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LED发光体的散热结构、热管理系统及舞台灯具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678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LED发光体的散热结构、热管理系统及舞台灯具,散热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架、散热器、散热风扇、第二安装架、进风风扇、出风风扇,第一安装架开设有用于安装LED发光体的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散热器包括固定基板、热管组件,热管组件穿设于固定基板,固定基板一端安装于第一安装架,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鳍片组,第一鳍片组两侧设置有第二鳍片组;散热风扇安装于第一安装架,进风风扇和出风风扇安装于第二安装架。热管组件直接穿设在固定基板中,无需弯折或压扁,保证热管组件散热性能。进风风扇与出风风扇连通第一鳍片组散热,散热风扇连通第二鳍片组散热,避免散热器蒸发部分和冷凝部分的气路互相干扰,提高换热效率。提高换热效率。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LED发光体的散热结构、热管理系统及舞台灯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舞台灯具
,特别涉及用于LED发光体的散热结构、热管理系统及舞台灯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舞美布景对于灯光亮度需求的升级,舞台灯具中LED发光体的功率越来越大,对舞台灯具的体积要求却趋向于小型化。LED发光体运行时会释放大量热量,如果这些热量未得到及时转移,会导致LED发光体内部温度急剧升高,影响LED发光体的使用寿命及效果。现行产品中,灯具虽然设置有用于LED发光体散热的结构,但灯具内部进气通道与排气通道路径较长,换热效率有限。此外,现有灯具的内部气路相互串联,各元件运行释放的能量相互干扰,容易导致光学系统或电控系统中的关键元器件烧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LED发光体的散热结构、热管理系统及舞台灯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LED发光体的散热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架、散热器、多个散热风扇、第二安装架、进风风扇、两个出风风扇,所述第一安装架开设有用于安装LED发光体的第一孔位和多个用于散热通风的第二孔位,多个所述第二孔位沿所述第一孔位的周向布置;所述散热器包括固定基板、热管组件,所述热管组件穿设于所述固定基板,所述固定基板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鳍片组,所述第一鳍片组两侧设置有第二鳍片组,所述第二鳍片组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第二孔位对应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散热风扇通过所述第二孔位与所述第二鳍片组连通实现换热;所述第二安装架与所述第一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开设有用于冷却气体进入的第三孔位和用于高温气体流出的第四孔位;所述进风风扇对应所述第三孔位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所述进风风扇通过所述第三孔位与所述第一鳍片组连通以通入冷却气体;所述出风风扇对应所述第四孔位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两个所述出风风扇相对安装于所述第一鳍片组的两侧。
[0005]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散热结构包括后端盖,所述后端盖与所述第一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后端盖具有与所述进风风扇对应设置有的第一进气口以及环绕所述后端盖周壁设置的出气口。
[0006]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设置有若干叶片形成百叶窗结构,所述叶片具有倾斜设置的导流部,所述导流部用于减缓所述出气口处的高温气体回流。
[0007]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散热结构包括第一隔离组件,所述第一隔离组件包括隔离支架,所述隔离支架与所述第一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隔离支架对应所述第四孔位设置,所述隔离支架贴合布置于所述后端盖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安装架之间。
[0008]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散热结构包括消音装置,所述消音装置安装于所述散热
风扇与所述第一安装架之间,所述消音装置对应所述第二孔位开设通孔形成消音腔,所述消音腔沿周壁设置有扰流结构以改变腔内气体频率。
[0009]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消音装置与所述散热风扇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垫,所述第一减震垫用于减轻所述散热风扇运转时的震动传递。
[0010]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组件包括若干第一热管和若干第二热管,所述第一热管的伸出端和所述第二热管的伸出端分别穿透两个所述第二鳍片组,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间隔布置。
[0011]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架包括LED发光体固定板和定位销,所述LED发光体固定板开设有与所述定位销配合的第一定位孔,所述固定基板开设有与所述定位销配合的第二定位孔,所述LED发光体固定板与所述固定基板销轴连接以定位LED发光体。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LED发光体的热管理系统,应用于前述的散热结构,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LED发光体实时温度;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散热风扇、所述进风风扇、所述出风风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实时温度独立控制所述散热风扇、所述进风风扇、所述出风风扇的运行。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舞台灯具,舞台灯具包括前述的散热结构、LED发光体、第二隔离组件、出射结构,所述LED发光体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二隔离组件包括CMY支板、灯体面盖、灯体侧盖,所述CMY支板开设有与所述LED发光体共轴的过光孔,所述灯体侧盖与所述散热结构连接,所述灯体面盖与所述灯体侧盖沿所述CMY支板的周向接合密封;所述出射结构用于整形所述LED发光体的出射灯光,所述出射结构与所述灯体面盖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散热结构通过第一安装架连接LED发光体与散热器,散热器将热管组件直接穿设在固定基板中而无需弯折或压扁,保证热管组件的结构完整性及散热性能。进风风扇与出风风扇配合实现第一鳍片组的散热,散热风扇连通第二鳍片组散热,避免散热器蒸发部分和冷凝部分的气路互相干扰,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6]图1为舞台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提供的舞台灯具中,散热结构及第二隔离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所提供的舞台灯具中,散热结构及第二隔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所提供的舞台灯具中,散热结构及第二隔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2所提供的散热结构中,散热器冷凝部分的气路示意图;
[0021]图6为图2所提供的散热结构中,散热器蒸发部分的气路示意图;
[0022]图7为图1所提供的舞台灯具中散热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8为图1所提供的舞台灯具中散热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24]图9为热管理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0、散热结构;110、第一安装架;111、散热器固定板;1121、后盖支撑结
构;1122、侧盖支撑结构;113、固定支柱;114、消音装置;115、LED发光体固定板;1151、支撑柱;116、第一减震垫;117、过渡件;118、间隔柱;119、定位销;120、散热器;121、固定基板;1211、第一鳍片组;1221、第一热管;1222、第二热管;123、第二鳍片组;131、散热风扇;132、进风风扇;133、出风风扇;140、第二安装架;141、第二减震垫;142、降噪网;143、减震柱;150、第一隔离组件;151、隔离支架;152、隔离板;160、后端盖;161、第一进气口;162、第二进气口;163、出气口;1631、叶片;1632、导流部;20、LED发光体;30、第二隔离组件;31、CMY支板;32、灯体面盖;33、灯体侧盖;34、面盖支撑结构;35、隔离棉;40、出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图1至图9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LED发光体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架(110),所述第一安装架(110)开设有用于安装LED发光体的第一孔位和多个用于散热通风的第二孔位,多个所述第二孔位沿所述第一孔位的周向布置;散热器(120),所述散热器(120)包括固定基板(121)、热管组件,所述热管组件穿设于所述固定基板(121),所述固定基板(121)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10),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鳍片组(1211),所述第一鳍片组(1211)两侧设置有第二鳍片组(123),所述第二鳍片组(123)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10);多个散热风扇(131),所述散热风扇(131)与所述第二孔位对应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10),所述散热风扇(131)通过所述第二孔位与所述第二鳍片组(123)连通实现换热;第二安装架(140),所述第二安装架(140)与所述第一安装架(1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140)开设有用于冷却气体进入的第三孔位和用于高温气体流出的第四孔位;进风风扇(132),所述进风风扇(132)对应所述第三孔位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140),所述进风风扇(132)通过所述第三孔位与所述第一鳍片组(1211)连通以通入冷却气体;两个出风风扇(133),所述出风风扇(133)对应所述第四孔位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140),两个所述出风风扇(133)相对安装于所述第一鳍片组(1211)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散热结构(10)包括后端盖(160),所述后端盖(160)与所述第一安装架(110)固定连接,所述后端盖(160)具有与所述进风风扇(132)对应设置有的第一进气口(161)以及环绕所述后端盖(160)周壁设置的出气口(16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63)设置有若干叶片(1631)形成百叶窗结构,所述叶片(1631)具有倾斜设置的导流部(1632),所述导流部(1632)用于减缓所述出气口(163)处的高温气体回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散热结构(10)包括第一隔离组件(150),所述第一隔离组件(150)包括隔离支架(151),所述隔离支架(151)与所述第一安装架(110)固定连接,所述隔离支架(151)对应所述第四孔位设置,所述隔离支架(151)贴合布置于所述后端盖(160)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安装架(140)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华王惠均陈煜阮利波钟伟源陈世帆江德群张椋许俊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彩熠灯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