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膏体充填开采留巷气囊隔离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7184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膏体充填开采留巷气囊隔离墙,包括气囊,所述气囊的靠近浆体的一侧表面安装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的外表面安装隔离布,所述气囊的远离浆体的一侧安装有单体支柱,所述单体支柱的上端安装有隔离密封料,所述隔离密封料的上表面与巷道顶部内沿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膏体充填开采留巷气囊隔离墙,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之前用木板做隔离墙需用6工时能够做完,这种气囊式隔离墙仅需3工时可以完成,节省材料支出,气囊复用率高,之前的木板隔离墙材料费用为0.3万元,在每次的裁截后用10次后基本不能复用;而气囊式隔离墙一般采购费用也就是0.5万元,一般可以复用50次以上。以复用50次以上。以复用50次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膏体充填开采留巷气囊隔离墙


[0001]本技术涉及膏体充填开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膏体充填开采留巷气囊隔离墙。

技术介绍

[0002]橡胶气囊使用简便,经济耐用,未充气能柔软收缩,任意折叠、卷曲,充气膨胀后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混凝土的压力,这是任何传统刚性模板所无可比拟的,建筑行业常用的有气囊隔离墙及桥梁气囊内模,气囊隔离墙是利用气囊充气后的形状来阻隔混凝土,施工实践证明,使用气囊工艺,施工方便,适用范围广,可反复使用,实为降低成本、提高施工进度的首选工具,现在在进行巷道膏体充填时通常使用木板做隔离墙,这种方式需用6工时能够做完,同时木板隔离墙材料费用为0.3万元,在每次的裁截后用10次后基本不能复用,安装过程较为浪费时间和浪费资源,本技术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膏体充填开采留巷气囊隔离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膏体充填开采留巷气囊隔离墙,能够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现在在进行巷道膏体充填时通常使用木板做隔离墙,这种方式需用6工时能够做完,同时木板隔离墙材料费用为0.3万元,在每次的裁截后用10次后基本不能复用,安装过程较为浪费时间和浪费资源。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膏体充填开采留巷气囊隔离墙,包括气囊,所述气囊的靠近浆体的一侧表面安装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的外表面安装隔离布,所述气囊的远离浆体的一侧安装有单体支柱,所述单体支柱的上端安装有隔离密封料,所述隔离密封料的上表面与巷道顶部内沿接触。
[0006]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气囊的两侧均安装有钢筋网,位于浆体这一侧的所述钢筋网处于隔离布的内部,这样将现场高密度钢筋网贴在气囊表面以增加气囊强度。
[0007]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单体支柱的端部安装有连接圈,所述连接圈的表面安装有固定组件,这样快速对单体支柱对接,以调节单体支柱高度适应不同高度的巷道。
[0008]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隔离布的底部上表面覆盖有埋布矸石。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1、本申请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之前用木板做隔离墙需用6工时能够做完,这种气囊式隔离墙仅需3工时可以完成。
[0011]2、本申请节省材料支出,气囊复用率高,之前的木板隔离墙材料费用为0.3万元,在每次的裁截后用10次后基本不能复用;而气囊式隔离墙一般采购费用也就是0.5万元,一
般可以复用50次以上。
[0012]3、本申请在推行绿色膏体充填开采的过程中,更能适应我国现代煤矿发展的现状,代表一种更为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膏体充填开采留巷气囊隔离墙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膏体充填开采留巷气囊隔离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气囊;2、单体支柱;3、钢筋网;4、钢丝网;5、隔离布;6、埋布矸石;7、隔离密封料;8、连接圈;9、固定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一号”、“二号”、“三号”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7]实施例
[0018]如图1

图2所示,一种膏体充填开采留巷气囊隔离墙,包括气囊1,气囊1的靠近浆体的一侧表面安装有钢丝网4,钢丝网4的外表面安装隔离布5,气囊1的远离浆体的一侧安装有单体支柱2,单体支柱2的上端安装有隔离密封料7,隔离密封料7的上表面与巷道顶部内沿接触,单体支柱2紧贴气囊1;
[0019]具体的,气囊1的两侧均安装有钢筋网3,位于浆体这一侧的钢筋网3处于隔离布5的内部,这样将现场高密度钢筋网3贴在气囊1表面以增加气囊1强度;
[0020]具体的,单体支柱2的端部安装有连接圈8,连接圈8的表面安装有固定组件9,这样快速对单体支柱2对接,以调节单体支柱2高度适应不同高度的巷道;隔离布5的底部上表面覆盖有埋布矸石6。
[0021]通过本实施例能够实现:本申请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之前用木板做隔离墙需用6工时能够做完,这种气囊式隔离墙仅需3工时可以完成,节省材料支出,气囊1复用率高,之前的木板隔离墙材料费用为0.3万元,在每次的裁截后用10次后基本不能复用;而气囊式隔离墙一般采购费用也就是0.5万元,一般可以复用50次以上。
[0022]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膏体充填开采留巷气囊隔离墙,使用原理为:隔离区正常铺设隔离布5、隔离密封料7,外侧用单体支柱2间隔支撑,使用时,先充气囊1至80%,将现场高密度钢筋网3贴在气囊1表面以增加气囊1强度,然后,正常铺设隔离布5、隔离密封料7,局部地点敷设金属钢丝网4,接着用工作面压风升实气囊1(躲开顶板锚杆等尖锐物),掖实顶板孔隙处,最后外侧贴住气囊1打单体支柱2戗住,气囊1未达到设定压强时,适当用高压液补压,我们经过检验,这种工艺完全可以作为留巷的隔离使用,质量较好的气囊1能够耐压0.2MPa以上,可以满足我们充填料浆的最大0.1MPa的压强要求。(P=ρgh,
料浆密度ρ=1900Kg/m3,隔离区高度差h<5m)。
[00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膏体充填开采留巷气囊隔离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1),所述气囊(1)的靠近浆体的一侧表面安装有钢丝网(4),所述钢丝网(4)的外表面安装隔离布(5),所述气囊(1)的远离浆体的一侧安装有单体支柱(2),所述单体支柱(2)的上端安装有隔离密封料(7),所述隔离密封料(7)的上表面与巷道顶部内沿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膏体充填开采留巷气囊隔离墙,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利伟刘伟张兵
申请(专利权)人:枣庄矿业集团济宁岱庄煤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