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聚井用防返流堵塞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7408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田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聚井用防返流堵塞器,包括堵塞器主体和防反流主体,所述防反流主体内部的下方设有防反流堵球,防反流主体外部下方连接开口槽,防反流主体上方设有防反流接头,防反流接头与堵塞器主体通过降压环连接,所述堵塞器主体顶端安装可拆卸的压帽,堵塞器主体内部上方活动安装打捞头,所述打捞头底部顶在凸轮上方,所述凸轮安装在堵塞器主体内部,堵塞器主体外部镶嵌密封圈A,所述开口槽的外部镶嵌密封圈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改善原堵塞器的结构,避免注聚井的高压层段发生吐液回流造成的井下通道堵塞,不仅能够达到提升驱逐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降低注聚井洗井次数及作业井次,进而保证稳油上产。上产。上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聚井用防返流堵塞器


[0001]本技术涉及油田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聚井用防返流堵塞器。

技术介绍

[0002]注聚采油是油田为达到上产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等目的,常采取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但是,在目前油田领域,注聚井时常会在投产一段时间后,因为其高分子聚合物成分的驱注液,使得注入压力就会升高,导致层间压力过高,在各种因素的诱导下,例如长时间关井、注水干线穿孔、注入泵损坏、更换生产闸门等等,造成地层液反排堵塞注水通道的情况,进而引发不同程度的问题:第一种,轻微的淤积会导致投捞器捞不到堵塞器;第二种,稍多淤积形成软质垢桥导致测试仪器下沉;第三种,淤泥非常多的情况下,造成部分井下管柱堵塞需洗井及作业才能解决。
[0003]上述情形出现,是因为原始的注聚井堵塞器设置的不合理,原始的导引头结构采用的是棱槽敞开式设计,堵塞器与配水器之间的注水通道一直敞开不能及时关闭,才促使地层液进入井下管柱,甚至形成不同程度的淤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的一种注聚井用防返流堵塞器,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注入压力过高,导致注聚井内的高压层段反流堵塞注水通道,造成堵塞器捞不到、测试仪器下不去及作业等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注聚井用防返流堵塞器,包括堵塞器主体和防反流主体,所述防反流主体内部的下方设有防反流堵球,所述防反流主体外部下方连接开口槽,所述防反流主体上方设有防反流接头,所述防反流接头与堵塞器主体通过降压环连接,所述堵塞器主体顶端安装可拆卸的压帽,所述堵塞器主体内部上方活动安装打捞头,所述打捞头底部顶在凸轮上方,所述凸轮安装在堵塞器主体内部,所述堵塞器主体外部镶嵌至少2个密封圈A,所述开口槽外部镶嵌至少2个密封圈B,所述防反流接头、防反流主体、防反流堵球,共同构成导引头。
[0006]优选的,所述防反流接头嵌入安装在防反流主体顶端,且防反流接头和防反流主体可拆卸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降压环顶端嵌入安装在堵塞器主体的下方,降压环底端活动连接导引头。
[0008]优选的,所述打捞头贯穿堵塞器主体内部并延长到压帽顶端。
[0009]优选的,所述打捞头外壁与压帽内部的中间设有弹簧。
[001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注聚井用防返流堵塞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提供的注聚井用防返流堵塞器,通过改进原始注聚井堵塞器的导引头结构,在防反流堵球、防反流主体、防反流接头的相互配合下,避免注聚井的高压层段发生吐液回流造成的井下通道堵塞,不仅能够达到提升驱逐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降低注聚井洗
井次数及作业井次,进而保证稳油上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注聚井用防返流堵塞器剖面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注聚井用防返流堵塞器正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注聚井用防返流堵塞器轴测图。
[0015]图例说明:
[0016]1‑
打捞头;2

压帽;3

弹簧;4

凸轮;5

堵塞器主体;6

密封圈A;7

降压环;8

防反流接头;9

防反流主体;10

防反流堵球;11

密封圈B;12

开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注聚井用防返流堵塞器,包括堵塞器主体5和防反流主体9,所述防反流主体9内部的下方设有防反流堵球10,所述防反流主体9外部下方连接开口槽12,所述防反流主体9上方设有防反流接头8,所述防反流接头8与堵塞器主体5通过降压环7连接,所述堵塞器主体5顶部安装可拆卸的压帽2,所述堵塞器主体5内部上方活动安装打捞头1,所述打捞头1底部顶在凸轮4上方,所述凸轮4安装在堵塞器主体5内部,所述堵塞器主体5外部镶嵌至少2个密封圈A 6,所述开口槽12外部镶嵌至少2个密封圈B 11,所述防反流接头8、防反流主体9、防反流堵球10,共同构成导引头。
[0019]本实施例中,防反流接头8是嵌入安装在防反流主体9顶端,且防反流接头8与防反流主体8可拆卸连接。
[0020]在实际应用中,降压环7的两端分别连接堵塞器主体5和导引头,降压环7的顶端嵌入安装在堵塞器主体5的下方,降压环7底端活动连接导引头。
[0021]本实施例中,降压环7是通过多个珠体串联组成,降压环7的作用是利用串型构造使通过的聚合物混合液压力降低,且降压环7能够防止降粘。
[0022]在实际应用中,打捞头1贯穿堵塞器主体5内部并延长到压帽2顶端;
[0023]其中,打捞头1外壁与压帽2内部的中间设有弹簧3。
[0024]下面具体描述一下这种注聚井用防返流堵塞器的工作原理:
[0025]本实施例是利用预先防范的原理,将原始注聚堵塞器底部的导引头结构进行改进,将导引头原有结构的棱槽敞开式替换为单流阀式,避免注聚井的高压层段发生吐液回流造成的井下通道堵塞。
[0026]在实际使用时,本实施例的导引头与堵塞器主体5下方的降压环7连接后下入配水器内,当注聚井正注时,其内部的高压液流会顶开防反流堵球10,高压液流经过降压环7作用后注入地层,即使出现长时间关井、注水干线穿孔、注入泵损坏、更换生产闸门等诱导因素时,注聚井出现反注,在重力及地层液流压力作用下,本实施例的防反流堵球10会落入防反流主体9下部的开口槽12内,然后会达到注入通道闭合的效果,由于注入通道的关闭,不
仅可以阻止地层液进入井筒内,还能够保证地层介质不会反吐井下管柱内,避免注水通道出现堵塞。
[0027]本实施例中,该堵塞器结构设计合理,满足实际工作时安装方便的需求,同时因为该装置的操作比较简单,能够有效避免注聚井工作状态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实际情境下,有时会因为井内注入压力过高,导致高压层段反流堵塞注水通道,从而造成堵塞器捞不到或者测试仪器无法作业,通过应用该装置,不仅可以提升驱逐效果,还能够降低注聚井洗井次数及作业井次,进而达到为稳油上产提供有力保证的目的。
[00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聚井用防返流堵塞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堵塞器主体(5)和防反流主体(9),所述防反流主体(9)内部的下方设有防反流堵球(10);所述防反流主体(9)外部下方连接开口槽(12);所述防反流主体(9)上方设有防反流接头(8);所述防反流接头(8)与堵塞器主体(5)通过降压环(7)连接;所述堵塞器主体(5)顶端安装可拆卸的压帽(2);所述堵塞器主体(5)内部上方活动安装打捞头(1);所述打捞头(1)底部顶在凸轮(4)上方;所述凸轮(4)安装在堵塞器主体(5)内部;所述堵塞器主体(5)外部镶嵌至少2个密封圈A(6);所述开口槽(12)外部镶嵌至少2个密封圈B(11);所述防反流接头(8)、防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海军刘可夫毛小勇范海波姜平李金艳钟彬伟张波王勋缴殿龙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