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电极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662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OPD电极导管,包括编织网篮结构和套管;编织网篮结构具有连通远端和近端的中空腔体;COPD电极导管还包括:中芯杆,穿过编织网篮结构的中空腔体;远端固定组件,固定编织网篮结构的远端和中芯杆的远端;近端固定组件,将编织网篮结构的近端固定在套管的远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远端固定组件和近端固定组件协同作用,将编织网篮结构和中芯杆进行固定,编织网篮结构不会发生扭转现象,编织网篮结构在被释放后,能稳定的膨胀至预设直径,进一步提高了脉冲场消融COPD手术的稳定性。融COPD手术的稳定性。融COPD手术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OPD电极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COPD电极导管。

技术介绍

[0002]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指导致肺部气流受限的慢性肺部疾病。COPD是渐进的且不可逆的;其主要由于外部刺激导致肺气管中部分细胞增生,增生的细胞分泌更多黏液以期通过黏液将外部刺激物排出,而过多的细胞增生和产生的过多黏液会进一步降低肺气管的通道尺寸,而使呼吸困难进一步加剧。
[0003]脉冲场消融(Pulse Field Ablation,PFA)是利用高压放电使细胞产生不可逆电穿孔的技术,其能够直接作用于细胞,使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脉冲场消融所利用的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技术是一种非加热性消融技术,可以通过调节电压的大小以选择性击穿细胞,而不会对周边组织造成影响,且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不会出现组织结痂现象,因此不会影响肺气管的正常功能。另外,由于不可逆电穿孔引起细胞死亡的机制是凋亡,而非坏死。细胞凋亡的优点是通过免疫介入来清除凋亡细胞同时吞噬细胞将凋亡细胞作为正常细胞的死亡过程而将其清除从而促进正常组织的再生与修复,因此经不可逆性电穿孔治疗后治疗区域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正常细胞替代从而恢复原有功能。
[0004]目前,脉冲场消融COPD,一般通过在单电极导管和背极板之间施加电压,对肺气管实施消融,单电极导管多为编织结构,但由于编织网篮的远端和近端分别固定在不同的结构上,当连接网篮近端的套管旋转时,会导致网篮发生扭转,扭转后的网篮不能按要求膨胀至预定直径,手术过程中不期望出现该现象,否则会导致手术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设计中的编织网篮结构容易发生扭转,导致无法膨胀至预设大小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OPD电极导管。
[0006]一种COPD电极导管,包括一电极和一套管,所述电极采用编织网篮结构;
[0007]所述编织网篮结构具有连通远端和近端的中空腔体;
[0008]所述COPD电极导管还包括:
[0009]一中芯杆,穿过所述编织网篮结构的中空腔体;
[0010]一远端固定组件,固定所述编织网篮结构的远端和所述中芯杆的远端;
[0011]一近端固定组件,将所述编织网篮结构的近端固定在所述套管的远端;
[0012]其中,所述套管和所述近端固定组件可相对于所述中芯杆进行轴向移动,所述近端固定组件限制所述套管相对于所述中芯杆转动,以使所述编织网篮结构进行收缩或膨胀至预定状态。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远端固定组件包括:
[0014]一凸起环,内部与所述中芯杆的远端固定;
[0015]一固定帽,近端面为开口,套设在所述凸起环外,所述固定帽和所述凸起环之间卡
接所述编织网篮结构的远端。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帽内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为轴向;
[0017]所述编织网篮结构的远端均匀布置于若干所述导向槽内。
[001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向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编织网篮结构的编织丝直径。
[001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近端固定组件包括:
[0020]一内固定环,套设在所述中芯杆外,可沿所述中芯杆轴向移动;
[0021]一外固定环,套设在所述内固定环外,所述外固定环和所述内固定环之间卡接所述编织网篮结构的近端;
[0022]所述套管包括:
[0023]一外管,所述外管的远端套在所述外固定环的外周且与所述外固定环固定。
[002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固定环的内径:所述中芯杆的直径=1.1

1.3。
[002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管的内径:所述外固定环的外径=0.9

1.0。
[002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管还包括:
[0027]一内管,设置在外管内且套设于所述中芯杆外,所述内管的远端抵接在所述外固定环的近端。
[002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管的的外径与所述外固定环的外径相同。
[002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管采用PEBAX(改性尼龙)材料制成的尼龙弹性管。
[003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芯杆为实心结构,所述中芯杆采用镍钛合金制成。
[003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芯杆为导体,所述编织网篮结构的远端和/或所述编织网篮结构的近端与所述中芯杆相互导通连接,以使脉冲消融能量能传递至所述编织网篮结构。
[003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芯杆为导体,所述凸起环、所述内固定环中的至少一个为导体。
[003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芯杆的直径为0.4mm

0.8mm,优选为0.5mm或0.6mm。
[0034]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COPD电极导管,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5]1、通过远端固定组件和近端固定组件协同作用,将编织网篮结构和中芯杆进行固定,而近端固定组件的存在限制了套管转动,使套管不会轻易相对中芯杆进行转动,仅在其轴向方向上移动,所以编织网篮结构不会发生扭转现象,编织网篮结构在被释放后,能稳定的膨胀至预设直径,进一步提高了脉冲场消融COPD手术的稳定性。
[0036]2、固定帽内导向槽可起到为编织丝导向的作用,避免编织丝在收束的过程中,因分布不均匀而影响编织网篮结构的网孔大小和均匀性。导向槽的深度小于编织丝的直径,以增加编织丝与凸起环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编织网篮结构固定的稳定性。
[0037]3、在外管的内部设有内管,一方面为了填充外管和中芯杆之间因内外固定环产生的较大间隙,使中芯杆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中心度,避免出现弯曲现象;另一方面内管用于支撑外管,减小因外固定环与外管之间过盈配合,出现的局部应力过大现象,避免外管在使用过程中,因局部应力过大而导致外管破坏的问题。同时内管填充使中芯杆仅相对于外管轴向动,进一步限制了外管的转动,使整个结构更为稳定。
[0038]4、编织网篮结构作为单电极,其的电连接可以通过中芯杆本身直接与编织网篮结构进行电连接供电,也可以通过凸起环或通过内固定环间接供电。
[0039]5、编织网篮结构膨胀状态下为两端收束且中部为中空圆柱体的网孔结构,两端收束段可较好的与远端固定组件和近端固定组件维持固定状态,中部的中空圆柱体具有消融面积较大的特点,脉冲场消融COPD效果好。
[0040]6、编织网篮结构的大小、网孔密度、编织丝数量、编织方式或收拢时的凹陷状态等设计,使得编织网篮结构能实现较好的收束,并在释放后能膨胀至预设大小,不影响脉冲场消融COPD手术。
[0041]7、镍钛编织丝表面不含氧化层,即镍钛合金中,Ni、Ti以原子状态存在,可大大提高编织网篮结构的电导率,促进组织细胞的电穿孔效应。
附图说明
[0042]图1(a)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示意图;
[0043]图1(b)为图1(a)的部分示意图;
[004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OPD电极导管,包括一电极和一套管,所述电极采用编织网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网篮结构具有连通远端和近端的中空腔体;所述COPD电极导管还包括:一中芯杆,穿过所述编织网篮结构的中空腔体;一远端固定组件,固定所述编织网篮结构的远端和所述中芯杆的远端;一近端固定组件,将所述编织网篮结构的近端固定在所述套管的远端;其中,所述套管和所述近端固定组件可相对于所述中芯杆进行轴向移动,所述近端固定组件限制所述套管相对于所述中芯杆转动,以使所述编织网篮结构进行收缩或膨胀至预定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OPD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固定组件包括:一凸起环,内部与所述中芯杆的远端固定;一固定帽,近端面为开口,套设在所述凸起环外,所述固定帽和所述凸起环之间卡接所述编织网篮结构的远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COPD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帽内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为轴向;所述编织网篮结构的远端均匀布置于若干所述导向槽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COPD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编织网篮结构的编织丝直径。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COPD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固定组件包括:一内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仕光黄礼浩徐涛
申请(专利权)人:洲瓴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