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钢板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板桩水刀管路用可拆卸式支撑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连接有用于扣合在钢板桩卷边处的边板,边板成“L”型设置;边板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有用于挤压在钢板桩卷边边缘处的移动板,移动板固定连接有第三螺栓,第三螺栓另一端自由贯穿边板并连接有第三螺母。本装置主要用于在非焊接固定方式下实现对管路在钢板桩靠近顶部位置的固定,本装置无需再采用焊接的方式,方便后续的拆除,利于保持钢板桩的原状,降低因焊接等因素对钢板桩自身结构的损害,同时也利于钢板桩的重复使用。同时也利于钢板桩的重复使用。同时也利于钢板桩的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桩水刀管路用可拆卸式支撑件
[0001]本技术属于钢板桩
,具体涉及一种钢板桩水刀管路用可拆卸式支撑件。
技术介绍
[0002]钢板桩围堰由多根钢板桩围合而成,每根钢板桩下端需插打入土一定深度。对于一些硬质的地质条件,需要在钢板桩上安装水刀结构来辅助打桩,目前常用的做法是直接在钢板桩上焊接无缝钢管,并在无缝钢管的一端安装水刀喷嘴。比如说授权公告号为CN 217231822 U的专利文件中所公开的一种水刀辅助钢板桩插打结构,钢板桩内壁上沿钢板桩纵向焊接一钢管,钢管上端通过软管连接一高压水泵,钢管下端焊接一锥形喷头。此技术方案还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钢管采用直接与钢板桩焊接的方式,不方便后期的拆卸和更换;若采用非焊接的软管方案,目前常用的方式一般是在钢板桩上直接焊接一横撑,该横撑用于支撑固定软管使用;但是采用焊接的方式不方便后续拆除,焊接时产生的高温也容易造成钢板桩变形,因此如何在不影响施工的前提下实现对软管行之有效的固定需要进一步研究;2.焊接时会产生高温,在焊缝及其热影响区都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的存在会导致钢板桩自身的变形,降低其承载力,对于钢板桩自身结构损害较大;3.钢管一旦焊接到钢板桩上,后期不方便进行拆除,后期对于不需要水刀结构的施工工况,其无法满足灵活安拆的使用需求,不利于钢板桩的重复循环使用;4.由于重复使用的钢板桩需要在坚硬的土地施工或含有砾石的土壤中打桩,钢板桩端部很容易被坚硬的土质或砾石损坏,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掉块及卷边,从而影响了钢板桩的使用寿命及效果,而目前缺少一种有效保护钢板桩端部的结构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钢板桩用可拆卸支撑件。主要用于在非焊接固定方式下实现对管路在钢板桩靠近顶部位置的固定。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钢板桩水刀管路用可拆卸式支撑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连接有用于扣合在钢板桩卷边处的边板,所述边板成“L”型设置;所述边板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有用于挤压在钢板桩卷边边缘处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另一端自由贯穿所述边板并连接有第三螺母。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呈“U”型;所述支撑板与钢板桩的腹板之间留有间距。
[0007]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用于卡接在钢板桩卷板边缘的槽口。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连接有加强筋。
[0009]优选的,所述导向杆为方形杆,所述移动板开设有供所述方形杆穿过的方孔。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三螺栓采用高强度螺栓。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2]本方案中提出了支撑件,支撑件可拆卸的连接于钢板桩上,能够沿着钢板桩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以便进行位置的调整;支撑件主要采用支撑板、边板、导向杆、移动板的结构形式,移动板能够沿着导向杆滑动,并且移动板与边板之间采用第三螺栓的连接方式,在使用时,仅需旋拧第三螺母,就可以实现移动板朝向钢板桩卷边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板紧紧的挤压在钢板桩卷边边缘处,完成支撑件与钢板桩之间的固定连接。支撑件安装完成后就可以作为进水管路的支撑点使用,无需再采用直接焊接的方式,方便后续的拆除,利于保持钢板桩的原状,降低因焊接等因素对钢板桩自身结构的损害,同时也利于钢板桩的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0013]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4]图1是本技术与钢板桩连接后的主视图。
[0015]图2是图1中本装置结构放大后的示意图。
[0016]图3是节点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节点板与保护板连接关系侧视图。
[0018]图5是管卡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支撑件与钢板桩沿A
‑
A方向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C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8是移动板结构示意图。
[0022]图9是支撑件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钢板桩;2保护板;201定位卡口;3节点板;301第二通孔;302螺纹孔;4水刀喷嘴;5短接管;6软管;7管卡;8第一螺栓;9第二螺栓;10支撑件;101支撑板;102边板;103导向杆;104移动板;1041滑孔;1042卡槽;11横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
‑
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钢板桩端部水刀安装接头装置,包括保护板2,保护板2沿着钢板桩1的长度方向对接于钢板桩1的底端,起到保护钢板桩1端部的作用,延长钢板桩1的使用寿命;钢板桩1与保护板2之间通过节点板3相连,节点板3一端固定连接于保护板2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为栓接或焊接,节点板3另一端栓接于钢板桩1;节点板3上表面连接有短接管5,短接管5的底端连接有水刀喷嘴44;短接管5为无缝钢管,其结构形式为“一”字型或T型。
[0028]节点板3与钢板桩1之间的具体栓接方式采用如下方式:
[0029]钢板桩1开设有第一通孔,节点板3开设有与第一通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301;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301中贯穿连接有第一螺栓8,第一螺栓8上配合连接有第一螺母。利用第一螺栓8与第一螺母锁紧,能够实现钢板桩1与节点板3之间的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栓8采用高强度螺栓。
[0030]钢板桩1包括腹板和翼缘板,翼缘板具有卷边;在本实施例中,保护板2可为矩形状的板材结构,其宽度可以略小于钢板桩1的腹板宽度,其长度可为30cm。
[0031]最为另外一种可选的方式:保护板2为与钢板桩1截面形状相同的板材结构,其长度可为30
‑
50cm。
[0032]在本实施例中,保护板2的板厚与钢板桩1的壁厚相同。即保护板2与钢板桩1的腹板厚度保持一致。
[0033]在本实施例中,短接管5可采用焊接或栓接的方式连接于节点板3表面;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栓接的方式,可方便拆装;其具体方式为:节点板3上开设有多组螺纹孔302;还包括用于固定短接管5的管卡7,管卡7通过第二螺栓9与螺纹孔302相连。管卡7采用不锈钢骑马卡,其结构形式参考附图5。
[0034]在本实施例中,节点板3与保护板2上下分层错位设置;节点板3与保护板2之间形成有定位卡口201,当钢板桩1底端定位卡接于定位卡口201处时,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301的中心在X轴方向上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桩水刀管路用可拆卸式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连接有用于扣合在钢板桩卷边处的边板,所述边板成“L”型设置;所述边板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有用于挤压在钢板桩卷边边缘处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另一端自由贯穿所述边板并连接有第三螺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桩水刀管路用可拆卸式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呈“U”型;所述支撑板与钢板桩的腹板之间留有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真,毕爱国,许彬,谢金柱,徐冠兰,邱凯,张乐,林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