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STT和SOT协同作用的磁随机存储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6539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STT和SOT协同作用的磁随机存储器结构,包括:源线source line,字线word line,位线bit line,磁性隧道结MTJ;source line用于给整个结构输送电力;word line用于控制所述MTJ的写入与读出;bit line用于控制写入电流的输入并用于所述MTJ的阻态的读出。MTJ包括自由层、隧穿层、钉扎层、重金属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S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STT和SOT协同作用的磁随机存储器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存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STT和SOT协同作用的磁随机存储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众多的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磁随机存储器(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以其具有的非易失性,高耐久性,高擦写次数,快速的读写速度以及与CMOS后道工艺的兼容性,成为下一代通用存储技术的有力竞争者。MRAM的基本存储单元为磁性隧道结(magnetic tunnel junction,MTJ)。MTJ的基本结构为磁性层/隧穿层/磁性层,其中一层磁性层的矫顽力较大,磁化方向不易改变,称为钉扎层,另一层的磁性层矫顽力较小,磁化方向容易改变,称为自由层。由于隧穿磁电阻(tunneling magnetoresistance,TMR)效应,两磁性的平行和反平行对应于MTJ的低阻和高阻状态。
[0003]第一代MRAM采用磁场写入方式,磁场靠电流产生。随着尺寸的减小,翻转MTJ所需要的电流也越来越大,造成了功耗的提升,同时由于需要采用电流来产生磁场,面积也很难缩小。
[0004]第二代MRAM采用自旋转移力矩(spin transfer torque,STT)效应进行写入。相比采用磁场写入方式,利用STT效应大大降低了写入电流,随着MRAM单元尺寸的缩小,写入电流将进一步降低。然而,随着集成密度的提高,MTJ的尺寸不断缩小,STT

MRAM较高的写入电流会导致隧穿层的损伤。同时,由于自旋转移效率的限制,STT

MRAM的写入电流无法进一步降低,传统STT

MRAM结构图如图1所示。
[0005]第三代MRAM采用自旋轨道转矩(spin orbit torque,SOT)效应进行写入。相比STT效应,利用SOT效应可以实现分离的读写通道,避免了隧穿层的快速老化。同时SOT效应可以进一步降低写入电流。然而,为了打破对称性,SOT

MRAM需要施加与电流平行的磁场。这限制了MRAM密度的提高。
[0006]虽然MTJ具有CMOS后道工序的兼容性,但在后道工序的温度(400℃)下制备的MTJ的TMR比值很难高于100%。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STT和SOT协同作用的磁随机存储器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STT和SOT协同作用的磁随机存储器结构,包括:
[0009]若干个互联的磁随机存储单元;其中,所述磁随机存储单元包括:
[0010]源线source line,字线word line,位线bit line,磁性隧道结MTJ;
[0011]所述source line用于给所述磁随机存储器结构输送电力;
[0012]所述word line用于控制所述MTJ的写入与读出;
[0013]所述bit line用于控制写入电流的输入并用于所述MTJ的阻态的读出;
[0014]所述MTJ用于对需要存储的数据进行随机存储。
[0015]可选的,所述word line基于所述source line的电力供给情况,控制结构回路的连接状态,进而控制所述MTJ的写入与读出。
[0016]可选的,所述bit line包括自旋转移力矩位线STT bit line、自旋轨道转矩位线SOT bit line。
[0017]可选的,所述MTJ包括自由层、隧穿层、钉扎层、重金属层,其中,其中,重金属层、自由层、隧穿层、钉扎层从上到下依次相连。
[0018]可选的,所述钉扎层与所述STT bit line相连,所述重金属层与所述SOT bit line相连。
[0019]可选的,基于对所述bit line供给电流的方式,改变所述磁性隧道结MTJ中的自由层磁化状态,进而改变所述MTJ的电阻大小,控制信息的写入和读出。
[0020]可选的,两个所述磁随机存储单元进行互联时,共用所述source line和所述SOT bit line,互联完成后得到互联结构。
[0021]可选的,基于所述互联结构构建磁随机存储器结构。
[002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
[0023](1)将自由层设置在钉扎层上方,提高了TMR比值,进而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
[0024](2)通过两个互联的磁随机存储单元共用一条位线bit line和源线source line的结构提高磁随机存储器的存储密度。
附图说明
[002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6]图1为传统STT

MRAM结构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具有drain line的MRAM单元结构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基于STT和SOT单元结构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根据基于STT和SOT单元结构图构建的单元互联结构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基于STT和SOT协同作用的磁随机存储器结构;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基于bit line的MRAM单元结构图;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基于图6构建的单元互联结构图;
[0033]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基于图7构建的存储单元阵列图。
[0034]附图标记:1

自由层,2

隧穿层,3

钉扎层,4

重金属层,5

source line,6

word line,7

bit line,8

STT bit line,9

SOT bit line,10

drain line。
具体实施方式
[003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36]实施例一
[0037]如图2

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STT和SOT协同作用的磁随机存储器结构,
包括:
[0038]源线source line 5,字线word line 6,位线bit line 7,磁性隧道结MTJ;
[0039]source line 5用于给磁随机存储器结构输送电力;
[0040]word line 6用于控制MTJ的写入与读出;
[0041]bit line 7用于控制写入电流的输入并用于MTJ的阻态的读出。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STT和SOT协同作用的磁随机存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互联的磁随机存储单元;其中,所述磁随机存储单元包括:源线source line(5),字线word line(6),位线bit line(7),磁性隧道结MTJ;所述source line(5)用于对所述磁随机存储器结构输送电力;所述word line(6)用于控制所述MTJ的写入与读出;所述bit line(7)用于控制写入电流的输入并用于所述MTJ的阻态的读出;所述MTJ用于对需要存储的数据进行存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TT和SOT协同作用的磁随机存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wordline(6)基于所述source line(5)的电力供给情况,控制结构回路的连接状态,进而控制所述MTJ的写入与读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TT和SOT协同作用的磁随机存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itline(7)包括自旋转移力矩位线STT bitline(8)、自旋轨道转矩位线SOT bit line(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STT和SOT协同作用的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龙李少平张帅候金成曹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金汤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