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顶起浇筑式混凝土管片预制模具及预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6311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顶起浇筑式混凝土管片预制模具及预制工艺,所述预制模具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顶起装置、位于顶起装置上方的底模、对称设置在底模宽度方向的侧模、对称设置在底模长度方向的端模以及位于模具最上方的顶模;所述底模包括底模支撑框架和底模模板,所述底模支撑框架的一侧与底座之间设有铰链;所述顶起装置的一端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顶起装置的另一端与底模支撑框架铰接,所述顶起装置用于向上顶升底模使得底模倾斜不同角度;所述顶模上表面设有浇筑口且浇筑口布置为顶起装置顶升底模后位于预制模具的最高处。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较小的人工收面,简化施工工艺,提高管片表观质量,促进混凝土管片批量化、机械化生产。生产。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顶起浇筑式混凝土管片预制模具及预制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陆上风力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顶起浇筑式混凝土管片预制模具及浇筑式混凝土管片预制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钢

混组合式塔架作为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塔架的主流解决方案,其混凝土段多采用分片预制装配式塔筒,对预制管片的生产要求较高,主要体现在:对管片尺寸及各类预埋件定位尺寸精度要求高、外观质量要求高、集成化程度高等。随着陆上风电机组的大型化,塔架底部直径变得更大,目前直径多为8

10米,1/4片预制管片的重量也超过了15吨。预制管片大尺寸,大重量的特点,也对管片生产预制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现有的混凝土管片预制模具多采用立式或卧式浇筑方式,使用寿命短,模具合模和脱模工序繁琐,且都需要通过人工完成预制管片大面积的收面抹平工作,无法同时达到管片尺寸高精度和高表观质量的要求。亟需一种可以实现更小人工收面面积的,结构合理可实现高度机械化生产的预制模具,满足高精度的预制要求及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顶起浇筑式混凝土管片预制模具,以实现更少的人工收面面积,提高管片生产质量,保证管片各面的表观质量。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顶起浇筑式混凝土管片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顶起浇筑式混凝土管片预制模具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顶起装置、位于顶起装置上方的底模、对称设置在底模宽度方向的侧模、对称设置在底模长度方向的端模以及位于模具最上方的顶模;所述底模为中空结构,所述底模包括底模支撑框架和底模模板,所述底模模板固定至底模支撑框架上,所述底模支撑框架的一侧与底座之间设有铰链;底座是由型材焊接而成的矩形框架,底座的一条边(长边或者短边)与底模支撑框架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顶起装置的一端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顶起装置的另一端与底模支撑框架铰接,所述顶起装置用于向上顶升底模使得底模倾斜不同角度;所述顶模上表面设有浇筑口且浇筑口布置为顶起装置顶升底模后高于浇筑式混凝土管片的当前浇筑高度,保证浇筑时模具内混凝土充实且解决容易产生浮浆的问题以及只需进行小面积的人工收面抹平。
[0006]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模模板的上弧面为内凹或者外凸,所述顶模与底模相匹配的弧面方向与底模模板相一致。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模模板的背面设有若干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用于固定变频振动器,根据浇筑的不同阶段通过调节振动器频率振捣模具内混凝土。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模支撑框架内侧设有连接支座,所述连接支座用于铰接顶起装置。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起装置包括液压缸和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支撑杆和拉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底模支撑框架铰接,另一端与拉杆铰接,所述支撑杆的中部铰接液压缸的推杆;所述拉杆的下端固定至底座上。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模、端模均与底模铰接,所述侧模、端模与顶模之间设有可拆卸的锁紧夹具,所述侧模与端模之间设有可拆卸的锁紧夹具。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模、端模的顶面设有密封槽以用于安装密封条,合模时侧模和端模与顶模通过锁紧夹具相互压紧,使模具内形成密闭空腔,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漏浆;所述侧模或者端模的侧面设有密封槽以用于安装密封条,用于保证端模与侧模合模时的密封性,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漏浆。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模上设有吊点,所述吊点用于开模和合模时的起吊。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模上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用于浇筑时用于排气和检查浇筑情况,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密实性。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模、端模在水平方向上均设有加劲肋,所述顶模设有环向的加劲肋,以提高模具整体刚度,防止混凝土预制时模具变形,提高模具循环利用次数。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模具内所有与管片接触的面可以按需设置可拆卸的预埋件,可以用来作为塔架内附件固定时用的连接件,满足管片使用要求。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模、端模的侧面设有定位销钉,所述定位销钉用于与顶模之间形成精确定位,以保证管片的预制精度和顶模上预埋件的定位准确。
[0017]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前文所述的新型顶起浇筑式混凝土管片预制模具的浇筑式混凝土管片预制工艺。
[0018]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顶起浇筑式混凝土管片预制模具的浇筑式混凝土管片预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施工前对所有模具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变形和损坏,并清除表面残渣,保证模具内表面光滑,然后对所有内表面涂刷脱模剂;按图纸要求在顶模或底模上固定预埋件,并检查预埋件的稳定性;S2、按图纸要求完成钢筋笼绑扎,并在钢筋笼内外侧及底部绑扎固定若干混凝土垫块,作为浇筑时钢筋笼的临时支撑,同时用于形成管片混凝土保护层;S3、依次闭合侧模和端模,并夹紧侧模和端模之间的锁紧夹具,使其固定于底模之上;S4、将钢筋笼吊入模具内,调整钢筋笼与侧模和端模的间隙,并检查模具内钢筋笼的稳定性,保证管片侧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S5、吊装顶模,通过定位销钉精准定位顶模位置,使顶模四边落在侧模和端模之上,夹紧顶模四周与侧模和端模的锁紧夹具;S6、调节顶起装置使模具倾斜至设定的最大角度并保持,通过浇筑口向模具内浇筑混凝土,同时启动变频振动器,随着浇筑的混凝土高度上升调节不同位置振动器频率,排出管片混凝土与模具间的空气,并按需及时关闭观察孔;S7、待混凝土浇筑至浇筑口附近,调节顶起装置缓慢降低模具至中间倾斜角度并保持,继续进行混凝土浇筑和变频振动器振捣;S8、待混凝土再次浇筑至浇筑口附近,调节顶起装置缓慢降低模具至水平位置,继续浇筑混凝土充满模具型腔,并以顶模的浇筑口为基准进行人工收面,完成管片浇筑;S9、对模具整体进行蒸汽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脱模要求后进行脱模操作,拆卸所有锁紧夹具,吊离顶模,打开侧模和端模;S10、利用脱模吸盘或吊具将混凝土管片吊运至管片翻身工装,完成管片翻身动作后转运至堆场养护。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混凝土管片预制模具及浇筑式混凝土管片预制工艺,所述预制模具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方的底模、顶起装置、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模宽度方向的侧模、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模长度方向的端模以及位于模具最上方的顶模;所述底座和底模之间设有顶起装置,调节顶起装置可以使底模倾斜不同角度;所述侧模和端模分别通过铰链与底模连接,侧模和端模之间通过锁紧夹具可拆卸连接;所述顶模设有浇筑口和观察孔,通过锁紧夹具与侧模和端模可拆卸连接。所述预制工艺以预制模具为基础,通过设置在顶模的浇筑口和顶起模具的浇筑方式,实现较小的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顶起浇筑式混凝土管片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顶起浇筑式混凝土管片预制模具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顶起装置、位于顶起装置上方的底模、对称设置在底模宽度方向的侧模、对称设置在底模长度方向的端模以及位于模具最上方的顶模;所述底模包括底模支撑框架和底模模板,所述底模模板固定至底模支撑框架上,所述底模支撑框架的一侧与底座之间设有铰链;所述顶起装置的一端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顶起装置的另一端与底模支撑框架铰接,所述顶起装置用于向上顶升底模使得底模倾斜不同角度;所述顶模上表面设有浇筑口且浇筑口布置为顶起装置顶升底模后高于浇筑式混凝土管片的当前浇筑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顶起浇筑式混凝土管片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模板的上弧面为内凹或者外凸,所述顶模与底模相匹配的弧面方向与底模模板相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顶起浇筑式混凝土管片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模板的背面设有若干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用于固定变频振动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顶起浇筑式混凝土管片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支撑框架内侧设有连接支座,所述连接支座用于铰接顶起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顶起浇筑式混凝土管片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装置包括液压缸和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支撑杆和拉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底模支撑框架铰接,另一端与拉杆铰接,所述支撑杆的中部铰接液压缸的推杆;所述拉杆的下端固定至底座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顶起浇筑式混凝土管片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端模均与底模铰接,所述侧模、端模与顶模之间设有可拆卸的锁紧夹具,所述侧模与端模之间设有可拆卸的锁紧夹具。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顶起浇筑式混凝土管片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端模的顶面设有密封槽以用于安装密封条;所述侧模或者端模的侧面设有密封槽以用于安装密封条。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顶起浇筑式混凝土管片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栋梁李宏杰李青李天昊姜贞强李炜王滨王淡善袁中帅付坤朱康富王飞彭子腾赵初侯李嘉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