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Exception: 字符串 'shenzhenshihuanshuitouzijituanyouxiangongsihuizhoushishenshuijinshanwushuichuliyouxiangongsichangzhoushishenshuijiangbianwushuichuliyouxiangongsigourongshishenshuishuiwuyouxiangongsichangxinsh' 后的引号不完整。 “shenzhenshihuanshuitouzijituanyouxiangongsihuizhoushishenshuijinshanwushuichuliyouxiangongsichangzhoushishenshuijiangbianwushuich”附近有语法错误。 在 DBUtility.DbHelperSQL.RunProcedure(String storedProcName, IDataParameter[] parameters, Int32& rowsAffected) 在 DAL.APT_Common.Update(String tbName, String filter, String where) 在 zhuanliShow.pingyinfenlei(String id) 融合臭氧氧化与生物活性炭的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正文

融合臭氧氧化与生物活性炭的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724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融合臭氧氧化与生物活性炭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臭氧接触氧化区、催化氧化反应区、两相分离区以及活性炭反应区,步骤包括:根据臭氧接触氧化区内第一有机物浓度和第一废水流速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臭氧需求量;根据第一臭氧需求量、第一臭氧浓度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臭氧流速,根据第一臭氧流速控制臭氧发生器向臭氧微孔曝气头排放臭氧;有机废水和臭氧流入至催化氧化反应区进行反应,剩余臭氧以及反应后的有机废水在两相分离区分离,有机废水流入至活性炭反应区进行活性炭处理;根据第一臭氧剩余浓度对所述第一臭氧流速进行调整得到第二臭氧流速,根据所述第二臭氧流速控制臭氧发生器向臭氧微孔曝气头排放臭氧。头排放臭氧。头排放臭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融合臭氧氧化与生物活性炭的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融合臭氧氧化与生物活性炭的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废水就是以有机污染物为主的废水,有机废水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危害比较大。现有的有机废水包括但不限于农药废水、精细化工废水等等。在现有的有机废水处理中,并无法结合臭氧氧化与生物活性炭进行组合,对有机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融合臭氧氧化与生物活性炭的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及系统,可以结合臭氧氧化与生物活性炭进行组合,对有机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并且根据废水的浓度、流速的不同,对臭氧使用量进行控制,具有节能、高效的效果。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融合臭氧氧化与生物活性炭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臭氧接触氧化区、催化氧化反应区、两相分离区以及活性炭反应区,通过以下步骤对有机废水处理,具体包括:获取臭氧接触氧化区内有机废水的第一有机物浓度和第一废水流速,根据所述第一有机物浓度和第一废水流速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臭氧需求量;获取臭氧发生器所产生的第一臭氧浓度,根据所述第一臭氧需求量、第一臭氧浓度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臭氧流速,根据所述第一臭氧流速控制臭氧发生器向臭氧微孔曝气头排放臭氧;臭氧接触氧化区内的有机废水和臭氧流入至催化氧化反应区进行反应,反应后的剩余臭氧以及反应后的有机废水在两相分离区分离,分离后的剩余臭氧回收至尾气处理装置,分离后的有机废水流入至活性炭反应区进行活性炭处理;获取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内的第一臭氧剩余浓度,根据所述第一臭氧剩余浓度对所述第一臭氧流速进行调整得到第二臭氧流速,根据所述第二臭氧流速控制臭氧发生器向臭氧微孔曝气头排放臭氧。
[0005]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臭氧催化分解柱、活性炭滤柱以及气体反冲洗装置和/或液体反冲洗装置,所述臭氧催化分解柱和活性炭滤柱的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臭氧接触氧化区、催化氧化反应区、两相分离区分别位于所述臭氧催化分解柱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活性炭反应区位于所述活性炭滤柱内,所述活性炭滤柱设置有出水口;通过悬浮物检测装置对所述出水口的水悬浮物进行检测,在判断水悬浮物量值达到预设悬浮物量值后,控制气体反冲洗装置和/或液体反冲洗装置对所述活性炭滤柱进行反冲洗处理。
[0006]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催化氧化反应区内添加有中海油催化剂。
[0007]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臭氧接触氧化区内有机废水的第一有机物浓度和第一废水流速,根据所述第一有机物浓度和第一废水流速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臭氧需求量,包括:调取预先设置的标准有机物浓度、标准废水流速以及相对应的标准臭氧需求量;将所述第一有机物浓度与所述标准有机物浓度比对,得到有机物浓度量化系数,将所述第一废水流速与所述标准废水流速比对,得到废水流速系数;根据所述废水流速系数对所述标准臭氧需求量进行计算,得到相对应的第一臭氧需求量,通过以下方式计算第一臭氧需求量,其中,为第一臭氧需求量,为第一有机物浓度,为标准有机物浓度,为浓度归一化值,为第一废水流速,为标准废水流速,为流速归一化值,为预设转化值,为标准臭氧需求量。
[0008]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臭氧发生器所产生的第一臭氧浓度,根据所述第一臭氧需求量、第一臭氧浓度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臭氧流速,根据所述第一臭氧流速控制臭氧发生器向臭氧微孔曝气头排放臭氧,包括:基于臭氧浓度传感器获取臭氧发生器所产生的第一臭氧浓度;根据所述第一臭氧需求量、第一臭氧浓度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臭氧流速,通过以下方式计算第一臭氧流速,其中,为第一臭氧流速,为第一臭氧浓度,为第一流速权重;对所述第一臭氧流速通过显示装置进行显示,若判断用户对第一臭氧流速进行主动调整,并输入主动调整的第三臭氧流速;根据所述第三臭氧流速控制臭氧发生器向臭氧微孔曝气头排放臭氧,并对所述第一流速权重进行修正。
[0009]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三臭氧流速控制臭氧发生器向臭氧微孔曝气头排放臭氧,并对所述第一流速权重进行修正,包括:若判断所述第三臭氧流速大于所述第一臭氧流速,则根据所述第三臭氧流速和第一臭氧流速得到流速增加值;根据所述流速增加值、第一臭氧流速对所述第一流速权重进行增加调整,得到增加调整后的第二流速权重;若判断所述第三臭氧流速小于所述第一臭氧流速,则根据所述第三臭氧流速和第一臭氧流速得到流速减小值;根据所述流速减小值、第一臭氧流速对所述第一流速权重进行减小调整,得到减小调整后的第二流速权重。
[0010]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增加调整或减小调整后的第二流速权重,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增加调整或减小调整后的第二流速权重,其中,为第三臭氧流速,为增加调整或减小调整后的第二流速权重,为第一增加系数值,为第一减小系数值。
[0011]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内的第一臭氧剩余浓度,根据所述第一臭氧剩余浓度对所述第一臭氧流速进行调整得到第二臭氧流速,根据所述第二臭氧流速控制臭氧发生器向臭氧微孔曝气头排放臭氧,包括:基于臭氧浓度传感器获取尾气处理装置内所回收的第一臭氧剩余浓度,将所述第一臭氧剩余浓度与预设臭氧剩余浓度进行比对,若第一臭氧剩余浓度与预设臭氧剩余浓度的剩余浓度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浓度差值,则判断需要对第一臭氧流速进行调整;若所述剩余浓度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浓度差值、且剩余浓度差值大于0,则根据所述剩余浓度差值对所述第一臭氧流速进行降速调整得到第二臭氧流速;若所述剩余浓度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浓度差值、且剩余浓度差值小于0,则根据所述剩余浓度差值对所述第一臭氧流速进行提速调整得到第二臭氧流速;根据所述第二臭氧流速控制臭氧发生器向臭氧微孔曝气头排放臭氧。
[0012]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计算所述剩余浓度差值与预设臭氧剩余浓度的浓度比值,根据所述浓度比值、第一臭氧浓度进行综合计算,得到对第一臭氧流速进行增加调整或减小调整的调整幅度值;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增加调整或减小调整后的第二臭氧流速,方式得到增加调整或减小调整后的第二臭氧流速,方式得到增加调整或减小调整后的第二臭氧流速,其中,为剩余浓度差值,为预设浓度差值,为第一臭氧剩余浓度,为预设臭氧剩余浓度,为增加调整或减小调整后的第二臭氧流速,为第二增加系数值,为第二减小系数值,为预设常数值。
[0013]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接收用户配置的优先调整逻辑;若所述优先调整逻辑为人工调整逻辑优先,则根据第三臭氧流速控制臭氧发生器向臭氧微孔曝气头排放臭氧,不再根据第二臭氧流速控制臭氧发生器向臭氧微孔曝气头排放臭氧;若所述优先调整逻辑为自动调整逻辑优先,则根据第二臭氧流速控制臭氧发生器
向臭氧微孔曝气头排放臭氧;若判断用户输入第三臭氧流速,在第三臭氧流速与第二臭氧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臭氧氧化与生物活性炭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臭氧接触氧化区、催化氧化反应区、两相分离区以及活性炭反应区,通过以下步骤对有机废水处理,具体包括:获取臭氧接触氧化区内有机废水的第一有机物浓度和第一废水流速,根据所述第一有机物浓度和第一废水流速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臭氧需求量;获取臭氧发生器所产生的第一臭氧浓度,根据所述第一臭氧需求量、第一臭氧浓度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臭氧流速,根据所述第一臭氧流速控制臭氧发生器向臭氧微孔曝气头排放臭氧;臭氧接触氧化区内的有机废水和臭氧流入至催化氧化反应区进行反应,反应后的剩余臭氧以及反应后的有机废水在两相分离区分离,分离后的剩余臭氧回收至尾气处理装置,分离后的有机废水流入至活性炭反应区进行活性炭处理;获取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内的第一臭氧剩余浓度,根据所述第一臭氧剩余浓度对所述第一臭氧流速进行调整得到第二臭氧流速,根据所述第二臭氧流速控制臭氧发生器向臭氧微孔曝气头排放臭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臭氧氧化与生物活性炭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臭氧催化分解柱、活性炭滤柱以及气体反冲洗装置和/或液体反冲洗装置,所述臭氧催化分解柱和活性炭滤柱的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臭氧接触氧化区、催化氧化反应区、两相分离区分别位于所述臭氧催化分解柱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活性炭反应区位于所述活性炭滤柱内,所述活性炭滤柱设置有出水口;通过悬浮物检测装置对所述出水口的水悬浮物进行检测,在判断水悬浮物量值达到预设悬浮物量值后,控制气体反冲洗装置和/或液体反冲洗装置对所述活性炭滤柱进行反冲洗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臭氧氧化与生物活性炭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催化氧化反应区内添加有中海油催化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臭氧氧化与生物活性炭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臭氧接触氧化区内有机废水的第一有机物浓度和第一废水流速,根据所述第一有机物浓度和第一废水流速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臭氧需求量,包括:调取预先设置的标准有机物浓度、标准废水流速以及相对应的标准臭氧需求量;将所述第一有机物浓度与所述标准有机物浓度比对,得到有机物浓度量化系数,将所述第一废水流速与所述标准废水流速比对,得到废水流速系数;根据所述废水流速系数对所述标准臭氧需求量进行计算,得到相对应的第一臭氧需求量,通过以下方式计算第一臭氧需求量,其中,为第一臭氧需求量,为第一有机物浓度,为标准有机物浓度,为浓
度归一化值,为第一废水流速,为标准废水流速,为流速归一化值,为预设转化值,为标准臭氧需求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融合臭氧氧化与生物活性炭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臭氧发生器所产生的第一臭氧浓度,根据所述第一臭氧需求量、第一臭氧浓度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臭氧流速,根据所述第一臭氧流速控制臭氧发生器向臭氧微孔曝气头排放臭氧,包括:基于臭氧浓度传感器获取臭氧发生器所产生的第一臭氧浓度;根据所述第一臭氧需求量、第一臭氧浓度进行计算得到第一臭氧流速,通过以下方式计算第一臭氧流速,其中,为第一臭氧流速,为第一臭氧浓度,为第一流速权重;对所述第一臭氧流速通过显示装置进行显示,若判断用户对第一臭氧流速进行主动调整,并输入主动调整的第三臭氧流速;根据所述第三臭氧流速控制臭氧发生器向臭氧微孔曝气头排放臭氧,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东罗华瑞卫少华周合喜崔文亮刘礼祥马景德朱定国陈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环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惠州市深水金山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常州市深水江边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句容市深水水务有限公司长兴深长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浙江深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滕州市深水深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