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蝴蝶野外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631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8
一种蝴蝶野外采集装置,包括诱捕器组件和定位组件,诱捕器组件包括盖体和筒体,筒体一端封闭,另一端盖有盖体,筒体内腔作为诱捕腔,盖体顶面设有若干用于连通诱捕腔和外界的气孔槽,筒体下部与定位组件可拆卸连接,诱捕器组件通过定位组件固定安装于安装面。采集装置结构简单,组装便捷,可分体拆解,易于野采携带和清洗;搭配引诱剂可诱导蝴蝶运动至指定位置,提高捕虫网成功率的同时通过自主选择挥网点,降低了对野生生境的干扰。降低了对野生生境的干扰。降低了对野生生境的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蝴蝶野外采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野外采集领域,尤其是一种蝴蝶野外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蝴蝶的野外采集多通过网捕的方式,采用具有轻质纱网的捕虫网进行采集。而蝴蝶停留在复杂地表环境、具有密集植被的林中时,其停留和运动轨迹不定,不易追踪捕捉,挥网多有不便。蝴蝶翅膀折损率较高,也易对其他植株造成损伤。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辅助捕虫网进行定点诱捕蝴蝶、降低蝴蝶翅膀折损率和生境干扰的野外采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蝴蝶野外采集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蝴蝶野外采集装置,包括诱捕器组件和定位组件,诱捕器组件包括盖体和筒体,筒体一端封闭,另一端盖有盖体,筒体内腔作为诱捕腔,盖体顶面设有若干用于连通诱捕腔和外界的气孔槽,筒体下部与定位组件可拆卸连接,诱捕器组件通过定位组件固定安装于安装面。
[0005]优选的,气孔槽的开口位于盖体顶面,且气孔槽下部内径大于气孔槽上部内径。
[0006]优选的,诱捕腔下部填充有蓄液内芯。
[0007]优选的,蓄液内芯为海绵或棉絮。
[0008]优选的,还包括安装碗,安装碗内壁涂有荧光漆,安装碗底部开有用于实现安装碗与筒体套接卡合的安装孔,筒体侧壁布设有用于卡位组件安装碗的下凸块。
[0009]优选的,盖体侧壁向下延伸至下凸块上方,且盖体外径>安装孔内径>筒体外径。
[0010]优选的,固定组件为伸缩杆,筒体下部外壁设有用于螺接伸缩杆的外螺纹。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集装置结构简单,组装便捷,可分体拆解,易于野采携带和清洗;搭配引诱剂可诱导蝴蝶运动至指定位置,提高捕虫网成功率的同时通过自主选择挥网点,降低了对野生生境的干扰。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诱捕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诱捕器组件剖面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安装碗和诱捕器组件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结合附图1

4,一种蝴蝶野外采集装置,包括诱捕器组件和定位组件,诱捕器组件
包括盖体1和筒体2,筒体一端封闭,另一端盖有盖体,筒体内腔作为诱捕腔21,盖体顶面设有若干用于连通诱捕腔和外界的气孔槽12,筒体下部与定位组件可拆卸连接,诱捕器组件通过定位组件固定安装于安装面。
[0018]气孔槽的开口位于盖体顶面,且气孔槽下部内径大于气孔槽上部内径。
[0019]诱捕腔下部填充有蓄液内芯22。
[0020]蓄液内芯为海绵或棉絮。蓄液内芯可滴入混有引诱剂的蜜源类物质,近距离引诱蝴蝶的同时促使其进行吸食动作,延长停留时间。
[0021]还包括安装碗5,安装碗内壁51涂有荧光漆,安装碗底部开有用于实现安装碗与筒体套接卡合的安装孔52,筒体侧壁布设有用于卡位组件安装碗的下凸块。可针对诱捕采集的主要蝴蝶种类,携带涂有不同色彩的安装碗,辅助提高诱捕效果。
[0022]进一步的,安装碗内壁为纯色。
[0023]进一步的,安装碗内壁通过不同色荧光漆分为内区、中区、外区。
[0024]进一步的,安装碗内壁涂有荧光漆绘制的仿生花瓣。
[0025]进一步的,安装碗采用轻质材料制成,安装碗为塑料安装碗或硅胶安装碗。
[0026]盖体侧壁11向下延伸至下凸块上方,且盖体外径>安装孔内径>筒体外径。
[0027]实施例1
[0028]固定组件为伸缩杆3,安装面为松软质地的土壤4,筒体下部外壁设有用于螺接伸缩杆的外螺纹25。伸缩杆顶部内凹形成用于螺接筒体的安装台,安装台内壁刻有内螺纹。使用时,可根据诱捕蝴蝶的种类及生境环境,将伸缩杆插入土壤内,拉长杆体直至诱捕器组件可安装于相邻植株较少的中层地带或低处,在诱捕腔内放置蓄液内芯,再加入混有引诱剂的蜜源类物质,盖上盖体,引诱附近的蝴蝶运动至安全的挥网点。
[0029]也可在盖上盖体前套入安装碗,再盖上盖体,通过下凸块和盖体的卡位固定安装碗,形成仿生花,提高诱捕成功率。
[0030]实施例2
[0031]一种蝴蝶野外采集装置,安装面为具有一定高度的曲面,如植株表皮或枝干表皮,固定组件为捆扎带或弹力绳,下凸块上开有用于穿过固定组件的贯穿孔24,可将诱捕器组件捆扎固定于小径植株或树枝等空旷位置,诱捕引导蝴蝶至挥网点。
[0032]进一步的,盖体和筒体通过螺接相连,筒体上部外壁刻有与盖体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诱捕器组件在捆扎状态下受重力自然下垂,蓄液内芯与盖体上的气孔槽相抵,充分发挥引诱剂的诱捕效果。也便于采集人员选择接近身高的安全挥网点进行设置。
[0033]采集完毕后剪下捆扎带或解开伸缩绳进行回收即可。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蝴蝶野外采集装置,包括诱捕器组件和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诱捕器组件包括盖体和筒体,筒体一端封闭,另一端盖有盖体,筒体内腔作为诱捕腔,盖体顶面设有若干用于连通诱捕腔和外界的气孔槽,筒体下部与定位组件可拆卸连接,诱捕器组件通过定位组件固定安装于安装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蝴蝶野外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孔槽的开口位于盖体顶面,且气孔槽下部内径大于气孔槽上部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蝴蝶野外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诱捕腔下部填充有蓄液内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细成陈婷婷夏晓慧李林子刘文杰章书声张立华王善标刘雷雷
申请(专利权)人:泰顺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