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油抗痘的组合物、护肤品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6252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油抗痘的组合物、护肤品及制备方法,组合物包括:生物类黄酮1~8份、PCA锌0.1~30份、油橄榄叶提取物2~15份、抗坏血酸0.1~10份、红没药醇1~5份、姜提取物0.1~10份以及霍霍巴籽油1~10份;护肤品包括0.53%~16%的的组合物、1%~14%的乳化剂、1%~10.5%的保湿剂、0.2%~1%的抗氧化剂以及余量的水;方法包括:将抗氧化剂、水、部分保湿剂、部分乳化剂,加热搅拌混合至完全透明;加入剩余部分的乳化剂,均质,搅拌降温至42~50℃,得混合物B;加入组合物和剩余部分的保湿剂至混合物B中,充分搅拌均匀后得护肤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抗痘控油的同时保湿性好。明在抗痘控油的同时保湿性好。明在抗痘控油的同时保湿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油抗痘的组合物、护肤品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护肤品
,特别涉及一种控油抗痘的组合物、护肤品及护肤品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性皮肤最常见于青春期及一些体内伴有高雄激素水平或具有雄性激素高敏感受体的人群,且有近40%的人群都觉得自己皮肤油脂分泌过旺。故此出现了琳琅满目的控油、祛痘产品。
[0003]市面上大多数产品多以水杨酸、果酸等成分疏通毛孔或使用强效消毒抑菌成分来抹杀皮肤菌群,以达到祛痘和控油的目的。但极易破坏肌肤正常保护屏障角质层、油水平衡和微生物平衡,导致短期有效,但长期来看反复爆痘的现象。现有的祛痘技术如专利号为CN202011629478.2的一种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以所述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的总质量为100%计,包括:3%~10%的油相和90%~97%的水相;所述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中,所述水相包括:水杨酸0.1%~2%,果酸0~6%,皮肤调理剂0~10%,防腐剂0.1

1%,余量的水;所述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中,所述油相包括:ω

3、ω

6和ω

9不饱和脂肪酸0.1%~10%,其他油脂0~2.9%。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通过油相和水相中各组分的协同作用,具有抗炎祛痘的功效,并且对皮肤作用温和,刺激性小,柔肤保湿,保护皮肤屏障,避免形成油性敏感肌肤。但是以水杨酸、复合果酸或烟酰胺等酸性物质:通过剥脱角质层疏通毛孔、溶解油脂、促进新陈代谢,来达到控油、祛痘的目的;对角质层过薄,很容易受到外部刺激和感染。还有的现有技术以层孔菌、菌丝提取物等物质:更多的是舒缓功效,无明显控油和祛痘效果。
[0004]此外,市面上绝大部分乳液产品都需要加热助融化油脂和提高乳化效果,致使整个生产制备周期长,主要问题体现在加热时间久、降温速度慢,高温搅拌时间和均质过久让活性成分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油抗痘的组合物、护肤品及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的成分容易破坏肌肤正常保护屏障角质层、油水平衡和微生物平衡,容易反复爆痘以及现有的制备方法生产制备周期长,加热时间久、降温速度慢,高温搅拌时间和均质过久让活性成分失效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油抗痘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生物类黄酮1~8份、PCA锌0.1~30份、油橄榄叶提取物2~15份、抗坏血酸0.1~10份、红没药醇1~5份、姜提取物0.1~10份以及霍霍巴籽油1~10份。
[0008]生物类黄酮维稳肌肤表层有益菌和有害菌之间的生态平衡角度,使之在皮肤表面按正常生理状态繁衍,让其稳定分泌脂肪酸、稳定表皮酸碱度,PCA锌能调节皮脂分泌量,降
低脂化酵素的活性,深层及时控油;通过组合物之间的合理配比,通过优势组合本专利技术记载的组合物能够达到控制油脂分泌、维稳痘痘的作用。制作成护肤品在涂抹到皮肤上面之后,可以平衡肌肤表面的微生物群,防止有害菌菌群过度滋生,但又不影响有益菌群的生存;既能达到祛除痘痘的效果、还具有舒缓控油功能,提高皮肤自身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降低肌肤微生态失衡的几率,有效提高了长期抵抗痘痘复发、预防爆痘的能力。
[0009]本专利技术通过生物类黄酮、油橄榄叶提取物通过抑制痤疮丙酸杆菌优化皮肤微生态,重建痤疮杆菌群平衡群,抑制炎症反应,阻断5α

还原酶,并使皮脂腺细胞恢复到正常状态,从皮表微生态层面达到抗痘功效,同时还具有亮肤褪黑,防止痘印变暗沉的效果。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生物类黄酮3~6份、PCA锌10~20份、油橄榄叶提取物2~10份、抗坏血酸5~10份、红没药醇4~5份、姜提取物3~8份以及霍霍巴籽油3~8份。
[00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生物类黄酮来自于构棘叶中提取。
[0012]生物“类黄酮”的种类较多,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是构棘叶来源的类黄酮。
[0013]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控油抗痘的护肤品,所述护肤品包括质量分数为0.53%~16%的所述的组合物、1%~14%的乳化剂、1%~10.5%的保湿剂、5%~8%的抗氧化剂以及余量的水。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以所述护肤品重量为100%计,所述乳化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氢化聚癸烯0.1wt%~2.0wt%、十三烷醇聚醚

10 0.2wt%~2.0wt%、甘油硬脂酸酯柠檬酸酯0.1wt%~5.0wt%、聚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钠0.1wt%~3.0wt%以及氢化橄榄油不皂化物0.5wt%~2.0wt%。
[00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以所述护肤品重量为100%计,所述保湿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氢化橄榄油酸乙基己酯0.1wt%~3.0wt%、异壬酸异壬酯0.1wt%~3.0wt%、1,2

己二醇0.2wt%~1.0wt%、甘油0.5wt%~3.0wt%、1,3

丙二醇2wt%~3wt%。
[001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以所述护肤品重量为100%计,所述抗氧化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成:1,3

丁二醇5wt%~8wt%。
[0017]本专利技术主要从生物类黄酮维稳肌肤表层有益菌和有害菌之间的生态平衡角度,使之在皮肤表面按正常生理状态繁衍,让其稳定分泌脂肪酸、稳定表皮酸碱度,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甘油还能在补充油性皮肤缺失的水分后进行深层保湿,使肌肤的油

水也达到平衡,提供更适合肌肤表皮微生物种群维稳的生存条件,还原肌肤自然状态;PCA锌的锌元素,能调节皮脂分泌量,降低脂化酵素的活性,深层及时控油;保湿剂中的氢化橄榄油酸乙基己酯和异壬酸异壬酯提供了轻质油包水乳化体系,更易涂抹和吸收,是最适合油皮的乳化剂。
[0018]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的控油抗痘的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一:按相应的质量百分比称取保湿剂、乳化剂、组合物以及抗氧化剂;
[0020]步骤二:将组合物中的霍霍巴籽油、抗氧化剂、水与部分保湿剂以及部分乳化剂,混合搅拌均匀均匀,得混合物A;
[0021]步骤三:将所述混合物A中加入剩余部分的乳化剂、剩余的水、剩余部分保湿剂以及剩余部分组合物,开启均质,充分搅拌均匀后得所述护肤品;
[0022]以所述护肤品重量为100%计,所述部分乳化剂为:甘油硬脂酸酯柠檬酸酯0.1wt%~5.0wt%和氢化橄榄油不皂化物0.5wt%~2.0wt%;剩余部分的乳化剂为:氢化聚癸烯0.1wt%~2.0wt%、十三烷醇聚醚

100.2wt%~2.0wt%以及聚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钠0.1wt%~3.0wt%;
[0023]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油抗痘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生物类黄酮1~8份、PCA锌0.1~30份、油橄榄叶提取物2~15份、抗坏血酸0.1~10份、红没药醇1~5份、姜提取物0.1~10份以及霍霍巴籽油1~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油抗痘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生物类黄酮3~6份、PCA锌10~20份、油橄榄叶提取物2~10份、抗坏血酸5~10份、红没药醇4~5份、姜提取物3~8份以及霍霍巴籽油3~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油抗痘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生物类黄酮来自于构棘叶中提取。4.一种控油抗痘的护肤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肤品包括质量分数为0.53%~16%的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1%~14%的乳化剂、1%~10.5%的保湿剂、5%~8%的抗氧化剂以及余量的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控油抗痘的护肤品,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护肤品重量为100%计,所述乳化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氢化聚癸烯0.1wt%~2.0wt%、十三烷醇聚醚

10 0.2wt%~2.0wt%、甘油硬脂酸酯柠檬酸酯0.1wt%~5.0wt%、聚丙烯酰基二甲基牛磺酸钠0.1wt%~3.0wt%以及氢化橄榄油不皂化物0.5wt%~2.0wt%。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控油抗痘的护肤品,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护肤品重量为100%计,所述保湿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氢化橄榄油酸乙基己酯0.1wt%~3.0wt%、异壬酸异壬酯0.1wt%~3.0wt%、1,2

己二醇0.2wt%~1.0wt%、甘油0.5wt%~3.0wt%、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迨楠康俪义郑舒寒林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八零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