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辅助病人翻身的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721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辅助病人翻身的病床,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床体,沉槽水平开设在床体的尾部,第一转轴穿设在沉槽的内侧中部且与床体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两个支臂对称嵌设在第一转轴两侧的沉槽中,两个安装座,分别对称设置两个支臂上,安装座的上端延伸出沉槽,两个支杆分别对称设置在安装座的上侧与床头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支臂、安装座上的支杆配合上使用,从患者的两侧对其进行夹持,再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一侧的支臂向上旋转,使得支杆推动患者的一侧身体向上翻起,另一侧的支杆阻挡患者身体滑动,不仅能够对自身无法进行翻身的患者进行快速翻身,而且能够避免患者向病床边沿移动,导致患者出现跌落的情况进而保证患者的安全。患者的安全。患者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辅助病人翻身的病床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辅助病人翻身的病床。

技术介绍

[0002]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压疮在康复治疗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这是由于在进行重大手术之后或者自身虚弱、运动障碍等情况时,患者大多时间都是躺在病床上进行修养,方便身体进行恢复。由于病床上的床单、褥子较为柔软,患者躺卧时会使得臀部、背部始终与床单、褥子紧密贴合,导致臀部、背部毛细血管长时间不畅通,以至于患者出现压疮以及压疮合并症影响恢复。为了避免患者臀部等部位出现压疮,需要患者定期的进行翻身,使得臀背部等位置的肌肉、血管进行放松。但是对于身体虚弱、肥胖或者运动障碍的患者来说,其本身无力或者不足以实现翻身,一般需要多个医生、护士合作进行翻身,不仅降低了患者翻身的频次,而且夜晚进行翻身大大增加了医疗人员或者家属的工作和陪护强度。为了方便肥胖或者虚弱的患者进行有效翻身,一般采用在病床的两侧设置布带,使得患者通过拉扯布带和自身与床单、被褥的摩擦力,辅助患者进行翻身。但是在拉动布带进行翻身时,会使得患者不断向病床的一侧移动,不仅无法快速进行翻身,而且患者翻身后会处于病床边沿,容易发生患者从病床上跌落的情况,无法有效保证患者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辅助病人翻身的病床,以便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辅助病人翻身的病床,包括床体,沉槽,第一转轴,两个支臂,两个安装座,两个支杆,第一驱动机构;沉槽水平开设在床体的尾部,第一转轴穿设在沉槽的内侧中部且与床体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转轴两端与沉槽的内壁垂直连接,两个支臂对称嵌设在第一转轴两侧的沉槽中,所述两个支臂的近端分别与第一转轴铰接,两个安装座,分别对称设置两个支臂上,所述安装座与支臂连接,安装座的上端延伸出沉槽,两个支杆分别对称设置在安装座的上侧与床头之间,所述支杆的一端与安装座垂直固定连接,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床体上,用于实现单向驱动两个支臂转动。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设在床体尾部的步进电机且与第一转轴同轴,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床体与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支臂远离安装座的一端设有U型连接座,U型连接座的底部与支臂固定连接,另一个支臂的一端伸入U型连接座中且开设有U型连接槽,U型连接座与U型连接槽的两侧分别对称开设有通孔且与第一转轴同轴,第一转轴穿过通孔且位于U型连接座与U型连接槽之间分别对称套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与第一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连接管分别与U型连接座、U型连接槽垂直固定连接,连接管远离U型连接槽的一端穿过通孔与沉槽的内壁垂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位于U型连接槽内侧套装固定有第一齿轮,支臂上设有单向传动机构,单向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第一齿轮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单向传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一齿轮外侧的两个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相互平行,两个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与U型连接座、U型连接槽垂直固定连接,第二转轴上套设有第二齿轮且与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第二转轴位于第二齿轮的内侧套装固定有棘轮,第二齿轮的内侧设有棘爪,棘爪与棘轮配合连接,安装座的下侧开设有通槽,支臂穿过通槽且与其滑动连接,支臂上设有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实现带动安装座位移。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开设在支臂内部的传动仓,传动仓的内部穿设有螺杆且与且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螺杆通过轴承与传动仓的内壁转动连接,传动仓位于螺杆的正上方开设有贯穿的限位槽,限位槽上穿设有限位块且与其滑动连接,限位块的一端延伸出限位槽与安装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传动仓的内部,螺杆与限位块螺纹配合连接,传动仓靠近第二转轴的一侧设有第二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第二齿轮连接,其输出端与螺杆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穿设在传动仓靠近第二转轴一侧的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与第二转轴位于同于平面且相互平行,第三转轴通过轴承与传动仓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三转轴位于螺杆的一侧套装固定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延伸出传动仓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第三转轴上套装固定有蜗杆套,螺杆靠近第三转轴的一端套装固定有蜗轮,蜗轮与蜗杆套配合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上竖直开设有滑孔,滑孔上设有安装块且与其滑动连接,安装块的一端延伸出滑孔开设有螺纹槽且与螺杆螺纹配合连接,安装块的另一端与安装座之间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安装块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座连接,限位块位于滑孔的两侧分别对称穿设有第一滑杆且与螺杆相互平行,安装块靠近第一滑杆的两侧对称固设有倾斜向上的楔形块,第一滑杆靠近楔形块的一端设有滚轮,滚轮与第一滑杆转动连接,滚轮与楔形块贴合连接,第一滑杆的另一端延伸出限位块且固设有挡板,传动仓位于第二传动机构的第三转轴远离第二转轴的一侧固设有隔板。
[0010]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内部穿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安装块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安装座且与其滑动连接,连接杆远离安装块的一端延伸出安装座且固设有手柄。
[0011]优选的,所述支杆远离安装座的一端穿设有第二滑杆且与其同轴,第二滑杆与支杆滑动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辅助病人翻身的病床,通过支臂、安装座上的支杆配合上使用,从患者的两侧对其进行夹持,再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一侧的支臂向上旋转,使得支杆推动患者的一侧身体向上翻起,另一侧的支杆阻挡患者身体滑动,不仅能够对自身无法进行翻身的患者进行快速翻身,而且能够避免患者向病床边沿移动,导致患者出现跌落的情况进而保证患者的安全;通过第一驱动机构的步进电机、U型连接座、U型连接槽、连接管以及第一转轴配合使用,能够由步进电机带动第一齿轮旋转,再与单向传动机构的第二转轴以及第二齿轮配合使用,实现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旋转,再通过棘轮棘爪使得一侧的第二转轴旋转,进而使得一侧的支臂向上旋转带动支杆对患者翻身,另一侧的第二转轴不旋转使得支杆对患者进行阻挡,进一步提高患者翻身的方便性;通过第二驱动机构的螺杆、限位块以及第二传动机构的第三转轴、第三齿轮、蜗轮蜗杆配合使用,通过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旋转,进而使得螺杆旋转,实现支臂上的两个安装座向患者身体翻起
的一侧移动,转动支臂上的安装座随着患者身体翻起移动,使得支杆始终与患者腰背部侧面相贴合,另一侧支臂上的安装座推动患者向翻起一侧移动,使得患者翻身后身体处于病床中间,进一步提高患者翻身的安全性;通过滑孔上的安装块、弹簧、第一滑杆、楔形块、滚轮配合使用,使得安装座移动至支臂的端部时,通过第一滑杆、滚轮推动楔形块向上移动,实现安装块与螺杆分离,避免患者翻过90度造成摔伤,并且在翻身后通过与步进电机配合使用通过支杆对患者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患者使用的方便性与安全性;通过连接杆、手柄配合使用,方便照看人员根据患者的身宽调整两个安装座的间距,方便对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使用,提高使用的灵活性;通过第二滑杆能够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辅助病人翻身的病床,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槽(2),水平开设在床体(1)的尾部;第一转轴(3),穿设在沉槽(2)的内侧中部且与床体(1)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转轴(3)两端与沉槽(2)的内壁垂直连接;两个支臂(4),对称嵌设在第一转轴(3)两侧的沉槽(2)中,所述两个支臂(4)的近端分别与第一转轴(3)铰接;两个安装座(5),分别对称设置两个支臂(4)上,所述安装座(5)与支臂(4)连接,安装座(5)的上端延伸出沉槽(2);两个支杆(6),分别对称设置在安装座(5)的上侧与床头之间,所述支杆(6)的一端与安装座(5)垂直固定连接;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床体(1)上,用于实现单向驱动两个支臂(4)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辅助病人翻身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设在床体(1)尾部的步进电机(21)且与第一转轴(3)同轴,步进电机(21)的输出轴穿过床体(1)与第一转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支臂(4)远离安装座(5)的一端设有U型连接座(22),U型连接座(22)的底部与支臂(4)固定连接,另一个支臂(4)的一端伸入U型连接座(22)中且开设有U型连接槽(23),U型连接座(22)与U型连接槽(23)的两侧分别对称开设有通孔且与第一转轴(3)同轴,第一转轴(3)穿过通孔且位于U型连接座(22)与U型连接槽(23)之间分别对称套设有连接管(24),连接管(24)与第一转轴(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连接管(24)分别与U型连接座(22)、U型连接槽(23)垂直固定连接,连接管(24)远离U型连接槽(23)的一端穿过通孔与沉槽(2)的内壁垂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3)位于U型连接槽(23)内侧套装固定有第一齿轮(25),支臂(4)上设有单向传动机构,单向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第一齿轮(2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辅助病人翻身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传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一齿轮(25)外侧的两个第二转轴(31),第二转轴(31)与第一转轴(3)相互平行,两个第二转轴(31)的两端分别与U型连接座(22)、U型连接槽(23)垂直固定连接,第二转轴(31)上套设有第二齿轮(32)且与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二齿轮(32)与第一齿轮(25)啮合连接,第二转轴(31)位于第二齿轮(32)的内侧套装固定有棘轮(33),第二齿轮(32)的内侧设有棘爪(34),棘爪(34)与棘轮(33)配合连接,安装座(5)的下侧开设有通槽,支臂(4)穿过通槽且与其滑动连接,支臂(4)上设有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实现带动安装座(5)位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辅助病人翻身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开设在支臂(4)内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立君马子剑杨勤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