高压层段发生吐液回流造成的井下通道堵塞,不仅能够达到提升驱逐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降低注聚井洗井次数及作业井次,进而保证稳油上产。上产。上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聚井用防返流堵塞器


[0001]本技术涉及油田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聚井用防返流堵塞器。

技术介绍

[0002]注聚采油是油田为达到上产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等目的,常采取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但是,在目前油田领域,注聚井时常会在投产一段时间后,因为其高分子聚合物成分的驱注液,使得注入压力就会升高,导致层间压力过高,在各种因素的诱导下,例如长时间关井、注水干线穿孔、注入泵损坏、更换生产闸门等等,造成地层液反排堵塞注水通道的情况,进而引发不同程度的问题:第一种,轻微的淤积会导致投捞器捞不到堵塞器;第二种,稍多淤积形成软质垢桥导致测试仪器下沉;第三种,淤泥非常多的情况下,造成部分井下管柱堵塞需洗井及作业才能解决。
[0003]上述情形出现,是因为原始的注聚井堵塞器设置的不合理,原始的导引头结构采用的是棱槽敞开式设计,堵塞器与配水器之间的注水通道一直敞开不能及时关闭,才促使地层液进入井下管柱,甚至形成不同程度的淤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的一种注聚井用防返流堵塞器,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注入压力过高,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聚井用防返流堵塞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堵塞器主体(5)和防反流主体(9),所述防反流主体(9)内部的下方设有防反流堵球(10);所述防反流主体(9)外部下方连接开口槽(12);所述防反流主体(9)上方设有防反流接头(8);所述防反流接头(8)与堵塞器主体(5)通过降压环(7)连接;所述堵塞器主体(5)顶端安装可拆卸的压帽(2);所述堵塞器主体(5)内部上方活动安装打捞头(1);所述打捞头(1)底部顶在凸轮(4)上方;所述凸轮(4)安装在堵塞器主体(5)内部;所述堵塞器主体(5)外部镶嵌至少2个密封圈A(6);所述开口槽(12)外部镶嵌至少2个密封圈B(11);所述防反流接头(8)、防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海军刘可夫毛小勇范海波姜平李金艳钟彬伟张波王勋缴殿龙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