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井下充填用铺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矿山井下架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矿井狭窄巷道的充填用铺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矿井开采的逐步深入,在下向充填法中人工假底的传统铺筋扎筋手法变得不再实用。深井环境温度高湿度大,井下巷道作业空间有限,人工扎筋作业强度大,效率低下。传统的扎筋是通过将主筋副筋搬运至巷道内,再由工人进行人工铺架、拉弯、捆扎。恶劣的井下环境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直接影响了人工假底钢筋铺设的效率。
[0003]目前,国内外矿山采用的铺底扎筋工艺均存在以下缺点:
[0004](1)工艺方法传统落后,人工劳动强度大,不适应深井作业需求。传统的扎筋与铺筋需要大量的工人在井下参与作业,深井由于其严酷的湿热环境及热害问题使得工人在井下可允许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0005](2)效率低下,班次占用时间长,传统铺底铺筋单个班次包含的作业流程有:道碴整平、塑布平铺、钢筋架设、扎筋固捆。单个步骤之间的工序衔接不能一体化,作业连续性差。且其中的步骤大多为人工作为劳动主力直接参与,整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井下充填用铺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台车自检:当铺筋机械台车电源总开关打开时,台车进入自检状态,检查各传感器状态,当自检完毕,台车处于等待状态;(2)格网搬运:驾驶铺筋机械台车至仓储地点,搬运铺筋需要的钢筋格网至台车的托运垫板上,等待巷道内完成铺卷工作;(3)铺筋准备工作:待工人完成铺卷作业后,台车前进开到巷道底部,后退至一张钢筋格网的长度后,由工人手动拉出伸缩前导轨,将前导轨完全伸出,使行进组件可以移动至作业区域的上空;(4)格网吸取工作:在伸缩前导轨完全展开后,驾驶员通过操控盘操作纵向吊梁导轨上的行进组件,使横向电磁铁导轨移动至格网抓手上方,再操纵电磁铁吸取装置的伸缩关节释放电磁铁,控制电磁铁吸取格网抓手以进行吸取作业,吸取成功后收回伸缩关节将钢筋格网吊起至空中;(5)格网布置工作:在电磁铁吸取装置吊起钢筋格网后,通过操控盘控制行进组件移动横向电磁铁导轨至格网放置区域上空,再操控电磁铁转盘转向,调整好空中角度后下放伸缩关节,当电磁铁下放到底后,再控制其释放格网抓手,完成单片钢筋格网的铺设;(6)待所载钢筋格网架设完毕后,收回电磁铁吸取装置,控制行进组件将电磁铁与横向电磁铁导轨后退收回,台车后退至下一张钢筋格网放置区域进行铺筋准备工作;(7)格网搭接:台车完成整条巷道的铺筋作业后,由工人手动将钢筋格网支起,具体步骤:扶起钢筋格网的上层格网,直至上层格网整体垂直于钢筋格网转轴,钢筋格网固定卡扣会在格网与转轴垂直时发生自锁,其内部的弹簧锁柱释放弹出,保持钢筋格网的支起状态,在将巷道所有铺设的格网支起后,让格网之间彼此通过钢筋格网链接搭扣连接为一个整体。(8)若台车电量不足,直接将外接电缆和充电接口连接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井下充填用铺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铺筋台车包括控制系统、电源系统、行车系统、抓筋系统,所述抓筋系统包括架设于台车上的吊梁导轨、用于固定吊梁导轨的支撑装置、安装于台车底盘上的托运垫板、电磁铁吸取装置以及控制电磁铁吸取装置在吊梁导轨上移动的行进装置;所述吊梁导轨包括与车身纵向平行的纵向吊梁导轨、活动安装于纵向吊梁导轨上的横向电磁铁导轨以及与纵向吊梁导轨端部连接的通过工人抽拉控制伸缩的伸缩前导轨,所述支撑装置固定于台车上,包括分别与纵向吊梁导轨两端连接的前吊梁支架和后吊梁支架,以及与纵向吊梁导轨中部连接的吊梁支撑柱;所述电磁铁吸取装置安设于横向电磁铁导轨上,通过行进装置在纵向吊梁导轨上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山井下充填用铺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进装置包括与横向电磁铁导轨两端连接的行进组件,所述行进组件以内置滚轮的形式在纵向吊梁导轨上移动,滚轮通过滚轮轴承固定在行进组件内部,滚轮轴的一端与传动齿轮连接,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与行进电动机连接,行进电动机的电力通过行进供电线缆供电提供动力,电缆外露部分为类似弹簧形状的弹性线,内埋部分通过后吊梁支架与台车底盘连接到动力电池组,由行进电动机提供动力的滚轮带动整个行进组件在纵向吊梁导轨上实现前进与后退的功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山井下充填用铺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吊梁导
轨的形状设计为“工”字形,所述行进组件的形状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彦,邹景煜,梁伟章,马举,彭康,刘雷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