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联锁系统驱动分线板自动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639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9
一种计算机联锁系统驱动分线板自动检测系统,属于电路板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上位机、PLC模块、电源模块,所述上位机与PLC模块相连,PLC模块与待测驱动分线板相连,用于对驱动分线板的多路信号进行输出和采集,电源模块对PLC模块供电,上位机向PLC模块发送控制指令,PLC模块接到指令后向驱动分线板发出检测信号,输出信号通过驱动分线板回传到PLC模块,判断PLC模块是否采集到信号,若否,判断此路为断路;若是,判断PLC模块是否采集到多路信号,若采集到多路信号则判断此路为混线,若未采集到多路信号则判断此路合格。本发明专利技术检测系统可缩短驱动分线板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提高检测效率。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联锁系统驱动分线板自动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路板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联锁系统驱动分线板自动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计算机联锁系统是行车进路建立铁路行车的核心控制设备,主要实现车站内道岔、信号机、轨道电路之间联锁控制,是铁路安全高效运行必不可少的保障设备。计算机联锁系统中设有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的作用是在驱采机的控制下,驱动组合架继电器动作。驱动分线板主要是在计算机联锁系统的驱动电路中完成双系驱采机至接口架端子的线缆连接,起到传递计算机联锁系统双系(即双机热备)开关量信息的作用。
[0003]计算机联锁系统做为列车运行的核心控制设备需求量逐年增加,导致驱动分线板检测任务的急剧上升。目前驱动分线板检测的步骤为:核对图纸、外观检验、功能测试、填写记录和条码扫描。而通过小组对当前4名检查员印制板检测时间进行统计,功能检测所用的时间平均为14.13分钟,占该板整体检验时间的74.93%。而检查员主要依靠万用表手动测量印制板上64路通道,并人工判断是否存在断线、混线的情况,检测手段落后,且由于印制板插头的孔径较小(Φ2mm)、插头间的孔距较近(孔距5mm),检测费时费力,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联锁系统驱动分线板自动检测系统,缩短驱动分线板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计算机联锁系统驱动分线板自动检测系统,包括上位机、PLC模块、电源模块,所述上位机与PLC模块相连,用于对PLC模块信号控制和信号状态显示,PLC模块与待测驱动分线板相连,用于对驱动分线板的多路信号进行输出和采集,电源模块对PLC模块供电,上位机向PLC模块发送控制指令,PLC模块接到指令后向驱动分线板发出检测信号,输出信号通过驱动分线板回传到PLC模块,判断PLC模块是否采集到信号,若否,判断此路为断路;若是,判断PLC模块是否采集到多路信号,若采集到多路信号则判断此路为混线,若未采集到多路信号则判断此路合格。
[0006]进一步地,所述PLC模块包括一个输出型PLC模块和两个采集型PLC模块,所述系统还包括485通讯协议传输模块,电源模块的L和N为电源模块输入AC200V电压端子,+V和

V为电源模块输出DC24V电压,并联至PLC模块的0V和24V输入端口上;485通讯协议传输模块的T/R+和T/R

与PLC模块的A、B通讯端口相连。
[0007]进一步地,当输出型PLC模块接到上位机发送的指令后,其0.0

3.7输出端口逐一向驱动分线板32路OUT端输出DC24V电压,同时上位机向两个采集型PLC模块发送指令,查看两个对应0.0

3.7采集端口是否能够采回DC24V。
[0008]进一步地,所述485通讯协议传输模块的USB外接至上位机主机的USB端口上。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计算机联锁系统驱动分线板自动检测系统实现了上位机对印制板的自动检测,替代了原有人工检测方式,杜绝了该印制板因人工检验而引起的误判情况。缩短了驱动分线板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提高了该印制板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分线板自动检测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分线板自动检测系统的电气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分线板自动检测系统测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更好的解释本专利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
[0012]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计算机联锁系统驱动分线板自动检测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上位机、PLC模块、电源模块,所述上位机与PLC模块相连,用于对PLC模块信号控制和信号状态显示,PLC模块与待测驱动分线板相连,用于对驱动分线板的多路信号进行输出和采集,电源模块对PLC模块供电。如图3所示,上位机向PLC模块发送控制指令,PLC模块接到指令后向驱动分线板发出检测信号,输出信号通过驱动分线板回传到PLC模块,判断PLC模块是否采集到信号,若否,判断此路为断路;若是,判断PLC模块是否采集到多路信号,若采集到多路信号则判断此路为混线,若未采集到多路信号则判断此路合格。本专利技术发检测方式利用计算机控制和多信号检测原理,具体实现原理为:上位机逐一发出指令

PLC模块多路端口输出模拟信号

PLC模块端口采集模拟信号

上位机显示回读状态。利用上位机、PLC模块、电源模块搭建测试工装。上位机用于对PLC模块各路的信号控制和信号状态显示,PLC模块负责对驱动分线板的多路信号进行输出和采集,电源模块负责对PLC模块进行供电。
[0013]具体地,所述PLC模块包括一个输出型PLC模块和两个采集型PLC模块,所述系统还包括485通讯协议传输模块,如图2所示,1)AC/DC为交流220V转直流24V电源模块,其中L和N为电源模块输入AC200V电压端子。+V和

V电源模块输出DC24V电压,并联至三个PLC上的0V和24V输入端口上;2)RS485/PIN为485通讯协议传输模块,其中T/R+和T/R

与三个PLC模块的A、B通讯端口相连,USB外接至上位机主机的USB端口上;3)三个PLC模块分别为一个输出型PLC模块和两个采集型PLC模块,当输出型PLC模块接到上位机发送的指令后,其0.0

3.7输出端口逐一向驱动分线板32路OUT端输出DC24V电压,同时上位机向两个采集型PLC模块发送指令,查看两个对应0.0

3.7采集端口是否能够采回DC24V。具体地,当输出型PLC模块接到上位机发送的指令后,其0.0

3.7输出端口逐一向驱动分线板32路OUT端输出DC24V电压,同时上位机向两个采集型PLC模块发送指令,查看两个对应0.0

3.7采集端口是否能够采回DC24V。
[0014]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驱动分线板安装在具有本专利技术所述驱动分线板自动检测系统的测试工装上;
2)打开测试工装电源;3)设置串口,检测通讯是否正常(设置一次即可);4)按开始按钮,自动检测;5)查看检测结果。
[0015]本专利技术的计算机联锁系统驱动分线板使用测试工装测试后,将原来印制板的功能项点检测时间14.13分钟缩短至0.91分钟,实现了上位机对印制板的自动检测,替代了原有人工检测方式,杜绝了该印制板因人工检验而引起的误判情况,提高了印制板的产品质量。
[0016]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联锁系统驱动分线板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PLC模块、电源模块,所述上位机与PLC模块相连,用于对PLC模块信号控制和信号状态显示,PLC模块与待测驱动分线板相连,用于对驱动分线板的多路信号进行输出和采集,电源模块对PLC模块供电,上位机向PLC模块发送控制指令,PLC模块接到指令后向驱动分线板发出检测信号,输出信号通过驱动分线板回传到PLC模块,判断PLC模块是否采集到信号,若否,判断此路为断路;若是,判断PLC模块是否采集到多路信号,若采集到多路信号则判断此路为混线,若未采集到多路信号则判断此路合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联锁系统驱动分线板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模块包括一个输出型PLC模块和两个采集型PLC模块,所述系统还包括485通讯协议传输模块,电源模块的L和N为电源模块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铮左立梅赵丽华张亚丽周然邓启航李召侯琳琳崔成彦王英奇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