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温电容器用电解液制备工艺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6742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低温电容器用电解液制备工艺及装置,涉及一种电解液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将碳酸丙烯酯、碳酸二乙酯、甲醇和丙三醇倾倒在加热装置上,充分预热后到达搅拌装置内部;S2、利用搅拌器对搅拌装置内部的成分进行搅拌,搅拌温度保持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低温电容器用电解液制备工艺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解液
,具体是一种超低温电容器用电解液制备工艺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解液是一种离子迁移的媒介,是一种容纳添加物,用于化学电池、电解电容等诸多行业,在电容器中的电解液的使用环境中,尤其是低温环境中对电容器进行充放电,会影响电容器的性能,从而对电容器造成损伤,所以对电容器电解液的质量需要进行把控,在对电解液进行生产的时候,一般是利用磁力搅拌器对各种成分进行搅拌,但是磁力搅拌器搅拌的能力有限,不易对电解液的成分进行充分的搅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低温电容器用电解液制备工艺及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超低温电容器用电解液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将碳酸丙烯酯、碳酸二乙酯、甲醇和丙三醇倾倒在加热装置上,充分预热后到达搅拌装置内部;
[0007]S2、利用搅拌器对搅拌装置内部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温电容器用电解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碳酸丙烯酯、碳酸二乙酯、甲醇和丙三醇倾倒在加热装置上,充分预热后到达搅拌装置内部;S2、利用搅拌器对搅拌装置内部的成分进行搅拌,搅拌温度保持40

60摄氏度;S3、将四氟硼酸锂经过加热装置到达搅拌装置内部,利用磁力搅拌器进行二次搅拌,搅拌温度保持70

90摄氏度;S4、将四氟硼酸四乙基铵经过加热装置到达搅拌装置内部,利用磁力搅拌器进行三次搅拌,搅拌温度保持95

100摄氏度;S5、对生成的成品进行取样检测;S6、对生成的成品倾倒进入磁性搅拌器内部进行进一步的搅拌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温电容器用电解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丙烯酯、碳酸二乙酯、甲醇和丙三醇组分百分比为3:2:2:1,所述碳酸丙烯酯、碳酸二乙酯、甲醇和丙三醇占整体比重为70%

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温电容器用电解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氟硼酸锂占整体比重为16%

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温电容器用电解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氟硼酸四乙基铵占整体比重为5%

8%。5.一种超低温电容器用电解液制备装置,包括搅拌箱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部添加管道(17),均匀固定在所述搅拌箱体(1)的顶部,且所述搅拌箱体(1)呈倾斜状;还包括:加热组件(15),设置在所述顶部添加管道(17)的输出端,用于对进入的组分进行充分预热;还包括:搅拌部件,设置在所述搅拌箱体(1)内部,用于对进入的组分进行充分搅拌;还包括:检测部件,设置在所述搅拌箱体(1)内部,用于对搅拌箱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感知,以及对搅拌箱体(1)内部的组分进行抽样检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低温电容器用电解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15)包括加热支撑架(19)、顶层流过穿孔(27)、凹陷盘(26)、中间流过穿孔(25)、凸起盘(24)、底部凹盘(23)、底部流出穿孔(22)、底部支撑架(21)和中间支撑柱(20),所述中间支撑柱(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君王莹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