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电流传导冷却磁体用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664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电流传导冷却磁体用高温超导电流引线,涉及超导磁体技术领域。包括冷屏本体、液氮槽、冷却管路、绝缘子、电流引线法兰;其中,所述液氮槽位于所述冷屏本体与外杜瓦之间,所述冷却管路安装在所述液氮槽上,利用液氮进行热截止,通过所述绝缘子实现所述冷却管路与所述液氮槽之间的绝缘,所述冷却管路与所述电流引线法兰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液氮进行热截止,极大地减小了传统传导冷却磁体制冷机一级冷头热负荷,高温超导带材减小了电流引线欧姆热的产生,具有漏热小、高绝缘、高密封性、成本低的特点。成本低的特点。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电流传导冷却磁体用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导磁体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大电流传导冷却磁体用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技术介绍

[0002]超导磁体在超导储能、磁分离、核磁共振成像、强磁场、超导电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传导冷却的超导磁体由于不需要使用液氦等昂贵低温低温液体,对大幅降低超导磁体的运行、维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传导冷却的超导磁体通常利用GM等制冷机实现磁体的冷却。GM制冷机的制冷量有限,制冷量与温度有关,一般液氮温区的制冷量在50W左右,而到液氦温区制冷量仅在2W左右。因此,传导冷却的超导磁体对于系统的漏热有很高的要求。
[0003]电流引线连接着低温磁体与室温电源,其传导漏热及欧姆热是整个系统里最主要的热源,电流引线的漏热直接关系甚至制约了传导冷却的超导磁体的性能。电流引线的漏热与结构、运行电流等有关。为了获得更好的运行性能,对传导冷却的超导磁体的磁场、运行电流也是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由于收到制冷机制冷量的限制,采用GM制冷机冷却的超导磁体的运行电流一般被限制在300A以下。因此为了提高传导冷却的超导磁体性能、需要寻求新型的电流引线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电流传导冷却磁体用高温超导电流引线,旨在解决现有传导冷却磁体冷却冷量有限与大运行电流需求间的矛盾,能将液氦温区运行的传导冷却磁体的工作电流从近300A提升到1kA以上。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电流传导冷却磁体用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包括冷屏本体、液氮槽、冷却管路、绝缘子、电流引线法兰;其中,所述液氮槽位于所述冷屏本体与外杜瓦之间,所述冷却管路安装在所述液氮槽上,利用液氮进行热截止,通过所述绝缘子实现所述冷却管路与所述液氮槽之间的绝缘,所述冷却管路与所述电流引线法兰相连。
[0006]可选的,所述冷屏本体包括低温端子、不锈钢分流器、高温超导叠、铜引线;其中,所述铜引线与所述液氮槽密封连接,所述低温端子与所述不锈钢分流器相连,所述高温超导叠锡焊在电流引线上。
[0007]可选的,所述低温端子的材质为无氧铜,作为所述冷屏本体的低温端子段,所述不锈钢分流器作为所述冷屏本体的高温超导段。
[0008]可选的,每个所述高温超导叠由多根Bi

2223超导带组成。
[0009]可选的,还包括G10板和支撑;通过所述G10板实现所述液氮槽与所述支撑之间的绝缘。
[0010]可选的,所述铜引线采用直径12mm的铜棒,铜段长度为340mm,最佳长度与截面积
比值为3008m
‑1。
[0011]可选的,所述高温超导叠与传导冷却磁体出线头焊接。
[0012]可选的,所述冷却管路包括液氮进管和氮气出管。
[0013]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大电流传导冷却磁体用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解决了传导冷却磁体冷却冷量有限与大运行电流需求间的矛盾,可以将液氦温区运行的传导冷却磁体的工作电流从近300A提升到1kA以上,本专利技术的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具有漏热小、高绝缘、高密封性、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结构图;
[0016]其中,1为低温端子、2为不锈钢分流器、3为高温超导叠、4为液氮槽、5为G10板、6为支撑、7为铜引线、8为电流引线法兰、9为绝缘子、10为液氮进管、11为氮气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大电流传导冷却磁体用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如图1所示,包括冷屏本体、液氮槽4、冷却管路、绝缘子9、电流引线法兰8;其中,液氮槽4位于冷屏本体与外杜瓦之间,冷却管路安装在液氮槽4上,利用液氮进行热截止,通过绝缘子9实现冷却管路与液氮槽4之间的绝缘,冷却管路与电流引线法兰8相连。
[0019]进一步的,冷屏本体包括低温端子1、不锈钢分流器2、高温超导叠3、铜引线7;其中,铜引线7与液氮槽4密封连接,低温端子1与不锈钢分流器2相连,高温超导叠3锡焊在电流引线上。
[0020]电流引线冷屏本体内的部分分为高温超导段及低温端子段,引线的高温超导段采用不锈钢分流器2,在圆周上均匀分布4个槽,每个槽中锡焊有一个高温超导叠3,每个高温超导叠3由4根Bi

2223超导带组成。
[0021]引线的低温端子1材质为无氧铜,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相应的4个槽,用于高温超导叠3的锡焊,由于高温超导叠3具有一定强度,高温超导叠3伸出低温端子1约5cm。传导冷却磁体出线头与4根高温超导叠3焊接,避免了低温端子1热沉大引起的加热难、接头焊接质量不高的问题。
[0022]进一步的,冷却管路包括液氮进管10和氮气出管11。利用液氮进行热截止,单引线上液氮槽4容积为0.7L,液氮槽4位于冷屏及外杜瓦之间,不锈钢液氮槽4与铜引线7通过银
铜焊方式密封连接。电流引线冷却一进一回,一路液氮进,进入杜瓦后分两路分别为电流引线供液,两液氮槽的回气在杜瓦内汇总,一路引出。
[0023]进一步的,还包括G10板5和支撑6;通过G10板5实现液氮槽4与支撑6之间的绝缘。
[0024]进一步的,铜引线7采用直径12mm的铜棒,铜段长度为340mm,最佳长度与截面积比值为3008m
‑1。由于空间限制,在保证最佳长度与截面积比、铜段长度的基础上,铜段做成部分螺旋状。
[0025]单根引线液氮消耗量为1L/h,单根引线的理论漏热为0.2W。
[0026]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002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流传导冷却磁体用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屏本体、液氮槽、冷却管路、绝缘子、电流引线法兰;其中,所述液氮槽位于所述冷屏本体与外杜瓦之间,所述冷却管路安装在所述液氮槽上,利用液氮进行热截止,通过所述绝缘子实现所述冷却管路与所述液氮槽之间的绝缘,所述冷却管路与所述电流引线法兰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传导冷却磁体用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屏本体包括低温端子、不锈钢分流器、高温超导叠、铜引线;其中,所述铜引线与所述液氮槽密封连接,所述低温端子与所述不锈钢分流器相连,所述高温超导叠锡焊在电流引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电流传导冷却磁体用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端子的材质为无氧铜,作为所述冷屏本体的低温端子段,所述不锈钢分流器作为所述冷屏本体的高温超导段。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红军张舒庆郭亮刘方刘华军薛圣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际应用超导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