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山岭隧道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锚固层承载特性的隧道初喷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隧道初喷混凝土是隧道支护施作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支护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对隧道稳定性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分别为能迅速封闭围岩,防止其松动或坍塌;有效抑制围岩的初期变形,避免进一步失稳;隔绝空气和水,减缓围岩的风化和侵蚀;封闭裂隙,减少地下水渗漏,改善施工环境;与围岩结合后,形成承载结构,增强整体稳定性;均匀分布围岩应力,防止应力集中;及时支护减少塌方和冒顶风险;封闭围岩后,减少粉尘和落石,提升安全性。
2、但是目前在隧道支护施工过程中,隧道初喷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为经验设计,即根据设计规范(铁路、公路等行业规范)中的规定值进行设计,且所采用的初喷射混凝土力学特性也与复喷混凝土一致,并未对初喷混凝土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力学验证。
3、上述设计方法在隧道结构稳定性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4、其一,不同围岩环境下,初喷混凝土设计灵活度较差,无法有效针对各种围岩环境进行量化设计,导致围岩稳定性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锚固层承载特性的隧道初喷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锚固层承载特性的隧道初喷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喷混凝土的力学作用机制为:在保证锚固层完整性的同时提高锚固层的支护强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锚固层承载特性的隧道初喷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喷混凝土的受力特点为承担上覆锚固层间的碎石荷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锚固层承载特性的隧道初喷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分析方法如下:通过数值计算模型进行分析,并假设锚固层为力学参数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锚固层承载特性的隧道初喷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锚固层承载特性的隧道初喷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喷混凝土的力学作用机制为:在保证锚固层完整性的同时提高锚固层的支护强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锚固层承载特性的隧道初喷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喷混凝土的受力特点为承担上覆锚固层间的碎石荷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锚固层承载特性的隧道初喷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分析方法如下:通过数值计算模型进行分析,并假设锚固层为力学参数较低的弹性连续介质材料;数值模拟中采用liner结构单元模拟初喷混凝土,其力学特性包括liner结构单元本身,也包括liner单元与zone单元界面的相互作用,界面法向力学特性受界面法向弹簧刚度kn,抗拉强度ft的影响;而界面的剪切特性则由剪切弹簧刚度ks,界面内聚力c,界面残余内聚力cr,界面摩擦角φ和法向的应力大小σn控制;通过改变界面剪切强度参数,分析不同剪切强度下初喷混凝土对锚固层的护表效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锚固层承载特性的隧道初喷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胜,仁师军,梅争贵,王廷益,吴培章,陈相锋,李兆,李超,修鑫,李洪超,张永顺,李燕红,王应龙,王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